- 40.50 KB
- 2021-04-21 发布
(语文)学科教案
教学
内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型
讲读
课时
1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辛弃疾,掌握学习词的基本方法。
2.理解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情感和生活情趣。
3.在教学中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和书写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词的意思,从词描绘的山村风光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看到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
难点
理解词的意思,从词描绘的山村风光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看到丰收景象的喜悦之情。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预习,收集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出示词人,初步了解词和词人辛弃疾。
2.复习《清平乐.村居》,引入另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读课题,析题,知道词牌名和题目。题目是全词的眼睛,由题目猜想这首词写什么?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二、读准。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2.抽生读,正音,注意提醒“转”“见”“社”。抽几生读准最后一句进行检查。
三、读顺。
1.边读边划出节奏,交流。
2.出示重点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指导读好这两句的节奏。
3.播放范读,看看朗诵家是怎样读好节奏的?听后有什么感受?
4.模仿自读,开火车读,一人读一句。
5.抽学生上台与教师合作读。
3
6.学生自由组合创新读。
7.合作小组展示。
四、读懂。
1.体会词的含义会读得更有韵味。你有什么方法来理解词意?(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等)用自己喜欢和方便的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2.同桌交流。
五.读情。
1.为了检验大家是否已经理解了词意,我们来拍摄一个短片,让我们穿越到宋朝,来到黄沙岭。现在我们都是导演了,你的第一个镜头是什么画面?
相机出示第一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以动写静的诗句还有哪些?(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对比的方法来理解词意也是一种好方法。镜头从空中转到田野,导演们,你设计的画面又是怎样的呢……
随机指导关键词句的理解和感悟,指导“导演”读好相关诗句。
2.从你们拍摄的短片中我看到了明月、树枝、鸟鹊、树林、小桥,我听到了蝉鸣、蛙声,也感觉到了词人辛弃疾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农村风光的喜爱。让我们边在脑中放映短片的画面,边背诵这一首词。配音背诵。
3.词最早就是配乐唱的歌词,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词可以怎样唱。放音乐,吟唱。
六、书写
1.读得有味道,唱得有味道,我们还要写得有味道。展示师作品,生写词。提醒写字姿势。
2.展示,交流。
七、拓展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继承和创新了苏轼的词风。他的大多数的词都是抒发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的。出示《南乡子》,师范读。
八、总结。
3
学习了《西江月》,了解了一些辛弃疾的资料,课后你想给自己布置一道什么样的作业?
板
书
设
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准
读懂
读味
作业设计
学生自行设计作业。如收集辛弃疾的词、吟诵《西江月》、鉴赏这首词等
3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五地六校”2021-04-21 21:20:3811页
-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毕业2021-04-21 21:20:326页
-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苏州园林 (7)_鲁2021-04-21 21:20:316页
- 语文(心得)之小学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2021-04-21 21:20:2513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理想的语文课堂2021-04-21 21:20:192页
-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3:古今异义词2021-04-21 21:20:138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42021-04-21 21:20:1256页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11:第7课 2021-04-21 21:20:116页
- 山西大学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2021-04-21 21:19:5612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2021-04-21 21:19:3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