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 MB
- 2021-04-21 发布
2017-2018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据材料完成下列1--2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 B.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D.日出时间不断提前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时大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的现象。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表是他们通过长期收集资料制作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霜期表”。据此回答3--4题。
纬度
23.5°N
30°N
40°N
45°N
霜期时长
5天
15天
55天
105天
3.材料中不同地区霜期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B.地形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4.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下雪天 B.有微风时 C.多云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6.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读下面四幅气候统计图,回答7--9题。
① ② ③ ④
7. 上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地中海气候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图④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 D.非洲中部
9. 与图②气候类型的成因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盛行西风带 C.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的数值为1004 ②A处的数值为1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风力比丁地大 B.丙地天气晴朗
C.未来几天,丁地都将是晴朗天气 D.乙地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会形成台风
13.丙地此时可能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这是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
读下图,回答14--15题。
[]
14.根据左图中等温线分布特点可知,该海区
A.在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B.在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C.在南半球,A处有暖流经过 D.在南半球,A处有寒流经过
15.A处洋流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A.丁处 B.丙处 C.乙处 D.甲处
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17.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南地区
18.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为上游 ②乙为上游 ③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④乙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即将收集的雨水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需要时再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9--21题。
19.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如果实现此规划,将被改变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环节是
A. 地表径流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蒸发
21.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22---23题。
22. 图甲中“巨蟒出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学,科,]
23.图乙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些地区的地貌示意图和景观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示地貌名称分别是
A.三角洲 山地 B.冲积扇 沙丘 C.瀑布 丘陵 D.河漫滩 沙丘
25.形成两种地貌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D.海水堆积 风力堆积
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7.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而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28--30题。
28.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
A. 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高山苔原
B. 常绿阔叶林一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高山苔原
C. 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冰原
D. 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针叶林一高山冰原
29.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量 C. 光照 D. 土壤
30.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综合题(40分)
31.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洋流①按性质属于 ,其对沿岸气候起到 的作用。(2分)
(2)图中③为渔场,其名称是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在该海域交汇。(2分)
(3)洋流②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5分)
(4)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2分)
32.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甲 图乙
(1)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6分)
(2)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3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区的降水量300-800mm。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猴面包树浑身是宝,树叶可当作蔬菜食用;树皮剥下来可用来织布;树干是造纸的好材料;面包果可直接食用,还可以用来制作果酱,被称为“天然面包”;在非洲历史上的几次大饥荒时期,这种“天然面包”拯救了成千上万饥民的性命;树干还能够为旅行的人们提供救命之水。为此,人们叫它“生命之树”。
材料二 我国西南的高山峡谷地区,由于焚风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众多干热河谷。仅金沙江的干热河谷就长达800Km。河谷内年降雨量约700mm,年均温约21℃。谷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
(1) 根据上图,简述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6分)
(2) 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8分)
(3) 你是否支持我国西南的干热河谷地区大量引种猴面包树,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201801)
1—5 CDDDA 6—10 BABDD 11—15 CAACA
16—20 ADBAA 21—25 DADBC 26—30 CDADD
31.(1)暖流;增温增湿(2分) (2)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 (2分) (3)热带沙漠气候(1分);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2分)受沿岸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干旱加剧 (2分) (4)航线B受洋流和东北信风带的影响,(1分)航行顺风顺水(1分)。
32.(1)地处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2分);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
(2)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1分)。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1分);冬季气温较低(1分)。
33.(1)全年高温(2分)干湿季分明,降水总量较少(2分)。成因:地处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有一定降水但总量少(2分)。
(2)木质疏松柔软,树干粗大,储水量大(2分);树皮坚实,不但利于储水,而且能够减少水分散失(2分);(相对于树干)树冠较小,枝叶较少,可以减少旱季水分蒸腾 (2分);根系发达,利于旱季从很深的地下吸收地下水,所以抗旱能力强(2分)。
(3)支持。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猴面包树分布区的气候条件相似(2分);干热河谷面积广,利于大规模引种(2分);大量种植猴面包树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2分)。
反对。干热河谷地区气候和猴面包树分布区气候有一定差异(2分),且大部分地区基岩裸露,引种难度大(2分);外来物种有风险,容易引起生态灾难(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