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6 MB
- 2021-04-21 发布
1
专题一 地球、地图、计算
一、地球
图示经纬度划分、东西半球、低中高纬度、五带的划分。
二、地图
地图三要素
方向图例比例尺,首先明确三要素。
比例尺,会换算,千米厘米是 10 万。
分母小,内容详细,范围小。
分母大,内容简单,范围大。
指向标,指向北,经线南北纬东西。
十字光标定方向,万能方法要牢记。
地形图的判读
两点垂距是相对,海拔高海线要垂。
等高线有等高距,“峰”“盆”是圈线合闭。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
山峰之间是马鞍,部分重合是峭壁。
周高中低是盆地,“疏”缓陡“密”要牢记。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
三、地理计算
1.经线长度计算:1°经线长=111 千米;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
3.有关时间计算: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 6:00,昏线与赤道交
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 0:00(切点为极昼)或
12:00(切点为极夜)。
4.日出方位问题:
①春秋分日,各地均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②3.21~9.23,北半球各地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
③9.23~次年 3.21,北半球各地均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
④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终日不落。
⑤出现极夜的地区,太阳终日不出。
一、经纬度、半球判读,地球运动现象
【例 1】读图,甲地的经纬度是( )
A.50°S、20°E B.50°N、20°W
C.50°S、20°W D.50°N、20°E
解析: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度。
答案:B
规律总结 经纬度判断规律: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向东变大是东经,向
西变大是西经。
二、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判读
【例 2】读“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学校的田径场位于花坛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学校教学楼东西向长度约为( )
A.20 米 B.40 米 C.100 米 D.200 米
解析:第(1)题,在没有经纬网和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
方向。第(2)题,先用刻度尺量出教学楼东西长约为 2 厘米,根据比例尺求出实地距离。
答案:(1)D (2)C
规律总结 地图方向判读,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判方向,无经纬网有指向标的地
图根据指向标判方向,既无经纬网也无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方向。
1.选用下列比例尺绘制的鄂州市旅游交通图,图幅最大的是( )
3
A. B. 1∶10 000
C.1/100 000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千米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 )
A.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B.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交替
C.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的变化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保持 23.5°的夹角
3.在地球表面,纬度 30°、经度 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 2010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3 日对韩国、日本、蒙古、缅甸进行
了友好访问。小明想找到这些国家的准确位置,他最好查找(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气候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读“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 5~6 题。
5.A 处与 D 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00 米 B.300 米
C.500 米 D.700 米
6.若 B 处气温为 10 ℃,则 C 地气温为( )
A.11.2 ℃ B.8.2 ℃ C.9 ℃ D.10 ℃
7.在图示的经纬网中,既属于西经度,又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的是( )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8.某地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以北四季变化明显,以南有阳光直射深井井底的现
象。该地位于( )
A.0°,120°E B.60°N,160°E
C.23.5°S,160°E D.23.5°N,180°
9.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0.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 )
A.10°N B.40°N C.20°S D.66.5°S
11.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4
12.东半球中间经线的度数是( )
A.90°E B.90°W C.70°E D.70°W
13.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 A、B 两地相距 120 千米,图上两地相
距为 12 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
A.1∶10 000 B.1/100 000
C.1∶10 000 000 D.1/1 000 000
14.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
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如下图
所示)。图 1 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2 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据图完成
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________方。因此,他处于
______半球。
(4)据图 1,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__,太阳高度角最________。
(5)据图 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
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____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参考答案
专题提升演练
1.B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一定,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B 比例尺
最大。
2.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和季节变化现象。
3.D 纬度为 30°的纬线有两条,经度为 110°的经线有两条,相交的点有四个。
4.C 世界政区图主要标明各国位置。
5~6.5. C 6.A 第 5 题,根据等高距判断 A 地海拔为 400 米,由相对高度等于
两地海拔之差,可计算出 A、D 两地相对高度为 900 米-400 米=500 米。第 6 题,根据海
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 ℃。
7.C 小于 20 度的经度位于东半球,南纬度位于南半球。
8.D 180°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23.5°N 以南为热带有阳光直射深井井底的现象。
9.C 因为夏至日和冬至日昼夜悬殊最大,七月一日距夏至日较近。
5
10.A 纬线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11.C 小于 20 度的经线在东半球,A、B 位于东半球。D 点纬度向北增大位于北半球。
C 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且有极昼极夜现象。
12. C 东半球的范围是 20°W 向东到 160°E,中间经线的度数是 70°E。
13.D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求出即可。
14.答案:(1)地球自转 (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 (3)北 北
(4)短 大 (5)冬至
相关文档
-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黄土高原的地理环2021-04-21 19:06:0525页
- 中考地理 专题复习攻略 专题四 农2021-04-21 17:02:4217页
- 甘肃地区中考地理试题分析与备考策2021-04-21 16:04:166页
- 2017年度鲁教版本中考地理(第13章 2021-04-21 13:55:146页
- 济宁市中考地理试题Word2021-04-21 13:52:567页
-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12021-04-21 03:08:1030页
- 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分类汇编 2021-04-21 00:50:0210页
- 中考地理真题归类:第一章 地球与地2021-04-21 00:35:2519页
- 北京市中考地理综合检测卷二2021-04-21 00:32:3713页
-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地理试卷2021-04-21 00:07:4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