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0 KB
- 2021-04-21 发布
淮海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数学试题(理科) 2016.12.15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的方差,其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设集合,则 ▲ .
2.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
3.已知复数满足(是虚数单位),则的模为 ▲ .
4设函数,若,则 ▲ .
5.矩形ABCD由两个正方形拼成,则∠CAE的正切值为 ▲ .
A
B
C
D
F
E
(第5题图)
6. 若直线l1:x+2y-4=0与l2:mx+(2-m)y-3=0平行,则实数m的值为 ▲ .
7.等比数列中,已知,则数列前k项的和 ▲ .
8. 已知点是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则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取得最大值时切线的方程为 ▲ .
9.若= ▲ .
10.在等腰梯形ABCD中,已知AB∥DC,AB=2,BC=1,∠ABC=60°,点E和F分别在线段BC和DC上,且的值为 ▲ .
11. 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前项的和为,若的最小值为 ▲ .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若直线x-y+m
=0上存在点P,使得2PA=PB,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
13.已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14. 已知函数,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角A的值;
(2)若三角形面积为,且,求三角形ABC的周长.
A
B
C
x
O
16.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四边形AOCB中,,,点B位于第一象限,若△BOC为正三角形.
(1)若求点A的坐标;
(2)记向量与的夹角为,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半径为的半圆形铁皮上截取一块矩形材料ABCD(点A、B在直径上,点C、D在半圆周上),并将其卷成一个以AD为母线的圆柱体罐子的侧面(不计剪裁和拼接损耗),
(第17题图)
(1)若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侧面积最大,应如何截取?
(2)若要求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最大,应如何截取?
[]
18.(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定点,圆C:,
(1)过点向圆C引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
(2)过点作直线交圆C于,且,求直线的斜率;
Q
P
O
A
B
(3)定点在直线上,对于圆C上任意一点R都满足,试求两点的坐标.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数列和满足若为等比数列,且
(1)求和;
(2)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①求;
②求正整数 k,使得对任意均有.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
(2)若时,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值;
(3若,对于区间上的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都有
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淮海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理科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2,3} 2. 3. 4.-9 5. 6. 7.364 8. 9. 10. 11. 12. 13. 14.[]
二、解答题:
15.(本小题满分14分)
解:(1)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
,
即=sin(A+C) . …………4分
因为B=π-A-C,所以sinB=sin(A+C),所以.
因为B∈(0,π),所以sinB≠0,
所以,因为,所以. ………………7分
(2)△ABC的面积为,且
由,
.所以……………12分
周长 ………………14分
16.解:(1)………………2分
………………5分
点坐标为………………7分
(2)向量…9分……12分
因此,………………14分
17.解:(1)如图,设圆心为O,连结,设,
法一 易得,,故所求矩形的面积为 ………3分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此时 ; ……6分
法二 设,; 则,,
所以矩形的面积为, ………3分
当,即时,()此时 ; ………6分
(2)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体积为,由得,,
所以,其中, ………9分
由得,此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故当时,体积最大为 ,………13分
答:(1)当截取的矩形铁皮的一边为为时,圆柱体罐子的侧面积最大.
(2)当截取的矩形铁皮的一边为为时,圆柱体罐子的体积最大.………14分
18.解:(1)①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易知x=2符合题意;...............1分
②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
即kx-y-2k=0.
若直线l与圆C相切,则有,解得k=,
∴直线l:
故直线l的方程为x=2或..........................4分
(2)设,由知点P是AQ的中点,所以点Q的坐标为.
由于两点P,Q均在圆C上,故 , ①
,即, ②
②—①得, ③
由③得代入②整理得,
所以或,再由③得或, 或.
(其他方法类似给分) ...............10分
(2)设,则 ④
又,
即 , ⑤
由④、⑤得,
化简得 , ⑥
由于关于的方程⑥有无数组解,所以,................14分
解得或.
所以满足条件的定点有两组或............16分
19.解:(1)由题意a1a2a3…an=,b3-b2=6,知a3=()b3-b2=8. 设数列{an}的公比为q,又由a1=2,得,q=2(q=-2舍去),所以数列{an}的通项为an=2n(n∈N).…3分
所以,a1a2a3…an=2=()n(n+1).
故数列{bn}的通项为bn=n(n+1)(n∈N). …………6分
(2)(i)由(1)知cn=-=-(n∈N).所以Sn=-(n∈N). …10分
(ii)因为c1=0,c2>0,c3>0,c4>0,当n≥5时,cn=,
而-=>0,
得≤<1,所以,当n≥5时,cn<0.
综上,若对任意n∈N恒有Sk≥Sn,则k=4. …………16分[]
20.(1)
当时,,f (x)在上递增,f (x)无极值 ………2分
当时,时,,f (x)递减;
时,,f (x)递增,所以f (x)有极小值
综上,当时,f (x)无极值;当时,f (x)有极小值,无极大值…4分
(2),则
因为,令,得,故h (x)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h (x)有极小值 …………6分
且 联立可得
令,得,故m (x)在上递增
又m (1) = 0,所以,即 …………10分
(3)不妨令,因为0 < a < 1,则
由(1)可知,因为
所以
所以在[1,2]上递增
所以在[1,2]上恒成立, …………12分
即在[1,2]上恒成立 令,则, ……14分
所以 …………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