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 MB
- 2021-04-21 发布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以美国为例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
分析与评价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2.
掌握区域农业布局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3.
理解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考点一 美国产业生产条件及地区专门化生产
[
知
识
整
合
]
1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
自
然条件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和
,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地形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
.
土壤
肥沃
(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
水源
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亚热带
平坦开阔
(2)
社会经济条件
①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
作用。
②
完整而便捷的
——
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
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③
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
2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
含
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
。
(2)
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
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
生产的客观要求。
专业生产区
社会经济
(3)
美国农业带分布与形成条件
农业带
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①
带
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②
带
中部和北部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
带
乳畜带以南,中部
40°N
~
45°N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乳畜
小麦
玉米
④
带
东南部
35°N
以南
热量充足,光照丰富
⑤
水果和灌
溉农业带
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
⑥
畜牧和灌
溉农业带
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棉花
⑦
混合农
业带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⑧
亚热带
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4)
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
意义:充分发挥农业
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
技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自然资源
[
深
度
解
读
]
1
.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影响
2
.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
从
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
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
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4)
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1
.
[2013·
浙江文综,
36(1)
,
10
分
]
根
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________
、
________
。
(
10
分
)
【
审题突破
】
1
.
从文字中获取信息
我国新疆棉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且多位于地形平坦的盆地地区。新疆棉区距我国东部棉花消费区较远,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低。
2
.
从图示中获取信息
答案
光
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等
2
.
[2011·
山东文综,
26(4)
,
10
分
]
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
(R
地
→
旧金山
→
盐湖城
)
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
图回答下题。
以加利福尼亚谷地
(
北部
)
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
“
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
”
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
10
分
)
加利福尼亚谷地
(
北部
)
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
谷地
(
北部
)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
第
1
步:
本题利用区域组合图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分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时,要结合加利福尼亚谷地
(
北部
)
和大盆地的区域特征,从地形、气候
(
光照、热量、降水
)
、水源、土壤等方面来分析。根据两区域的自然条件,可以推断出各区域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第
2
步: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几方面,由题中材料可知两地的地形类型,同时根据两地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两地的气候类型,进一步可推出两地的水源和土壤条件。两地区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受两地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业生产活动有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等类型;两地适宜开展的农业活动是由两地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根据加利福尼亚谷地
(
北部
)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可发展种植业和果品园艺业;根据大盆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土壤贫瘠可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答案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
(
北部
)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
(
地中海气候
)
;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均可给分
)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
(
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均可给分
)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
(
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考点二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知
识
整
合
]
1
.
美国农业发展背景、目的及对策
2
.
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3
.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政策
核心内容
限耕政策
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
休耕政策
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
补贴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通过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
深
度
解
读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发
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具体步骤如下:
1
.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既
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
(
地形、气候等
)
、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2
.
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
区
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3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针
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
“
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
”
的原则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
.
(2014·
江苏地理,
25
~
26)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
读
图,回答
(1)
~
(2)
题。
(
双选
)
(1)
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
A
.保障城镇用水
B
.开发水能资源
C
.蓄水灌溉农田
D
.发展水产养殖
(2)
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
.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
.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
.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
审题突破
】
1
.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从题干中
“
我国某绿洲地区
”
,说明该地主要面临
①
短
缺问题。
2
.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水资源
答案
(1)AC
(2)CD
命题角度二 三江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
.
(2015·
浙江文综,
7
~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
成
(1)
~
(2)
题。
(1)
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
A
.甲地海拔较高
B
.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
.丁地地势低平
D
.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
①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
增加耕地面积
③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
改变耕作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解析
第
(1)
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甲地在
21
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
20
世纪五十年代和
21
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故选
B
。第
(2)
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故选
B
。
答案
(1)B
(2)B
命题角度三 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
.
[2014·
北京文综,
36(2)
,
8
分
]
读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
1/7
。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
8
分
)
解析
注意答题角度,从农作物品种、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答。
答案
推
广耐旱作物
(
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
)
;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21 00:38:3031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20 22:55:5226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20 00:52:1841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4-19 17:36:245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9 17:30:3994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洋流及2021-04-19 16:01:1752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1-2地2021-04-18 01:04:26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7 23:11:0516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7 20:51:421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南亚的2021-04-17 11:38:50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