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 MB
- 2021-04-21 发布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二12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清洁燃料。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这两类燃料的主机成分是( )
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 D.醇类
2. 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B.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C.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相同压强下,沸点:
3. 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4. 下列各物质中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B. 烷烃和环烷烃 C. D.
5. 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名称中,正确的是( )
A.2,4,4-三甲基戊烷 B.4-甲基-2-戊烯
C.3-甲基-5-异丙基庚烷 D.1,2,4-三甲基丁烷
6. 与发生反应的过程用模型图表示如下(“—”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I一定是放热过程
B.过程III一定是放热过程
C. 和具有的总能量大于具有的总能量
D.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是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7. 肼和氧气在相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产物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800℃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①
②
下列描述可说明反应均达到平衡的是( )
A. B.反应①的焓变保持恒定
C.体系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8. 将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一段时间后反应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不变 B.的浓度增大
C.的转化率减小 D.的量减少
9.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根据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10.在空气中直接蒸干下列盐的溶液,不能得到相应盐的晶体(可以含有结晶水)的是( )
A. B. C. D.
11. 采取措施使溶液pH增大的同时,的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2.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弱酸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溶液和的溶液的
B.中和等体积溶液时,消耗pH相同的两种酸的体积:
C.向溶液中通入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
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部分粒子浓度大小关系:
13. T℃时,铬酸银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中的是( )
A. T℃时,在Y点与Z点的相等
B.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不能使溶液
Y点变为X点
C. T℃时,的为
D.图中
1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由图甲可知,P和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由图乙可知,对于平衡体系,在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C.由图丙可知,反应的
D.由图丁可知,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15. 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如下反应
。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C. 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
D.若、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
16.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的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10.00mL浓度均为的高氯酸和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滴定溶液的曲线
B.a点溶液中:
C.在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D.d点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5题,共52分)
17. (12分)任意排放氮和硫的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气和硫的氧化物势在必行。 回答下列问题:
(1)和在空气中存在下列平衡:
则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提高生产硫酸关键反应中的转化率,是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
①温度为T时,向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在①中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的转化率提高的是
(填字母)。
a.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b.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容器的体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体系温度
(3)汽车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一个主要来源。汽缸中生成的反应为:
汽车启动后, 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其原因是 。
(4)研究人员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剂,可有效降低的排放。
①写出CO还原NO生成N2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中模仿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和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为使NO转化为N2达到最佳转化率,应该选用的温度和分别为 、 ;该反应的
(填“>”或“<”)0。
(5)用烃催化还原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生成无污染的物质。CH4与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10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属于化学平衡的一种。
(1)已知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则该饱和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将该溶液放入冰水浴中,则的将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通入少量, 。
(2)含有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的
。为使该废水能达标排放,做如下处理:。欲使10L该废水中的完全转化为,则理论上需要加入 。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则残留的的浓度为 。
19. (10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催化剂
现象
结论
1
40
3滴FeCl3溶液
2
20
3滴FeCl3溶液
3
20
少许MnO2
4
20
无
①实验1、2研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①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溶液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__。
(3)兴趣小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速率传感器放入盛有除去氧化膜的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器中,得到生成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 (10分)实验室可以废铁屑(含氧化铁、油污)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实验流程如下:
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80
100
溶解度/g
74.4
91.8
525.8
535.7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用溶液浸泡废铁屑的目的是 ,使用溶液浸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第②③步操作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I.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弹簧K1,关闭活塞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II.当……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活塞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
②若要测定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则操作II中“……”的内容是 。
③烧杯中足量的溶液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用溶液制晶体时,首先向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之后依次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操作不重复)。
A.加热浓缩 B.洗涤、干燥 C.过滤 D.冷却结晶
(4)测定的质量分数通常用碘量法:称取m g样品,溶于稀盐酸,配制成100 mL溶液;取出10.00 mL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几滴淀粉溶液,用的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 mL.
①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21.(10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中学化学研究的主题。
(1)醋酸与醋酸钠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平衡:
;
①醋酸电离时,产生1 mol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
②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和溶液充分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与体积大小关系相匹配的是 (填字母)。
选项
A
B
C
D
离子浓度
体积大小
(2)碳酸铵可用于肥料、发酵等工业。已知的电离平衡常数 的电离平衡常数。则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原因是
。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黄梅二中2017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月考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B 6.B 7.D 8.B 9.B 10.C
11.D 12.C 13.C 14.D 15.C 16.C
17.(12分)
18. (10分)
19. (10分)
20. (10分)
21.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