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50 KB
- 2021-04-21 发布
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 Al-27, S-32,Cl-35.5, Ca-40, Cu-64,Na-23,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25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
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
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3.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
A.溶解度的大小 B.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C.属于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D.导电性的强弱
4. 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
5.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6.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
A.v(N2)=0.2 mol·L-1·min-1 B.v(H2)=0.1 mol·L-1·min-1
C.v(NH3)=0.15 mol·L-1·min-1 D.v(H2)=0.3 mol·L-1·min-1
7.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8. 在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CH3COO-)>c(H+)>c(OH-)
B.c(Na+)>c(CH3COO-)>c(OH-)>c(H+)
C.c(Na+)=c(CH3COO-)+c(CH3COOH)
D.c(Na+)+c(H+)=c(CH3COO-)+c(OH-)
9. 可促进HClO的电离,并使pH增大的是( )
①加入HCl ②加入NaClO ③加入NaOH ④加入Zn ⑤加热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
10.下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 (g) + Y (g) 2Z (g) + W(s),正反应放热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
X
的
转
化
率
时间
a
b
A.增大压强 B.增大X的浓度
C.升高温度 D.加入W
11. 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
A.10∶1 B.5∶1 C.1∶1 D.1∶10
12.常温下,向100mL0.01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的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勿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为弱酸
B. 在N到K间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中:c (M+)+ c(H+)=c (A-)+ c(OH-)
C. K点对应的溶液中:c (M+)+ c(MOH)=c (A-)
D.常温下,MA溶液中的PH>7
13.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4. 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5.在25 ℃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
A.13 B.12 C.10 D.11
16. 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17.将pH=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为( )
A.等于8 B.等于7 C.接近7又小于7 D.大于7而小于8
18.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v(a)>v(c) v(b)>v(d)
B.温度:T1>T2>T3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1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 )
A.Na+、MnO4-、K+、NO3-、SO32- B.Na+、S2-、CO32-、Al3+、NO3-
C.Na+、S2-、OH-、K+、Cl-、NO3- D.Fe2+、H+、Na+、Ca2+、NO3-
R的
含量
2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g)+N (g) R (g)+2 L,此反应符合右侧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液体
D.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2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2CO3 D.SO2
2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人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人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2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A.NH4++2H2O NH3·H2O+H3O+ B.HCO3-+ H2O H3O+ + CO32-
C.HS-+H+=== H2S D.Cl2+H2O H++Cl-+HClO
24.浓度均为0.1 mol / L的①NaHCO3.②Na2CO3.③NaCl.④NaHSO4四种溶液,按pH值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5.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 NaNO2+HF==HCN+NaF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常数是① B.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①
C. HCN的电离常数是② D.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没有特殊注明每空2分,共50分 )
26.(10分)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将2molL 气体和3molM 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xQ(g)+3R(g),10s末,生成2.4mol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计算:
(1)10s末L、M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 。
(2) 前10s内用L、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 、 。
(3) 化学方程式中x值为 。
(4)在恒温恒容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mol氦气,反应速率 (增大、减小、不变)(5)在恒温恒压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mol氦气,反应速率 (增大、减小、不变)。
27.(12分)纳米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制备纳米的方法之一是水解生成,经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溶解并还原为,再以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全部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中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标准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使用的仪器除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量筒外,还需要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滴定终点的判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操作对质量分数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在配制标准溶液过程中,烧杯中的溶液有少量溅出,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②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使测定结果__________。
28、(12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该温度下加入1molCO2(g)和1mol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
(4)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mol/L,c(H2)为1.5mol/L ,c(CO)为1mol/L ,c(H2O)为3mol/L,则正、逆反应速率比较为
v正 v逆 (填“>”、“<”或“=”),此时反应向 (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29.(16分)(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下同)
(2) 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
c(Na+) c(CH3COO-)。
(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
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 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醋酸溶
液中c(H+) 氢氧化钠溶液中c(OH-),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
峨山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一、 选择题
1---5 D C B B D 6---10 A C A D A 11---15 C B D B A 16---20 B C C B B 21---25 D B A B A
二、 非选择题
26. (10分)
(1)(2分)0.2mol/L; 0.3mol/L
(2)(2分) 0.08mol·L-1·s-1 ; 0.12mol·L-1·s-1
(3)(2分) 1; (4)(2分)不变; (5)(2分)减小
27、(12分)
(1)(2分)
(2)取少量水洗液,滴加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除净(2分)
(3)抑制水解(2分) (2分)
(4)溶液变成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2分)
(5)偏高(1分) 偏低(1分)
28、(12分)
(1)(2分)K =;
(2)(2分)吸热; (3)(4分)830,50%; (4)(4分)< ;逆向
29、 (16分)
(1) 碱性 ,> (4分) (2)酸性,< (4分)
(3)中性,> (4分) (4) < , >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