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50 KB
- 2021-04-21 发布
晚会
贺绿汀
《
晚会
》
原来是一首叫做
《
闹新春
》
的钢琴曲,由贺绿汀作于
1934
年,
1940
年改编为管弦乐曲,
1949
年为迎接全国解放,作曲家将它改编成六首乐曲组成的管弦乐组曲,题名
《
晚会
》
,并作为管弦乐组曲的第一乐章。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全曲分两大段。第一段有三个小段落。
乐曲开始,乐队合奏,鼓乐齐鸣,预示着晚会开始了:旋律持续在高音区,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八度齐奏;双簧管和单簧管吹相距五度的和音;短笛和长笛奏属音的颤音持续音;中提琴和大提琴相距八度奏主属双持续音,并伴以强烈的定音鼓、中国鼓和铃鼓声。
第二句旋律下行、力度渐弱,它是第一乐句主导音调节奏紧缩的变化发展,增加了笛和单簧管演奏主旋律。
第三乐句用第二乐句的句尾材料,发展为木管和弦乐两个对答式的分句,形成对比。
学一学
第四乐句是一个活泼的下行模进的旋律,这个地道的中国竹笛旋律由短笛、长笛和第一小提琴演奏,并增加了同类乐器的相隔四度的附加声部,低音弦乐奏反向级进的拨弦,生动地表现晚会上欢乐的气氛 。
第三乐段开始是铜管乐器主奏,节奏铿锵有力,作者在这里创造性地运用了民间锣鼓节奏,笛子在高音区的吹奏,造成十分热烈而欢快的情绪。
第二大段是第一大段的变化重复,结构较前紧凑,热闹欢乐的气氛更为集中,末尾部分的配器采用了全奏,主旋律是三个八度的齐奏,乐曲在更加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赏一赏:管弦乐团
《
晚会
》
是一首富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管弦乐曲,结构短小、紧凑,旋律优美、朴素,采用民族调式和民间音乐的旋法,音乐中创造性地运用了中国民间锣鼓节奏,配器手法简洁,音色多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晚会热闹愉快的气氛,表达了解放区人民欢庆胜利,迎接解放的兴奋、欢乐心情。
小结
结束!
相关文档
-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9课《铁路修2021-04-21 15:15:248页
-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八单元《踏2021-04-21 15:12:0111页
- 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2欣赏 舞龙-2021-04-21 15:11:3628页
- 高三音乐特长生训练工作计划2021-04-21 14:50:433页
- 音乐(心得)之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2021-04-21 14:49:517页
- 音乐(心得)之让民族音乐“唱响”校园2021-04-21 14:39:576页
-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8(综合表演)狐假2021-04-21 14:38:3114页
-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5课《2021-04-21 14:31:344页
- 音乐计划总结之中小学音乐工作计划2021-04-21 14:24:423页
- 人教音乐六年级下册告别时刻教学设2021-04-21 14:18:5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