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0 KB
- 2021-04-21 发布
江门市2010年普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参评课例
《摩擦力》
人教版教材 物理必修1模块 第三章第3节
作者姓名:戴盛来 工作单位:江门市新会第二中学
联系电话:0750-6421250 邮 箱:kalldai@163.com
【课题、课时】
《摩擦力》(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摩擦力是三种常见力之一,是高中物理的最基础性知识,学生必须通过多次反复学习,能逐步了解、认识、掌握、应用它。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对滑动摩擦力也有了一些定性的了解,在高中除了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外还要能用它进行定量的计算,为学习后面的物体平衡、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动量等知识打下牢固的基础。静摩擦力这一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三种常见力中最难理解掌握的,与滑动摩擦力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要通过反复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逐步掌握并能进行计算和应用,而这一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静摩擦力,只要能了解认识它,并能初步计算就可以了。
【教学对象分析】
1.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并可应用二力平衡进行计算;
2.在初中阶段对滑动摩擦力有定性了解;
3.在初中学习电阻时用到过控制变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能区分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
2.了解动摩擦因数
3.会计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并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影响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
情感与价值观
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既能学会表达自己又能倾听别人的意见
通过实验的设计、数据整理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综合应用实验演示、学生实验、讲授、谈话和讨论等多种方法,
并辅以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学生对摩擦力认识的概念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思考、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学思维方法训练以及协作精神、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教学用具】
木块、砝码、弹簧秤、木板、毛巾、纸、玻璃、砂纸、水、多媒体系统
【教学流程图】
实验:推动砝码盒——摩擦力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实验: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放在实验桌的带砝码的砝码盒,直到推动一段距离
感受实验 形象感知
发现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推?
探究静摩擦力: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总结规律
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调查分析日常生活中调控摩擦力大小的实例
知识应用 拓展提高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并分析出砝码盒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学生产生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感性认识
可能问题及预案
学生不能意识到是联系摩擦力的作用——帮助学生回忆二力平衡的知识以找到摩擦力
1.创设情境:
学生用逐渐增大的水平力推放在实验桌的带砝码的砝码盒,直到推动一段距离。
2.发现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用力推桌子而桌子不一定运动?为什么想让桌子继续运动还要继续推?
3.小结:
初步引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寻找并感受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2.寻找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二力平衡,学生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大小值并不唯一
学生实验:静摩擦力是变化的
3.要求学生利用已有实验仪器设计实验研究影响最大静摩擦力的因素
记录并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大静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性质有关
4.学生讨论与交流,比较最大静摩擦力、一般静摩擦力
5.观看电脑皮带运输机(相对静止)动画;讨论与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
能通过自己实验得出相关知识,掌握实验方法、体会实验与学习过程的乐趣
培养学生比较、区分、鉴别能力;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怎么计算
(二)探究静摩擦力
1.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寻找与滑动摩擦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原理的探究。
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控制变量法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探究
思考并交流讨论得出利用二力平衡定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组织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5.数据记录与处理
要求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展示自己的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初步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定量得出压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对动摩擦因数有定性的认识
使学生意识到应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变量的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学生体会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体会由实验得到结论的乐趣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
(三)探究滑动摩擦力
6.(小结)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
介绍动摩擦因数的物理意义及常见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7.(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体会,提出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推理能力
8.观看相对的电脑动画,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难度大,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板书设计】
摩擦力
问题
方法
结论
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小实验体会
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
如何求静摩擦力?
实验探究
0〈F
相关文档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4章第4节氮2021-04-21 14:29:1111页
- 2020高中化学 酚(提高)巩固练习 新人2021-04-21 14:28:596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学类文本2021-04-21 14:28:4612页
-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021-04-21 14:28:349页
- 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案25-22021-04-21 14:27:562页
- 2018-2019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2021-04-21 14:27:458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2_3_1直线与平面2021-04-21 14:27:395页
- 人教版(2016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021-04-21 14:27:325页
- 基本算法语句循环语句教案32021-04-21 14:27:323页
- 高中生物第2章染色体与遗传单元检2021-04-21 14:27:3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