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1.72 KB
- 2021-04-21 发布
1
知识整合
一、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换与计算
1.已知物质的质量求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
此类题型可采用以下解题思路求解物质所含的目标粒子数目:
可应用 N= ·NA 来计算。
(1)若物质为纯净物,可先求物质的量,然后求解目标粒子数目。
(2)若物质为混合物,先求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最简式,若最简式相同,可先求最简式的物质的量,然
后求解目标粒子数目。若最简式不同,可先计算两物质的摩尔质量是否相同,当摩尔质量相同时,可先求
两物质的总物质的量,然后求解目标粒子的数目。
如:14 g 乙烯与丙烯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 NA;22 g CO2 和 N2O 混合物中所含的原子数为 1.5NA;常考
查的还有 O2 和 O3,NO2 和 N2O4 等。
2.已知物质(气体)的体积求所含的粒子数目
主要应用 N= ·NA 来计算,解答此类题应注意:
(1)气体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当题干中设置“常温常压”、“室温”等条件时,无法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解粒子数目。
(2)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聚集状态
当题干中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物质时,无法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解粒子数目。
如:水、苯、汽油、四氯化碳、乙醇、甲醇、CH2Cl2、CHCl3、SO3、HF 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态。
3.溶液中所含的粒子数目的计算
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如下:
此类题的“陷阱”有以下几种:
m
M
m
V
V
2
(1)“已知浓度缺体积”及“已知体积缺浓度”:以上两种情况均无法求解溶液中所含目标粒子的数目;
如 25 ℃ 时,pH=13 的 NaOH 溶液中所含 OH−的数目为 0.1NA:因为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 OH−的
数目,故此说法错误。
(2)电离:当溶质为弱电解质时,其在溶液中部分电离,溶液中所含的分子数及电离出的离子数目均
无法直接求解;
如 1 L 1 mol·L−1 的氨水中有 NA 个 :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全部电离,故氨水中所含 的
数目小于 NA,错误。
(3)水解:当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水解时,溶液中发生水解的离子数目无法直接求解;
如将 0.1 mol FeCl3 配成 1 L 溶液,所得溶液含有 0.1NA 个 Fe3+:Fe3+部分水解导致所配溶液中的 Fe3+减
少,从而使溶液中的 Fe3+数目小于 0.1NA,错误。
(4)溶剂:当溶剂中也含有所求的粒子时,往往习惯性地只考虑溶质中所含粒子,而忽视了溶剂中所
含粒子导致出错。
如 5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3NA:由于陷入思维定式,忽视溶剂水中也
含有氢原子而出错。
二、以物质的结构为依据求共价键(或碳环)数目
解此类题目要依据物质的结构先计算结构单元的共价键(或碳环)数,然后再求解目标共价键(或碳环)数
目。其解题思路如下:
掌握常考物质所含共价键数目:
几种常考物质
CH4
(C—H)
Si
(Si—Si)
SiO2
(Si—O)
金刚石
(C—C)
每摩尔微粒所含共
价键数目(NA)
4 2 4 2
+
4NH +
4NH
3
三、反应程度对粒子数目计算的影响
1.可逆反应类型
因为可逆反应进行不完全,当没给出转化率时,不能求出准确的目标粒子数目。
如某密闭容器盛有 0.1 mol N2 和 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6NA:该反
应为可逆反应,进行程度不确定,无法准确求解转移的电子数目,故错误。
2.溶液浓度变化使反应停止的类型
因为酸的浓度变化使反应停止,难以求出准确的目标粒子数目。
如 80 mL 12 mol·L−1 的浓盐酸与足量 MnO2 反应,生成 Cl2 的分子数目为 0.24NA:随着反应进行,浓盐
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停止,无法准确求解生成的 Cl2 的分子数目,错误。
3.物质组成不能确定的类型
当某些物质混合或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产物的种类变化或物质的量不定,难以求出准确的目标粒子
数目。
如标准状况下,5.6 L NO 和 5.6 L O2 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 0.5NA:两种气体混合后生成 NO2,若不考虑
NO2 部分转化为 N2O4,气体的体积为 8.4 L,物质的量为 0.375 mol,事实上,混合气体中存在可逆反应 2NO2
N2O4,故无法准确求解分子数目,错误。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解答此类题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掌握常考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反应 物质 转移电子数(NA)
1 mol Na2O2 1Na2O2+CO2
(或 H2O) 1 mol O2 2
Cl2+NaOH(H2O) 1 mol Cl2 1
Cl2+Fe 1 mol Cl2 2
Cu+S 1 mol Cu 1
+I−(+H+) 1 mol I2
NH4NO3→N2 1 mol N2 3.75
3IO
4
如 1 mol Fe 与足量的稀 HNO3 反应,转移 2NA 个电子:铁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时生成 Fe(NO3)3,转移
的电子数为 3NA,故上述说法错误。
重点考向
考向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经典陷阱方式
陷阱之一:标准状况与常温、常压以及气态与非气态的难辨别性
典例引领
典例 1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NA 个氧气分子的体积小于 22.4 L
B.标准状况下的 22.4 L 辛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 分子数为 8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 中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D.常温常压下,35.5 g 氯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2NA
【答案】C
总结:只有体积才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物质的量与温度、压强无关。关于气态与非气态的判
断: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 SO3、H2O、Br2 等为非气态;有机物中,碳原子数 4 以内的烃为气
态,烃的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为气体。
陷阱之二:物质组成的特殊性
典例引领
典例 2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0 g 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数为 0.1 NA
B.2.9 g 2CaSO4·H2O 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 0.02 NA(2CaSO4·H2O 式量为 290)
C.在 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不等于 4NA
D.1 L、0.1 mol/L 氨水中 NH3·H2O 的个数为 0.1NA
5
【答案】C
总结:常见特殊组成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有些物质最简式相同,如乙烯、丙烯等单烯烃、葡萄糖与果
糖、淀粉与纤维素等、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等。②有些物质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如 Cu2S 和 CuO
中 Cu,甲苯与甘油中的氢、CaCO3、KHCO3 中的碳等。③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比值易混淆,BaO2
中 Ba2+与 之比为 1︰1,Na2O2 中 Na+与 为 2︰1。④计算溶液中氢、氧原子个数时,应算溶液中水的
氢、氧原子。
陷阱之三:化学反应的隐蔽性
典例引领
典例 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和一定量的任意酸反应,只要放出 2 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B.62 g Na2O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 O2−离子数为 NA
C.标准状况下,4.6 g 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 0.3NA 原子
D.足量的铜片与含 4 mol HNO3 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分子数为 2NA
【答案】C
【解析】A 中,如是活泼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该选项没问题。如是 Zn 与浓硫酸反应,先放出
SO2,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才放出氢气,则电子转移的数目就大于 2NA,则 A 错。B 中,Na2O 溶于水
后生成 NaOH,溶液中没有 O2−离子,B 错。C 中,虽然存在反应 2NO2 N2O4,但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
是守恒的,故 C 正确。D 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了稀硝酸,生成气体为 NO2 和 NO 混合物,NO2
分子数小于为 2NA,则 D 错。综合上述,选 C。&网
总结:首先注意有无隐含反应,如:NO2 和 N2O4、定量浓硝酸与金属反应、定量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
应等;其次,考虑了隐含反应,也要慎重对待,如本题 C 选项就与隐含反应无关。
2
2O 2
2O
6
陷阱之四: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
典例引领
典例 4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 Cl2 溶于等体积水中,转移电子数为 0.2NA
B.5.6 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 0.3 NA
C.Na2O2 与过量 CO2 反应时,生成 0.2mol O2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4NA
D.0.1 mol Fe 与 0.1 mol Cl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 NA
【答案】C
总结:对于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首先要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其次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
移的方向和数目,最后注意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要进行过量计算。
陷阱之五:电化学基本知识的模糊性
典例引领
典例 5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时,提供电子的数目为 NA 个
B.用惰性电极电解 NaCl 溶液,每生成 a g NaOH 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 aNA
C.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 2 mol 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等于 NA
D.用粗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当生成 0.1mol H2 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 0.2NA
【答案】D&网
【解析】A 中,根据阳极反应式:4OH− − 4e- O2↑+2H2O,4 mol OH−在电解过程中只有 2 mol 被
氧化,提供 4NA 电子,因此 A 错。B 中,根据阴极反应式:2H2O+2e- 2OH−+H2↑,生成 a g NaOH 时,
转移的电子数为: ,则 B 错。C 中,在铜电解精练时,阳极上不仅铜失去电子,比铜活泼的金属
如锌、铁,也失去电子,则 C 错。D 中,阴极反应式为:2H++2e- H2↑,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当阴极
A40
a N
7
生成 0.1 mol H2 时,则得到 0.2 mol 电子,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 0.2 NA 电子。综合上述,选 D。
总结:解电化学的题目,首先在于运用电子得失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正确写出电极式,然后
根据电极反应式来判断;其次对氯碱工业、铜的电解精练等工业流程要非常熟悉。&网
陷阱之六:物质结构的复杂性
典例引领
典例 6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 mol 苯中约含有 3NA 个碳碳双键
B.P4 分子中 P 原子和 P—P 键数目的比为 1∶1
C.在含 4 mol Si—O 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4NA
D.23.4 g NaCl 晶体中含有 0.1NA 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答案】D
总结:对于结构题,首先注意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是否正确,最常见的是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其次
要画出分子结构;再者对于某晶体,先回顾该晶体的基本特征,然后再解决问题,如本题 C、D 选项,应先
回想二氧化硅晶体、氯化钠晶体的典型构型,然后再代入求解,正确率就高多了。
陷阱之七: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
典例引领
典例 7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6 g Na2CO3·10H2O 固体中含有 NA 个阴离子
8
B.1 mol FeCl3 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为 NA
C.6.8 g KHSO4 熔融时含有 0.1NA 个阳离子
D.25℃时 pH=1 的醋酸溶液中含有 H+的数目为 0.1NA
【答案】A
总结:对于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存在的晶体,在固态时,不水解,只有在水溶液中,才水解。其次,
关于胶体,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有胶体粒子带电,而胶体粒子是个大分子,由若干个小分子和离子构成;
要注意特殊物质在熔融和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关于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注意浓度与体积数
据是否齐全。
陷阱之八:化学键数目的难计算性
典例引领
典例 8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 2NA 共价键的 CnH2n+2 分子中的物质的量为 mol
B.6.0 g 乙醛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0.6NA
C.乙炔完全燃烧时,有 8NA 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则转移 5NA 电子
D.若乙炔的燃烧热为 Q kJ·mol−1,若一定量的乙炔燃烧放热为 Q kJ,则断键为 5NA
【答案】A &网
【解析】A 中,烷烃 CnH2n+2 中,化学键为碳碳键和碳氢键,每个氢原子只成一根碳氢键,因此有多少
个氢就有多少碳氢共用电子对,则碳氢共用电子对为 2n+2。每两个碳之间成一个碳碳键,故 n 个碳原子之
间形成 n-1 根碳碳键,则 1mol 烷烃 CnH2n+2 中化学键的总数为(3n+1)NA;反之,含 2NA 共价键的 CnH2n+2
分子中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 A 对。B 中,先写出乙醛的结构式,得出 1 mol 乙醛中有 7 mol 共用电
子对,则 6.0 g 乙醛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 ,则 B 错。C 中,乙炔中碳为−1 价,燃烧后生
成二氧化碳时,碳为+4 价,则 1mol 乙炔完全燃烧,生成 2 mol 二氧化碳,转移电子数为 10 mol,而 1 mol
2
3 1n
2
3 1n
A
6.0 744 N
9
二氧化碳中有 4 mol 碳氧键,所以有 8NA 碳氧键生成,则 C 错。D 中,1mol 乙炔完全燃烧时,除了断 1 mol
乙炔中的 5 mol 键外,还断氧气中的氧氧键,则 D 错。&网
解答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题目应注意分析题干给出的条件,如物质的状况、所处的环境、物质本身
的结构,同时还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水解等情况,具体有如下几点:
1.注意“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
(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 H2O、SO3、戊烷、CHCl3 等;
(2)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注意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 Ne、D2O、18O2、H37Cl 等。
(2)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 CO2、CnH2n+2 等。
(3)最简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 NO2 和 N2O4、乙烯和丙烯、O2 和 O3 等。
(4)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中的微粒数目,如 N2、CO、C2H4 等。
3.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的问题分析,如 Na2O2、NO2 与 H2O 反应;Cl2 与 H2O、NaOH、Fe 的反应;电解
AgNO3 溶液、CuSO4 溶液等,分析该类题目时还要注意反应产物以及过量计算问题。
4.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可水解盐溶液中,离子发生微弱水解。如 0.1 mol·L−1 的乙酸溶液和
0.1 mol·L−1 的乙酸钠溶液。
5.注意一些特殊的反应
如一氧化氮和氧气不需要条件即可反应,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合成氨反应等属
于可逆反应。
考点冲关
1.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18OH-中含有 11NA 个中子
10
B.标准状况下,11.2 L 盐酸所含原子数为 NA
C.2.8 g 乙烯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 0.1NA
D.0.1 mol·L-1 KI 与 0.1 mol·L-1 FeCl3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2.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 mL 1 mol·L-1 Na2CO3 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总数为 0.3NA
B.若 120 g 的墨粉(只含碳)能打 a 个字,则平均每个字约含有 个碳原子
C.25 ℃、101 kPa 时,0.1NA 个 H2 分子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a kJ 热量,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
学方程式为 H2(g)+ O2(g)===H2O(l) ΔH=+10a kJ·mol-1
D.常温下 28 g 14CO 中含有 14NA 个电子
3.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ol 浓硫酸与足量 Cu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2NA
B.5.6 L 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氢原子数为 NA
C.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氧原子数为 NA
D.常温常压下,20 g D2O 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 10NA
4.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 NA 个电子,则阴极一定产生 11.2 L Cl2 (标准状况)
B.1 mol CH3COOC2H5 在稀硫酸溶液中受热水解可得到乙醇分子数为 NA
C.含 NA 个 Na+的 Na2SO4 溶解于水配成 2 L 溶液,所得溶液中 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
D.足量的 MnO2 固体与 1 L 12 mol·L-1 的浓盐酸加热时反应,生成 Cl2 的分子数为 3NA
5.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mol 雄黄(As4S4,已知 As 和 N 同主族,结构如图)含有 NA 个 S—S 键
B.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NA
C.1 mol 二氧化碳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为 4NA
D.标准状况下,含 NA 个氩原子的氩气的体积约为 11.2 L
6.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22 g CO2 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NA
A10N
a
1
2
11
B.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 11.2 L O2 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小于 NA
C.将 1 L 0.1 mol·L-1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的 Fe(OH)3 胶粒数目为 0.1NA
D.常温下,1 L 0.5 mol·L-1 NH4Cl 溶液与 2 L 0.25 mol·L-1 NH4Cl 溶液中的 数目相同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 的 NaClO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0.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F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C.1 mol 白磷(P4)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为 4NA
D.一定条件下,0.1 mol Fe 与 0.2 mol Cl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
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 g 质量分数为 4%的 H2O2 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 0.08NA
B.反应 3H2(g)+N2(g) 2NH3(g) ΔH=-92 kJ·mol-1,若放出热量 4.6 kJ,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0.3NA
C.常温常压下,28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无法计算
D.6.4 g Cu 与 40 mL 10 mol·L-1 浓硝酸作用能生成 NO2 的分子数为 0.2NA
9.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1 L 0.1 mol·L-1 K2Cr2O7 溶液中 Cr2O 2-7 的数目小于 0.1NA
②1 mol Cl2 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为 2NA
③25 ℃时,1 L pH=12 的碳酸钠溶液中含有 Na+的数目为 0.02NA
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5 mol O2 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⑤50 mL 18.4 mol·L-1 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微热后反应,生成 SO2 分子数小于 0.46NA
⑥利用氰尿酸与次氯酸在一定 pH 下反应可制备三氯异氰尿酸(结构如图)。若原料完全反应,得到 1 mol
产物同时生成 3NA 个 H2O
A.2 个 B.4 个
C.3 个 D.5 个
+
4NH
12
直通高考
1.[2018 新课标全国Ⅰ]N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3 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A
B. 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A
D. 1.0 mol CH4 与 Cl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NA
2.[2017 新课标全国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 NH4Cl 溶液中, 的数量为 0.1
B.2.4 g Mg 与 H2SO4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 和 O2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 0.2
D.0.1 mol H2 和 0.1 mol I2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 0.2
3.[2015·四川]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g H218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4.4 g 乙醛所含 σ 键数目为 0.7 NA
C.标准状况下,5.6 L CO2 与足量 Na2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5 NA
D.50 mL 12 mol/L 盐酸与足量 MnO2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 NA
4.[2015·广东]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 Na 与足量 H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 nA 个 H2 分子
B.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 nA 个 SO3 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 和 H2 混合气中含 nA 个原子
D.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变为 Fe3O4,失去 8nA 个电子
AN
1L
4NH
AN
AN
AN
AN
13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B
【解析】A 项中由于存在 的水解,溶质离子的总数小于 0.3NA,A 项错误;B、120 g 的墨粉(只含
碳)能打 a 个字,一个字需要墨粉的质量 ,碳原子数= ×NA= ;则平均每个字约含有
个碳原子,故 B 正确;C 项中 ΔH 应为负值,C 项错误;D 项中常温下 28 g 14CO 的物质的量小于 1
mol,则含有的电子数小于 14NA,D 项错误。&网
3.【答案】D
【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变成稀硫酸后与铜不再反应,因此 2 mol 浓硫酸与足
量 Cu 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少于 2NA,故 A 错误;B 中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
算 5.6 L 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故 B 错误;100 g 质量分数为 46%的乙醇水溶液含有 46 g
乙醇和 54 g 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原子数大于 NA,故 C 错误;20 g D2O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1 个 D2O 分子含有的质子数=电子数=1×2+8=10、中子数=1×2+8=10,因此 20 g D2O 含有的质子数、
中子数、电子数均为 10NA,故 D 正确。
4.【答案】C
【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 NA 个电子,则阴极一定产生 11.2 L H2 (标准状况),
故 A 错误;1 mol CH3COOC2H5 在稀硫酸溶液中受热水解不完全,得到乙醇分子数小于 NA,故 B 错误;
c(Na+ )=1 mol÷2 L=0.5 mol·L-1,故 C 正确;足量的 MnO2 固体与 1 L 12 mol·L-1 的浓盐酸加热时反应,随
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不再与 MnO2 反应,故 D 错误。&网
5.【答案】C
【解析】As 为第ⅤA 族元素,S 为第ⅥA 族元素,据 As4S4 的结构可知黑色原子为 As,形成三对共用电
考点冲关
2
3CO
120
a
120 g
12 g / mol
a A10N
a
A10N
a
14
子对达稳定结构,白色原子为 S,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达稳定结构,故 As4S4 中不存在 S—S 键,A 错误;
在 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 C2H5OH 的质量为 46 g,含水的质量是 54 g,则乙醇中含有 1 mol 氧原
子,水中含有 3 mol 氧原子,因此所含的氧原子数为 4NA,B 错误;在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4 个共
价键,所以 1 mol CO2 中共用电子对数为 4NA,C 正确;标准状况下,含 NA 个氩原子的氩气的物质的量
是 1 mol,其体积约为 22.4 L,D 错误。
6.【答案】B
7.【答案】D
【解析】1 L 0.1 mol·L-1 的 NaClO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还包括水中的氧,则氧原子数大于 0.1NA,A
错误;标准状况下,HF 是液体,故 B 错误;白磷(P4)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 P4 分子含 6 个 P—P 键,则
1 mol P4 中含有化学键数目为 6NA,C 错误;一定条件下,Fe 与 Cl2 反应生成 FeCl3,0.1 mol Fe 与 0.2 mol
Cl2 充分反应,反应中 Cl2 过量,0.1 mol Fe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D 正确。
8.【答案】B
【解析】34 g 质量分数为 4%的 H2O2 水溶液中,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 =0.04 mol,双氧水中含
有 0.08 mol 氧原子,由于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大于 0.08NA,A 错误;放出
4.6 kJ 热量消耗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0-(-
3)]×2=0.3 mol,则转移电子数目为 0.3NA,B 正确;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 CH2,故 28 g 混合物中含
有的 CH2 的物质的量为 2 mol,则含 2NA 个碳原子,C 错误;40 mL 10 mol·L-1 浓硝酸中含有硝酸的物
质的量为 0.4 mol,6.4 g 铜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0.1 mol 铜完全反应消耗浓硝酸 0.4 mol,而浓硝酸随着
反应的进行,逐渐变为稀硝酸,故 6.4 g Cu 不能完全反应生成 NO2,还有部分生成 NO,D 错误。
9.【答案】C
【解析】重铬酸钾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 2 +2H+,1 L 0.1 mol·L-1 2
2 7Cr O 2
4CrO
15
K2Cr2O7 溶液中 的数目小于 0.1NA,①正确;1 mol Cl2 做氧化剂时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
1 mol,如氯气和水的反应,只作氧化剂转移电子 2 mol,如氯气和钠的反应,②错误;25 ℃时,1 L pH=12
的 Na2CO3 溶液中含有 0.01 mol 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部分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碳酸
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 0.01 mol,钠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 0.02 mol,溶液中含有 Na+的数目大于 0.02NA,③
错误;Na2O2 与 H2O 的反应是歧化反应:2Na2O2+2H2O===4NaOH+O2↑此反应转移 2 mol 电子,生成 1
mol O2,故当生成 0.5 mol O2 时,转移电子 1 mol,数目为 NA,④错误;⑤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
稀,与铜将不再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小于 0.46 mol,⑤正确;⑥氰尿酸与次氯酸在一定pH 下发生取代反
应可制备三氯异氰尿酸,反应方程式为 +3HOCl―→ +3H2O,所以氰尿酸和次氯酸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1∶3,得到 1 mol 产物同时生成 3NA 个 H2O,⑥正确。&网
1.【答案】B
点睛:选项 D 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
被取代,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2.【答案】D
2
2 7Cr O
直通高考
16
3.【答案】A
【解析】H218O 和 D2O 的摩尔质量均为 20 g/mol,即 2.0 g H218O 和 D2O 的混合物为 0.1 mol,1 个 H218O
分子和 1 个 D2O 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均为 10,A 项正确;4.4 g 乙醛为 0.1 mol,而 1 个乙醛分子含有 4
个碳氢 σ 键、1 个碳碳 σ 键和 1 个碳氧 σ 键,共 6 个 σ 键,即 4.4 g 乙醛应该含 0.6 mol σ 键,B 项错误;1
mol CO2 与 1 mol Na2O2 反应生成 0.5 mol O2,转移 1 mol 电子,而标准状况下 5.6 L CO2 为 0.25 mol,即
转移 0.25 mol 电子,C 项错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时,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逐渐
停止,故无法通过给出的盐酸的量计算出转移的电子数, D 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根据 2Na+2H2O 2NaOH+H2↑可知,23 g Na 与足量 H2O 反应生成 0.5 mol H2,A 项错误;Cu
与浓硫酸反应只能生成 SO2,不会生成 SO3,B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N2 和 H2 混合气体为 1 mol,
原子数为 2nA,C 项错误;反应中 3 mol Fe 共失去 8 mol 电子,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