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4.00 KB
- 2021-04-21 发布
课时规范练23 城市化
课时规范练第45页
模拟题组
(2018福建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联考)下表为2013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据此,完成1~2题。
国 家
甲
乙
丙
丁
城市化水平(%)
90
66
83
32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2.丙国城市化水平高于乙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多从事服务业
C.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D.人口集中在沿海城市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英国城市化水平最高,达90%,对应甲,B、C错。日本国土狭小,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高,对应乙。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在绿洲城市,城市化水平高,对应丙。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最低,对应丁。第2题,丙国自然环境恶劣,沙漠面积广,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导致城市化水平高于乙国,C对。
(2018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模拟)下表列举了山东和江苏有关城市化、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对比数据。据此完成3~4题。
省级
行政区
2003年
城市化
水平
(%)
2004年
城市化
水平
(%)
2005年
城市化
水平
(%)
2006年
城市化
水平
(%)
2007年
城市化
水平
(%)
2007年
第一、二、
三产业
比重
2007年
人口数
(万)
江苏
46.8
48.0
50.1
51.9
53.2
7.1∶
55.6∶
37.3
7 438
山东
41.8
43.5
45.0
46.1
46.8
9.7∶
56.9∶
33.4
9 024
3.与江苏省相比较,山东省( )
A.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
B.城市化水平较高
C.城市化速度较快
D.2007年城市人口数量多
4.促进山东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措施是( )
①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 ②控制第二产业发展规模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④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与江苏省相比较,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弱,A、B、C错。2007年山东省城市人口数量多,D对。第4题,促进山东城市化发展的可行措施是提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有更多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①对。控制第二产业发展规模,影响经济增长,②错。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③对。放开小城市落户限制,利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④对。
(2019山西太原二模)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现象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城镇发展要素的集聚与流动出发,结合经济、人口与用地三个维度,可将城镇发展分为持续增长、转型增长、潜在收缩、显著收缩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原有水平,实线阴影为现发展水平)。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城镇发展类型中,表示潜在收缩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图中丁类型城市往往( )
A.吸引人口大量迁入 B.土地空置现象突出
C.土地利用效率下降 D.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图甲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经济发展不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转型增长型;图乙人口维度和用地维度处于增长,但经济维度处于收缩,是潜在收缩型;图丙经济维度和人口维度处于收缩,用地维度依然保持增加态势,是显著收缩型;图丁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同时增长,而且各维度相互之间呈现的良性循环,是持续增长型。第6题,图丁是经济、人口和用地三个维度同时增长,是持续增长型;要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需吸引资金和劳动力大量流入,推动城镇土地利用效率。选A正确。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城市内涝,合理排放雨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新模式。读图,完成7~8题。
7.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明显减少
8.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
①解决城市洪灾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使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裸露少,蒸发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下,降水量有所增加。第8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2018河北邯郸一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9~11题。
9.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 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 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0.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 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
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 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11.北京市区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但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
B.气候湿润,城区被河流分隔
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
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
答案9.B 10.C 11.A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城,B正确;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水运并不便利,C错误;森林茂密与风景优美并不是建城的区位优势,A、D错误。第10题,由材料及图可知,特克斯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街道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C正确。第11题,本题考查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因素)对城市的影响。北京是著名古都,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市中心方格布局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因素影响显著,故A正确。
12.下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示意图,城市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娱为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其中 两处更具区位优势。
(2)该城市拟在 (填“甲”或“乙”)处规划建设化工园,指出其选址的合理性。
(3)位于主城的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4)简述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主城外围,地价较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②③
(2)甲 位于城市盛行风向下风向,河流下游,对城市空气和水源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
(3)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或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公交优先,重点发展轨道运输、立体交通等;加强交通管理。
解析第(1)题,城市保障性住房主要面向中低收入的家庭,房价相对较低,所以应该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郊区或城市外围。第(2)题,化工园会产生严重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宜布局在郊区、下风向、河流下游方向。第(3)题,丙处位于郊区,该处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项目可推动郊区城市化、拉动就业等。第(4)题,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
13.(2018山东滨州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该城市近郊区(大约距市中心距离10~11km)生物多样性特点及原因。
答案(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特点: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主要与本地物种数量呈正相关。
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本地)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解析第(1)题,本地物种适应本地的原生环境,但城市化是对原生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人类活动;另外,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整齐划一”仅保留少量本地物种或引进外来物种。第(2)题,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从材料提示的城市生态环境特点和动植物生态活动范围存在差异分析,另一方面,从动植物外来物种引进差异分析。第(3)题,图示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主要与本地物种数量呈正相关,说明适应本地物种的环境类型多样。其次,外来物种也较多,也增加了多样性。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48:05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03: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