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00 KB
- 2021-04-21 发布
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干馏可提取出来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
B.从煤干馏所得的煤焦油中分离出苯或甲苯需用到蒸馏操作
C.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中记载:“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
极迅;燃灯,极明。” 这里的“石漆”是指石油,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D.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3.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B.78g 中含有双键数为3NA
C.17g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D.常温常压下,1 L甲醛气体所含的分子数小于NA
4.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 )(不含立体异构)
A.8种 B.10种 C.12种 D.14种
5.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不正确的是
A. :3-甲基-2-乙基戊烷 B. :2-甲基-2-丁烯
C. :2-甲基丁酸 D. :2-苯基丙烯
6.下列选项中,甲和乙反应类型相同的是
选项
甲
乙
A
溴乙烷水解生成乙醇
甲醛和苯酚制备酚醛树脂
B
甲苯与浓硝酸反应制备TNT
乙烯使KMnO4溶液退色
C
甲苯与KMnO4溶液反应
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
2-溴丙烷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丙烯
乙醇与冰醋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7.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邻近基团间往往会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下列事实不能证明这一说法的是
A.苯乙烯能与溴水反应,而苯不能与溴水反应
B.乙酸能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反应
C.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一硝基苯,而甲苯与硝酸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甲苯)
KMnO4(酸化),NaOH溶液
分液
B
溴苯(溴)
KI溶液
分液
C
乙烯(二氧化硫)
NaOH溶液
洗气
D
乙醇(少量水)
生石灰
蒸馏
9.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低温、乙醚冷津条件下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科学家们又在一定条件下,用硼氢化钠(NaBH4)能将青蒿素选择性地还原为双氢青蒿素,从而大大提升了治疗疟疾的效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青蒿素属于内酯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
B.采用低温条件主要考虑青蒿素中的过氧键对热不稳定。
C.等物质的量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D.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每个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数相等。
10. 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C—H键、C=O键、等
B. 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 若A的化学式为C8H8O2,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D. 仅由以上信息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11.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加热、加压
△
△
H2/Ni
AlCl3
金刚烷
环戊二烯
二聚环戊二烯
四氢二聚环戊二烯
A.环戊二烯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0
C.四氢二聚环戊二烯与金刚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D.金刚烷的一氯代物有6种
12.反应条件是影响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产物与反应条件无关的是
A.甲苯与氯气 B.丙烯与溴水 C.溴乙烷与NaOH D.乙醇与浓硫酸
13. 下列实验装置及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图1为实验室制备溴苯的装置
B. 图2中充分振荡后下层为无色
C. 用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D. 图4装置中KMnO4溶液退色可证明CH3CH2Br发生了消去反应
14.分子式为C5H12O、且含有2个甲基的醇与分子式为C5H10O2的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有机物结构可能有(不包括立体异构)
A.8种 B.16种 C.24种 D.32种
15.将2.4g某有机物M置于密闭容器中燃烧,定性实验表明产物是CO2、CO和水蒸气。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和灼热的氧化铜(试剂均足量,且充分反应),测得浓硫酸增重1.44g,碱石灰增重1.76g,氧化铜减轻0.64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的实验式为CH2O
B.若要得到M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得M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物质的量
C.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M为乙酸
D.通过红外光谱仪可分析M中的官能团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无水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入足量NaOH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
红色褪去
有乙烯生成
B
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上层液体,滴入AgNO3溶液
出现褐色沉淀
溴乙烷与NaOH溶液未发生取代反应
C
蔗糖水解产物与
产生了葡萄糖
先加氢氧化钠溶液调为碱性后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
出现砖红色沉淀
D
将大小相同的钠块分别放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乙醇中
水中的反应更剧烈
分子中羟基的活泼性:水>乙醇
二、填空(共52分)
17.(12分)(1)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某同学依据溴乙烷的性质,验证取代反应时,反应需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 ___ ;
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溴乙烷与NaOH溶液已完全反应。
(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8O,它能氧化成B也能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若B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不能使溴水褪色。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B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C结构简式为:
(3)DAP是电器和仪表部件中常用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其结构如图:
则合成它的单体是 (填序号).
①邻苯二甲酸 ②丙烯 ③丙烯酸 ④邻苯二甲醇 ⑤丙烯醇.
(4) 的名称是(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
(5) 写出与足量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写出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8分)E是两种含有碳碳双键的酯的混合物。相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请回答:(1) A→B的反应类型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
(2) C与D反应得到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 检验B中官能团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19.(10分)根据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断键的位置,可以准确分析产物结构并判断反应类型。有机物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它的球棍模型如下:
(1)A的分子式为 ,写出A的一种碳原子数比A少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
(2)工业中采取烯烃水化法制取A,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
(3)A与乙酸、浓硫酸共热反应,断裂的化学键为 (填序号,下同),该反应的有机产物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4)在Cu的催化作用下,A与O2反应断裂①③两条共价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A与亚硫酰氯(SO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一氯代烃,A断裂的共价键为 ,该反应类型为 。
20.(10分)实验室用环己醇脱水的方法合成环己烯,该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实验步骤回答问题:
Ⅰ.产物合成
在a中加入10.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拌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1)碎瓷片的作用是 ;b的名称是 。
(2)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实验最容易产生的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Ⅱ.分离提纯
将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操作X得到纯净环己烯,称量知其质量为4.1g。
(3)用碳酸钠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操作X的名称为 。
Ⅲ.产物分析及产率计算
(4)①核磁共振氢谱可以帮助鉴定产物是否为环己烯,环己烯分子中有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的产率是 。
21.(12分)功能高分子P结构简式为 ,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它的质谱图如右图。
②
③醇容易被硝酸氧化。
(1)A的结构简式为 。
(2)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要检验C中的含氧官能团,下列可选用的试剂有 (填选项的序号)
A.新制的氢氧化铜 B.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浓硫酸
(3)E→F的化学方程式为 。
(4)①H的结构简式为 。
②以甲苯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H,写出合成路线。
反应试剂
A
反应条件
B……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A 6.C 7.A
8.B 9.D 10.C 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12分) (1)升温可加快反应速率,同时溴乙烷沸点低,水浴加热可减少溴乙烷的损失,不能直接加热(2分) 试管内溶液静置后不分层(1分)
(2) 羰基(1分) (CH3)2CH-O-CH(CH3)2(1分)
(3)①⑤(2分)
(4)2—甲基—1,3—丁二烯(1分)
(5) (2分)
(6)
(2分)
18.(8分)
(1)氧化反应(1分) 羧基(1分)
(2) +CH2=CHCOOH+H2O(2分)
+CH2=CHCOOH+H2O(2分)
(3) 加过量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说明有醛基;用盐酸酸化,过滤,滤液中加入溴水,若溴水褪色,说明有碳碳双键(2分)
19.(10分)
(1)C3H8O(1分) CH3OH或CH3CH2OH (1分)
(2)CH3CH=CH2(2分)
(3)①(1分) 酯基(1分)
(4) (2分)
(5)②(1分) 取代反应(1分)
20.(10分)(1)防止a中液体暴沸(1分) 直形冷凝管(1分)
(2) (2分) (1分)
(3)除去粗产品中的硫酸(1分) 蒸馏(1分)
(4)① 3(1分) ② 50%(2分)
21.(12分) (1)CH3CHO (1分)
(2)碳碳双键、醛基(2分) A(2分)
(3) (2分)
(4)①(2分)
②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