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6.77 KB
- 2021-04-21 发布
2017 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物理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下列各物理量的定义式正确的是( )
A.电流强度 I=
B.加速度 a=
C.电场强度 E=
D.电势 φ=
解析:A、公式 I= 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不属于比值定义式。故 A 错误
B、加速度 a= 是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的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不是定义式,故 B 错误;
C、公式 E= 是点电荷的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不属于定义式,故 C 错误;
D、公式 φ= 是电势的定义式,为比值定义法,故 D 正确。
答案:D
2.升降机地板上放一木箱,质量为 m。当它对地板的压力 N=0.8mg 时,升降机可能做的运动
是( )
A.加速上升
B.减速上升
C.静止
D.匀速下降
解析:木箱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 N=0.8mg,小于木箱的真实的重力,所以木箱受到的合力
的方向应该是向下的,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木箱可能是向上减速,也可能是向下加速,故
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B
3.如图所示,一偏心轮绕 O 点做匀速转动。偏心轮边缘上 A、B 两点的( )
A.线速度大小相同
B.角速度大小相同
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A、偏心轮上各处角速度相等,由 v=ωr 可知半径不同点,线速度不同,故 A 错误;
B、同一偏心轮上各处角速度相同,故 B 正确;
C、根据公式 an=ω2r,向心加速度与到转动轴 O 的距离成正比,半径不同的点,向心加速度
不相等。故 C 错误;
D、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所以 A、B 两点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不同,故 D 错误。
答案:B
4.起重机沿竖直方向以大小不同的速度两次匀速吊起质量相等货物,则两次起重机对货物的
拉力和起重机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
A.拉力不等,功率相等
B.拉力不等,功率不等
C.拉力相等,功率相等
D.拉力相等,功率不等
解析:两次均匀速吊起,根据平衡知,F=mg,知拉力相等,根据 P=Fv,速度越大,功率越
大,故 D 正确,A、B、C 错误。
答案:D
5.两根相同的绳子上某时刻存在 A、B 两列绳波,两波形如图所示。经过 t 时间,在该区域
内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设波 A 和 B 的周期分别是 TA、TB,则 t 可能等于( )
A.TA
B.TB
C.2TA
D.2TB
解析:由图知 A 波的波长为 L,B 波的波长为 ,同一介质,速度相同
A 波周期:
B 波周期:
周期关系:
根据题意,在该区域内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
、 …故 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C
6.物体自由下落时,不计空气阻力,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 Ep 与下落速度 v 之间有一定的
关系,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则有:EP=E﹣ mv2,所以势能与速度的图象为开
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C
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
中的( )
A.电压表示数减小,灯 L 变暗
B.电压表示数减小,灯 L 变亮
C.电压表示数增大,灯 L 变暗
D.电压表示数增大,灯 L 变亮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其有效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分析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灯泡 L 变暗。
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和 R2 所占的电压减小,则知电压表示数增大。故 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C
8.如图,玻璃管下端开口插入水银槽中,上端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当玻璃管绕顶端转过一
个角度时,水银面的高度 h 和空气柱的长度 l 的变化情况是( )
A.h 增大,l 增大
B.h 增大,l 减小
C.h 减小,l 增大
D.h 减小,l 减小
解析:当玻璃管绕顶端转过一个角度时,假设管内水银不动,则管内水银的竖直高度增大,
根据 P=P0﹣Ph 知,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 pV=c 知气体的体积将增大,则 l
增大;最终稳定时气体的压强减小,所以根据 P=P0﹣Ph 知,管内液面升高,所以 h 增大。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9.(4 分)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
A.千克
B.开尔文
C.牛顿
D.安培
解析:A、千克是质量单位,是国际基本单位,故 A 正确。
B、开尔文是热力学温度得单位,是国际基本单位,故 B 正确。
C、牛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是导出单位,故 C 错误。
D、安培是电流的单位,是基本单位,故 D 正确。
答案:ABD
10.(4 分)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小
球缓慢地在竖直平面内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 )
A.拉力 F 逐渐增大
B.拉力 F 对小球做正功
C.细绳对小球做负功
D.小球的机械能保持守恒
解析:A、小球缓慢运动,合力为零,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在垂直绳子方向有:
Fcosθ=mgsinθ,解得:F=mgtanθ,θ 逐渐增大,则拉力 F 逐渐增大,故 A 正确。
B、拉力 F 与小球速度的夹角为锐角,所以拉力对小球做正功,故 B 正确。
C、绳子的拉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则绳子张力对小球不做功,故 C 错误。
D、根据功能原理可知,拉力 F 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机械能增加,故 D 错误。
答案:AB
11.(4 分)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 θ 角(θ<45°)的倾斜轻绳 a 和水平轻绳 b 共同固定
一个小球,这时绳 b 的拉力为 T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 b 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
过 θ 角固定,绳 b 的拉力变为 T2;再转过 θ 角固定,绳 b 的拉力为 T3,则( )
A.T1=T3>T2
B.T1<T2<T3
C.T1=T3<T2
D.绳 a 的拉力增大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a、b 两绳的拉力 T1、T2.根据平衡平衡条件得
知,T1 和 T2 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与重力相等,保持不变,作出 b 绳在三个不同位置时,
两个拉力的变化,如图,可图得到,T1=T3>T2。
由图看出,绳 a 的拉力减小。故 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12.(4 分)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 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带
正电粒子以速度 vA 经过 A 点向 B 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 vB 经过 B 点,且 vB
与 vA 方向相反,不计粒子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的场强一定大于 B 点的场强
B.A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 B 点的电势
C.粒子在 A 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 B 点的速度
D.粒子在 A 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 B 点的电势能
解析:A、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所以无法判断哪个位置电场线更密集,故无法判断 AB 两点
哪儿场强更大,故 A 错误。
B、由于带正电的粒子在 A 点时速度方向向右而到达 B 点时速度方向向左,故正电荷所受电
场力方向向左,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同,故场强向左,所以 A 点电势
低于 B 点的电势。故 B 错误。
C、由于从 A 到 B 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故电荷在 A 点的动能更大,故粒子在 A 点时的速度
大于它在 B 点时的速度,故 C 错误。
D、由于从 A 到 B 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故粒子的电势能增大。故 D 正确。
答案:D
三、填空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3.(4 分)以初速度 36m/s 竖直上抛的物体,如不计空气阻力,则它在上升过程中最后一秒
内的位移是 m,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 s。(g 取 10m/s2)
解析:上升到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与自由落体运动 1s 时间内的位移是大
小是相等的为:h = m=5m;
回到出发点的时间:t= s。
答案:5,7.2
14.(4 分)如图所示,弹簧 S1 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一小球 A,球 A 与球 B 之间用
轻绳相连,球 B 与球 C 之间用弹簧 S2 相连。A、B、C 的质量分别为 mA、mB、mC,弹簧的质量
均不计。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 A、B 间的绳突然剪断,线
刚剪断时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C 的加速度大小为 。
解析:细线剪断前,BC 球整体受重力和细线拉力 T,故:T=(mB+mC)g;
细线剪断前,A 球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和上方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有:T+mAg﹣F1=0;
解得:F1=(mA+mB+mc)g
细线剪断后,小球 C 受力情况不变,故加速度为零;
细线剪断后,小球 A 受重力和上面的弹簧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Ag=mAa
解得:a= 。
答案: ,0
15.(4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2V,内阻 r=2Ω,R1=4Ω,R2=6Ω,R3=3Ω。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其读数是 A;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读数
是 V。
解析: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则电路结构为 R2、R3 并联后与 R1 串联,接到电源上,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总电流 I=
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为:U=R 并 I=
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 I1=
若在 C、D 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则电路结构为 R1、R2 串联接到电源上,电压表测量的是 R2
的电压则 R2= 。
答案: ;1
16.(4 分)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 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
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 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图中 b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
小为 ,方向 。(静电力恒量为 k)
解析:q 在 a 点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1= ,方向向左;因 a 点场强为零,故薄板在 a
点的场强方向向右,大小也为 ,由对称性可知,薄板在 b 点的场强 ,方向向左;
q 在 b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E2= = ,方向向左,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得:b 点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E1+E2= ,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水平向左。
17.(4 分)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3.0V,内阻不计,L1、L2、L3 为三个相同规格
的小灯泡,这种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 S 闭合后,L1 消耗的电功率为
W,L2 的阻值为 Ω。
解析:当开关 S 闭合稳定后,灯泡 L1 的电压等于 3V,由图读出其电流 I1=0.25A,则灯泡 L1
的电功率为:
P=U1I1=3V×0.25A=0.75W;
灯泡 L2、L3 串联,电压等于 1.5V,由图读出其电流 I2=I3=0.20A,灯泡 L2、L3 的电阻均为:
R2=R3= =7.5Ω。
答案:0.75,7.5
四、综合题:(共 40 分)
18.(8 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实验时必须控制摆角在 以内,并且要让单摆在 平面内摆动;
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 T,作出 L﹣T2 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意两点
A、B 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 g= 。
若该同学测量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则以上述方法算得的 g
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析:单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只有在摆动角度小于 5°(或 10°)的范围内,其运动
才近似为简谐运动,同时要注意不能做圆锥摆运动,只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
由周期公式 T=
所以 L= T2
代入数据可得
g=4π2•
由上面结论可以知道,漏加了小球半径后(y2﹣y1)不变,故不影响最后结果。
答案:5°,同一竖直;
4π2• ;
不变。
19.(6 分)在“用 DIS 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如图所示,A、B 是两个圆柱形电极,a、b、c、
d、e 是实验中选取的间距相等的 5 个基准点,c 是 AB 的中点。
(多选)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是用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进行操作的
(B)在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导电纸和复写纸
(C)实验中圆柱形电极与导电纸应有良好的接触
(D)放置导电纸时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向下
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后进行测量,如果传感器的红色探针跟导电纸上基准点 C 接触,黑色探针
跟导电纸上 Q 点接触(已知 Qc 和 Pb 垂直于 AB),则传感器读数为 (选填“正”、
“负”、“零”)。如果传感器的红色探针跟导电纸上基准点 b 接触,黑色探针跟导电纸上
P 点接触,则传感器读数为 (选填“正”、“负”、“零”)。
解析:A、本实验是用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进行操作的,故 A 正确;
B、在木板上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和导电纸,故 B 错误;
C、实验中圆柱形电极与导电纸应有良好的接触,故 C 正确;
D、放置导电纸时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应向上,故 D 错误;
故选 AC。
根据对应的电场线和电势分布规律可知,CG 两点电势相等,故两指针接 CQ 时,传感器读数
为零;如果传感器的红色探针跟导电纸上基准点 b 接触,黑色探针跟导电纸上 P 点接触,由
于 b 点电势高于 P 点电势,故则传感器读数为正。
答案:AC;零;正
20.(12 分)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用质量不计、横截面积为 2×10﹣4m2 的活塞封闭
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先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逐渐变为原来的一半。
接着边在活塞上方缓缓倒上沙子边对气缸加热,使活塞位置保持不变,直到气体温度达到
177℃。(外界环境温度为 27℃,大气压强为 1.0×105Pa,g=10m/s2)。
(1)求加热前倒入多少质量的沙子?
解析:气体做等温变化为:
p1=p0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1v1=p2v2
p2=2 p1=2.0×105Pa
由活塞和沙子受力平衡得:
m1g=(p2﹣p1)s=20N
解得:m1=2 kg。
答案:求加热前倒入 2kg 质量的沙子。
(2)求整个过程总共倒入多少质量的沙子?
解析:气体做等体积变化:
T2=273+27=300K
T3=273+177=450K
代入数据解得:P3=3.0×105Pa
对活塞和沙子受力平衡,有:
m2g=(p3﹣p1)s=40N
m2=4 kg
一共倒入了 4kg 的砂子。
答案:求整个过程总共倒入 4kg 质量的沙子。
(3)在 p﹣T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
解析:在 p﹣T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答案:在 p﹣T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21.(14 分)足够长光滑斜面 BC 的倾角 α=53°,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水
平面与斜面之间 B 点有一小段弧形连接,一质量 m=2kg 的小物块静止于 A 点。现在 AB 段对
小物块施加与水平方向成 α=53°的恒力 F 作用,如图(a)所示,小物块在 AB 段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b)所示,到达 B 点迅速撤去恒力 F。(已知 sin53°=0.8,cos53°=0.6)。
求:
(1)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 F;
解析:由图(b)可知,AB 段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α﹣μ(mg﹣Fsinα)=ma
得 。
答案:小物块所受到的恒力 F 为 11N。
(2)小物块从 B 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 B 点所用的时间;
解析:在 BC 段 mgsinα=ma2
解得
小物块从 B 到 C 所用时间与从 C 到 B 所用时间相等,有 。
答案:小物块从 B 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返回 B 点所用的时间为 0.5s。
(3)小物块能否返回到 A 点?若能,计算小物块通过 A 点时的速度;若不能,计算小物块停
止运动时离 B 点的距离。
解析:小物块从 B 向 A 运动过程中,有 μmg=ma3
解得
滑行的位移
所以小物块不能返回到 A 点,停止运动时,离 B 点的距离为 0.4m。
答案:小物块不能返回到 A 点,停止运动时,离 B 点的距离为 0.4m。
相关文档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4-20 23:40:027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2021-04-20 21:55:0511页
- 2017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物理分项2021-04-20 20:57:306页
- 专题 现代生物科技高考题和高考模2021-04-20 18:48:2815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0 18:27:3038页
-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2021-04-20 18:05:2810页
- 重庆三校生电子类专业高考模拟题2021-04-20 18:04:308页
- 2012理综生物部分高考模拟题12021-04-20 15:26:366页
- 高考化学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2021-04-20 14:37:5633页
- 专题13种群和群落高考题和高考模拟2021-04-20 02:36:1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