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50 KB
- 2021-04-21 发布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Mg:24 Al 27
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 脱落酸 B. 乙烯 C. 生长素 D. 甲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A不选;
B.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故B选;
C.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故C不选;
D.甲烷不具有催熟作用,故D不选;
故选:B。
2.化学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铁矿石炼铁
B.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C.小苏打焙制糕点
D.氯气制消毒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铁矿石主要成份是氧化铁,炼铁变为单质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故A符合题意;
B. 磁石制指南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B符合题意;
C. 小苏打焙制糕点过程中发生分解,发生了化学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氯气制消毒液,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丙烯 B. 苯 C. 甲烷 D. 乙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苯、甲烷、乙酸均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使其褪色,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故答案为A。
4.下列化合物结构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 NaCl B. NaOH C. CCl4 D. N2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Cl只含钠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形成的离子键,还有氧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CCl4只含氯原子和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N2只含共价键,且为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苯含有3mol碳碳双键
B. CH3CH=CHCH3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可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
D. 淀粉、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分子中并没有碳碳双键,A错误;
B.CH3CH=CHCH3分子中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6个原子共平面,两个甲基中每个甲基最多只能增加一个H原子与之共平面,故不是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
C.将溴水加到苯中出现分层,上层呈深红棕色,下层接近无色,加到四氯化碳中出现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呈深红棕色;加到酒精中形成均一溶液,故能用溴水鉴别苯、四氯化碳和酒精,C正确
D.葡萄糖是单糖,所以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故答案为:C。
6.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 ②离子半径: ③酸性: ④沸点:H2O˃H2Se˃H2S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非金属性F>O,所以热稳定性HF>H2O,故①错误;
②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Clˉ有3层电子,其他离子有2层,所以Clˉ半径最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Clˉ>Na+>Mg2+>Al3+,故②正确;
③非金属性Cl>S>P,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故③错误;
④H2Se和H2S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但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沸点反常,所以沸点H2O>H2Se>H2S,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 的是:( )
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 氮气的电子式:
C. 二硫化碳的结构式为:S=C=S D. D2O和H2O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
B.氮气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二硫化碳分子中碳原子与每个硫原子共用两对电子,结构式为S=C=S,故C正确;
D.D2O和H2O是由不同氢原子和相同氧原子形成的不同水分子,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详解: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B正确;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C正确;
D、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D错误。
答案选D。
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
B.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
C. “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
D. 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D。
10.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烯可因加成反应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新戊烷又称为2,2-二甲基丙烷
C. 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 苯的硝化、溴代和与氢气的反应都是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因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故A错误;
B.新戊烷为,根据系统命名法的规则可知又称为2,2-二甲基丙烷,故B正确;
C.丁烷有CH3CH2CH2CH3和CH2CH(CH3)CH3两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苯与氢气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苯、油脂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油脂中若含有碳碳不饱和键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A错误;B.甲烷和Cl2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和Br2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故B错误,C.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OH”与碱不反应,所以乙醇与NaOH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C.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选项C错误。
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
故选B。
1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发生的是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物,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高锰酸钾和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选项A错误;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选项B错误;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选项C正确;
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不是加成反应是萃取;乙烯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4.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淀粉、糖类、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 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 乙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与氢气加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糖类中的单糖,双糖和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称为皂化反应,故B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醇而褪色,故C正确;
D.苯与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故D错误.
故选C.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氟元素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无正价
B. 第ⅠA、ⅡA族元素都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C. 非金属性:F>Cl>Br>I,则酸性HF>HCl>HBr>HI
D. 碱性:NaOH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D项错误;
答案选A
16.短周期元素W、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Y所处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W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W
X
Y
…
Z
A. 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Z
D. 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分别与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W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由此可知,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W为O元素;W、Z同主族,则Z为S元素;Y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短周期元素,则Y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即Y为Al,由元素的位置可知X为Na,所以X、Y、Z、W代表的元素分别为:Na、Al、S、O。
【详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X>Y>Z>W,A正确;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B错误;
C.非金属性O>S,且H2O中存在氢键,故氢化物稳定性H2O>H2S,C正确;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可分别与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正确;
答案选B。
17.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和 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Y与W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分别与Y、Z、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X的化合价均为+1价
B. 常见氢化物的沸点:W大于Y
C. Z与Y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
D. X与Y形成的化合物X2Y2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干可知: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故X是H,和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故Y是O,Z是Na,Y与W同主族,故W是S,据此分析进行解题。
【详解】A.X即H分别与Y为O、Z为Na、W为S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NaH中H的化合价为-1价,其余H2O、H2O2、H2S中H的化合价均为+1价,A错误;
B.由于H2O中存在分子间氢键,故常见氢化物的沸点:Y大于W,B错误;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Na2O和Na2O2溶于水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故其水溶液呈碱性,C正确;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X2Y2即H2O2中只含有共价键,D错误;
故答案为:C。
18.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 Y2W2与YZW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说明为氯气,则为Z为Cl,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则Y为Na,W为O,元素X和Z同族,X为F。
【详解】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大小为F<O<Cl<Na,故A错误;
B. 盐酸为强酸,氢氟酸为弱酸,X的氢化物HF酸性弱于HCl,故B错误;
C. 氯原子与氧原子属于不同原子间形成共价键,因此NaClO不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
D. 标准状况下O2与F2都为气态,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2
B.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0O2,A正确;
B. 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羧基,因此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B正确;
C. 由于苯环和碳碳双键均是平面形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正确;
D. 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氧化反应,后者是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D。
20.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 143
0.112
0. 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