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00 KB
- 2021-04-20 发布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第一学月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病毒)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 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均能完成摄食、运动、反射等生命活动
C. 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D.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引起SARS和AIDS的病原体均为病毒,病毒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错误;草履虫、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均能完成摄食、运动等生命活动,因其没有神经系统,所以不能发生反射,B错误;人体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单独的每一个细胞均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的参与下完成,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②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③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判断各选项。
2. 下列哪一项代表了高等植物个体的结构层次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
D. 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B
【解析】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A错误;高等植物个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正确;高等植物个体的结构层次不包括种群,C错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错误。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植物、动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
层次
3.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 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 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 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详解】A、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正确;
B、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具有一般生物所共有的特征,如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B正确;
C、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C正确;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不是一切生物体,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4. 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研究的正确顺序是 ( )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 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由细胞至组织,由组织至器官,由器官(或系统)至个体,由个体组成种群,不同种群及其环境形成群落,由群落至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据分析可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本题答案选A。
5.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A. 是否含有核膜 B. 是否含有细胞膜
C. 是否含有细胞质 D. 是否含有细胞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可见,二者在结构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是否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均含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B、C、D均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各生物类群的归属、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结构的异同。
6.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主要内容
A. —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 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 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 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考生要能够根据学说的内容判断.
【详解】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A不符合题意;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不符合题意;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不符合题意;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但该内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细胞学说内容中的三点,并根据内容进行判断,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7.在夏威夷发现两例“超级淋病”患者,其传染性可能会超过艾滋病,“超级淋病菌”属于引起淋病的一种球菌。下列有关“超级淋病菌”和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 “超级淋病菌”的结构比HIV复杂,属于真核生物
C. 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所有人体细胞而致人死亡
D. 为了获得大量的HIV,可以在体外用培养基进行培养
【答案】A
【解析】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长和繁殖,A正确;“超级淋病菌”的结构比HIV复杂,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HIV感染人体后,主要攻击和破坏T细胞,C错误;HIV是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用活细胞培养,D错误。
8.“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是鲁迅的小说《药》中提及的“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部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下列物质和结构中结核杆菌细胞具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核 ③染色体 ④DNA ⑤细胞质 ⑥核糖体 ⑦细胞膜
A. ①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⑥⑦ D. ①②⑤⑦
【答案】A
【解析】
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中细菌的一种,结核杆菌具有①细胞壁、④DNA、⑤细胞质、⑥核糖体、⑦细胞膜,但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②细胞核,也没有③染色体,故选A。
【点睛】本题以结核杆菌为题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确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能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9.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 浅蓝色→无色→棕色 B.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C. 棕色→浅蓝色→砖红色 D. 棕色→砖红色→绿色
【答案】B
【解析】
斐林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g的CuSO4溶液(蓝色)。实验中,刚加入的斐林试剂中CuSO4和NaOH反应生成Cu(OH)2,呈浅蓝色,随后,还原糖与Cu(OH)2反应生成Cu2O沉淀(砖红色),随着Cu2O的逐渐积累,颜色由棕色(蓝色和砖红色的混合色)变成砖红色,故选B。
10.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它的分子式是
A. C4H11O2S B. C3H7S C. C5H11O2NS D. C5H10O2N
【答案】C
【解析】
略
11. 扎西没吃早餐就参加了长跑锻炼,结果晕倒,同学们把他送到校医务室后校医的处理措施很可能是( )
A. 注射0.9%的生理盐水
B. 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
C. 口服氨基酸营养液
D. 喝特浓纯牛奶
【答案】B
【解析】
没吃早餐就晕倒是低血糖,需要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
【考点定位】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作用
12. 下列关于蓝藻与酵母菌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有DNA和RNA,有核糖体,能够合成蛋白质
B. 都由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物质组成
C. 蓝藻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
D.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蓝藻和酵母菌都有细胞结构,所以都存在DNA和RNA,细胞中有核糖体,能进行蛋白质合成,A正确。细胞中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多种物质,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有叶绿素和藻蓝素,C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蓝藻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13.下表是C、H、O、N、P、S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的百分比,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14.62
55.99
7.46
9.33
3.11
0.78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中鲜重百分比明显比干重百分比含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元素,由这两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C、H、O。细胞中__________(组成细胞的主要化合物)是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细胞中主要由C、H、O组成、有些还含有N 和P的化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3)在上表元素中,_________元素组成核酸。核酸是______________连接而成的长链。若右图表示某DNA分子一条长链的一段,则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组成DNA的基本结构单位只有4种,但其在连成长链时,_________是极其多样化的,所以它贮存的遗传信息容量非常大。
【答案】 (1). 氢 (2). 自由水 (3). 结合水 (4). 糖类 (5). 磷脂 (6). 胆固醇 (7). C、H、O、N、P (8). 核苷酸 (9). 脱氧核糖 (10). 排列顺序
【解析】
【分析】
1.分析表格数据:主要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P>S;
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P>S.2.题图中①表示磷酸,②表示五碳糖,③表示腺嘌呤,④表示鸟嘌呤核苷酸。
【详解】(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与干重相比,细胞鲜重中,氧元素和氢元素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多,这是因为鲜重中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化合物,高达80%~90%;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
(2)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化合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由C、H、O、N和P组成,蛋白质主要由C、H、O、N组成,有的含有P、S.胆固醇也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C、H、O、N和P组成;若右图表示某DNA
分子一条长链的一段,则图中结构②表示脱氧核糖;由于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四种,因此组成DNA的基本结构单位只有4种,但是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因此它贮存的遗传信息容量非常大。
【点睛】本题是对细胞鲜重中不同组成元素的含量、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核酸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单位的综合性考查,解题中首先分析题干和题图信息,分析表格数据,然后结合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点解答问题.
14.如表为斐林试剂和X试剂的成分比较,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时常用这两种试剂。
斐林试剂
X试剂
甲液
乙液
A液
B液
成分
O.lg/mL NaOH溶液
0.05g/ml CuS04溶液
O.lg/mLNaO溶液
0.01g/mL CuS04溶液
(1)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以用_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
(2)X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试剂与豆浆混合后,出现的颜色是________。实验中如需检验豆浆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检验是否含有脂肪可以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答案】 (1). 斐林试剂 (2). 双缩脲试剂 (3). 紫色 (4). 碘液 (5). 苏丹Ⅲ(或者苏丹Ⅳ)
【解析】
【分析】
鉴定淀粉用碘液,出现蓝色现象。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鉴定脂肪可用苏丹Ⅲ(或者苏丹Ⅳ),脂肪会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对此表中X试剂是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
【详解】(1
)葡萄糖属于还原糖,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表中X代表的是双缩脲试剂。由于大豆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检测淀粉需用碘液,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检测四类有机物(还原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试剂和颜色变化。
15.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气孔,下图为气孔结构示意图,气孔两侧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决定着气孔的开闭。有人提出气孔的开闭与保卫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
请你根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蚕豆叶片下表皮。
(3)实验步骤
①取载玻片2片,标记为A、B两组。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活细胞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2). 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3). 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 如果A中气孔开放,B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5). 如果A中气孔关闭,B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题干信息,“探究保卫细胞吸水和失水与气孔开闭之间的关系”,则自变量为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因变量为气孔开闭,而细胞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细胞失水,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
(1)实验原理:活细胞在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会发生渗透失水,而在较低浓度的溶液中会渗透吸水,可以据此将保卫细胞分别置于较高浓度溶液和较低浓度溶液中,观察气孔的开闭。
(3)接下来的步骤考查洋葱下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因此步骤为:
①取载玻片2片,标记为A、B两组,分别在中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各一滴。
②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下表皮两块,分别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液滴中,盖上盖玻片。
③将装片分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因为这是探究实验,未知实验结果,预测会有2种情况:1、蒸馏水中气孔开放,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2、如果蒸馏水中气孔关闭,蔗糖溶液中气孔开放,再据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A中气孔开放,B中气孔关闭,说明失水使气孔关闭,吸水使气孔开放;
②如果A中气孔关闭,B中气孔开放,说明失水使气孔开放,吸水使气孔关闭。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并预测实验结果。
16.如图表示细胞四种有机物的组成,试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E在动物体内是指___,其基本单位A是指___。A用___鉴定,出现的现象是____,化学反应所需的条件是_____。
(2)F是指_____;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___和______。
(3)C是指_____;它的结构通式是____;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____。
(4)G用____鉴定,举两例说明G功能_______________。
(5)D是指___________。
【答案】 (1). 糖原 (2). 葡萄糖 (3). 斐林试剂 (4). 砖红色沉淀 (5). 水浴加热 (6). 脂肪 (7). 固醇 (8). 磷脂 (9). 氨基酸 (10). (11). 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2). 双缩脲试剂 (13). 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催化功能,如酶;运输载体功能,如血红蛋白;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 (14). 脱氧核苷酸
【解析】
本题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1)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E是多糖(在植物细胞中是淀粉,在动物细胞中是糖原),A是多糖的基本单位葡萄糖;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2)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所以F是脂肪,B是甘油和脂肪酸; 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结构物质,所以G是蛋白质,C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氨基酸的不同与R基有关,氨基酸结构的共同点是: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如肌肉、头发;催化功能,如酶;运输载体功能,如血红蛋白;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免疫功能,如抗体。
(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H是DNA,D是DNA的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组成细胞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组成单位和化合物的功能,解题关键是识记化合物的相关知识点,并能从它们的功能推断出它们为何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