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4-20 发布
渭滨区2017-2018-1高二年级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是( )
A.宇宙间的一切物质如飞机、宇宙飞船、地球、太阳等都被称为天体
B.晴朗夜晚我们可以看到一闪即逝的恒星和拖着长尾的行星
C.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
D.银河系以外的1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统称为总星系
2.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 )
A.月球 B.金星 C.木星 D.水星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3~4小题。
3.“黑气”在图中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 )
A.太阳活动增强导致各地洪涝灾害加重
B.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C.在赤道地区的夜空可以看到极光现象
D.促使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B.持续不断的给地球供应光和热,导致全球变暖,气温不断升高
C.目前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发电非常普遍
D.煤、石油、核能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能辐射能
6.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7.
图中河流的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位置和流向与下图相吻合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7年3月21日,某记者在一次走基层活动采访中,驾车行驶在某段高速公路上,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地平线上,此时车载收音机播报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时整。据此完成8~9小题。
8.该段公路的走向为( )
A.南北方向 B.西北—东南方向 C.东西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9.此时,该记者所在的经度是( )
A.150°E B.120°E C.105°E D.90°E
10.我们举办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在( )
A.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幔温度最高,压力和密度最大 B.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
C.古登堡界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D.地核的物质形态均为固态
《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两湖之地
13.形成该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浆喷发 B.海浪冲击 C.冰川运动 D.流水侵蚀
下表为我国2017年10月30日四城市的实测气温数据及该日天气状况。读表,完成14~15小题。
城 市
纬 度
海拔(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 气
北 京
39.8°N
54
14
0
晴 天
武 汉
29.9°N
24
18
9
晴 天
海 口
20.0°N
14
25
22
多 云
拉 萨
29.7°N
3649
16
-2
晴 天
14.该日最低气温拉萨比武汉低,主要原因是拉萨( )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地面辐射弱
15.该日北京比海口的气温日较差大,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白昼长 C.大气吸收能力强 D.天气晴朗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完成16~17小题。
16.若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B.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甲是郊区,乙是市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山谷地区,则甲是山坡,乙是山谷
17.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8~19小题。
18.图中甲~丁四地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关于甲地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隆起
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凹陷
C.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下图是2017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索科特拉岛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读图完成22~24小题。
22.索科特拉岛拥有多种特有植物的原因主要是( )
A.地处热带地区 B.地壳运动活跃 C.自然环境多样 D.长期远离大陆
2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推断索科特拉岛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少雨 B.高温多雨 C.温和湿润 D.凉爽干燥
24.龙血树巨伞树冠的功能主要是( )
A.防止强光灼伤树干 B.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C.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D.增加叶面蒸腾散热
读右图,完成25~26小题。
25.划分A、B、C、D四个一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 B.气温 C.日照 D.风
26.该图显示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不同地区区域特征不会相似
C.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D.同一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下表为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统计表。据此完成27~28小题。
产业结构/地区
甲
乙
丙
丁
第一产业(%)
6.2
12.1
12.6
11.3
第二产业(%)
47.8
52.8
50.1
50.8
第三产业(%)
46.0
35.1
37.3
37.9
27.四大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目前产业结构最为合理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8.根据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表格数据推测,目前我国处于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
A.前煤炭时期 B.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战略通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读下图,完成29~30小题。
29.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 )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30.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轮南—上海)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从根本上解决了珠江三角洲的能源短缺状况 ④覆盖区域更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下图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完成31~32小题。
31.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最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关税成本 ②减少土地租金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利用当地原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2.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东南亚( )
A.劳动力较丰富 B.科技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生产成本较低
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完成33~34小题。
33.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冰川融水减少 C.河流水量减少 D.沙丘移向绿洲
34.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游牧活动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 D.发展节水农业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36小题。
35.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36.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破坏对生态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增多 B.水中污染物减少 C.下游不易发生洪涝灾 D.生物多样性减少
37.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它为“母亲河”。有关黄河流域和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游河段梯级开发 B.中游河段兴修防洪水堤
C.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D.下游注意水土保持
38.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
A.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
B.增加原煤的生产总量,提高经济效益
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2016年7月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洼地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大窝凼所在地区多岩溶漏斗、峰林、天坑以及溶洞。读图,完成39~40小题。
39.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
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40.初步探寻适合修建望远镜台址的“大窝凼”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二、综合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41.下图a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图b表示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8分):
(1)图a当地球运行到B位置时的节气名称是_____________接下来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 (2分)
(2)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宝鸡(3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3分)
(3)如图b表示的是地球公转至C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则图b表示的是___________(北或南)半球的昼夜分布图。图中E点的昼长时间为_________小时。G点的日出时刻为当地时间的________________。(3分)
42.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2分)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2分)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4分)
一月:
七月:
43.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二氧化碳对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对 升高有直接作用。(2分)
(2)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将产生什么影响?(举三例,3分)
(3)如何行动才能控制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进而延缓全球变暖的趋势?(3分)
44.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 %的消费性电子产品( 包括组装世界众多品牌的电脑和手机等) 。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 万人, 其中中国内地员工超过100 万人。预计未来五到七年将有百万机器人大军上岗,实现“机器人代工”远景。富士康科技2012 年5月10 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中国大陆总部动土仪式, 这个总部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营运中心、研发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
材料二 1974 年鸿海集团在台湾设立;1985 年富士康品牌创立;1988 年, 富士康龙华基地在深圳建立;2010 年8 月, 富士康下属的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入驻郑州。
(1)分析富士康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深圳、郑州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3分)
(2)说明富士康科技总部选址上海浦东的原因。(3分)
(3)分析实现“机器人代工”对富士康职工的影响。(2分)
45.下面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8分)。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4分)
(2)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__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__工业。(2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什么?(2分)
渭滨区2017-2018-1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5 CAAB A 6-10 BACDD 11-15 BADCD 16-20 ABBCB
21-25 CDACB 26-30 CACBD 31-35 CDCDB 36-40 DCBAA
二、综合题(40分)
41.(8分)
(1)春分 北(2分)
(2)23°26′/23.5°N(或北回归线) 23°26′/23.5°N(或北回归线)
80°26′/80.5°(3分)
(3)北 0 9:00 (3分)
42.(8分)
(1)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 分)
(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分)
(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 分)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 分)
43.(8分)
(1)地面长波辐射;气温(2分)
(2)改变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加剧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3分)
(3)控制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植树造林等。(任答三点即可,3分)。
44.(8分)
(1)对深圳:减少土地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对郑州: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3分)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创新环境好。(任意回答三点即可,3分)
(3)对职工:劳动力数量需求锐减;就业机会减少或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任意回答两点即可,2分)
45.(8分)
(1)甲区域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迁入与其发展边境贸易及资源开发给人们增加了较多的经商与就业机会有关;乙区域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等因素有关。(4分)
(2)纺织 能源(2分)
(3)甲区域采用铁路运输,乙区域采用水路运输。(2分)
相关文档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国旗下讲话稿—2021-04-20 22:40:582页
- 精编高中生军训总结例文2020(一)2021-04-20 22:40:1510页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1考前过关训2021-04-20 22:39:358页
-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高中物理2021-04-20 22:38:235页
- 2020高中化学 醛(基础)巩固练习 新人2021-04-20 22:36:565页
- 高中物理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021-04-20 22:36:5674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教学训练(学2021-04-20 22:36:004页
- 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1_1_1算法的概念2021-04-20 22:34:353页
- 高中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0202021-04-20 22:34:3512页
- 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2021-04-20 22:33:5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