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 MB
- 2021-04-20 发布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分/题,40题,60分)。
读下面的四幅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回答3~4题。
3.当图中乙地的地方时为20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长夜短 B.全球昼夜平分
C.丁地的地方时为21时20分 D.北京时间为次日4时
4.若某飞机从乙地起飞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
A.一直沿正西方 B.一直沿正东方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5~6题。
5.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100 1250 B.1100 1350
C.1500 1250 D.1500 1350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单位:米)。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小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是( )
A.甲—水文站 B.乙—农田
C.丙—瞭望台 D.丁—聚落
8.最适宜改造为玻璃栈道的是(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读图,某地区沿90°E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11题。
9.E处地理事物是( )
A.孟加拉湾 B.阿拉伯海
C.恒河 D.贝加尔湖
10.B地形区的成因最可能是( )
A.河流下蚀作用强烈 B.外力侵蚀作用强烈
C.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D.位于断裂下陷部位
11.下列定位正确的是( )
A.A为准噶尔盆地 B. C为柴达木盆地
C.D为冈底斯山 D.F为中西伯利亚高原
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某年2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D.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2012年,3名探险家驾驶帆船历经半个月驶完“西北航道”北段的路线。下图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本次3名探险家驾帆之旅的最佳季节及自然原因正确的是( )
A.夏季 海冰面积小 B.春季 白昼时间长
C.秋季 气温高 D.冬季 盛行极地东风
15.关于A、B两处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处沿岸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为拉布拉多寒流的作用
B.B处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主要是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C.A地处该国沿海,为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区
D.B处主要发展林业,森林资源丰富
荷兰是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荷兰位置图,回答16~17题。
16.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地中海园艺业
17.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
②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
③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
④荷兰是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下图为某岛屿某地理要素等值线(虚线)分布图,图中a>b=c>d。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等值线反映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人口密度大小 B.地租水平高低
C.七月平均气温 D.全年降水总量
19.下列与该地理要素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关联度最高的地理因素是( )
A.产业活动分布 B.地形高低起伏
C.沿岸洋流流向 D.自然植被类型
美国加利福尼亚水道工程是把费德河的河水(奥维尔水库)调往南方的调水工程。读图完成20~21题。
20.相比费德河流域,金斯河流域( )
A.年降水量多 B.海拔高度低
C.年均气温高 D.全年风力大
21.对该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解决北部山地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B.有利于改善萨克拉门托河的航运条件
C.有利于明显增加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
D.有利于缓解南部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表为2011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大洲五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资料(单位:千公顷)。读表回答22~24题。
大洲代号
咖啡
玉米
马铃薯
水稻
小麦
甲
56
86
43
80
13554
乙
0
16451
6140
725
59566
丙
5474
64501
1634
6880
35976
非洲
2376
34550
1883
11169
8996
丁
2570
54810
9548
145270
102293
22.表中属于亚洲的代号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3.五大洲中非洲的小麦种植面积最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 B.海拔较高
C.土壤贫瘠 D.水源不足
24.乙大洲从甲大洲进口的主要农产品是( )
A.咖啡 B.玉米 C.稻米 D.小麦
国际上对河流的开发利用率一般不超过4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达20%,西北地区为53.3%,其中黄河流域为55%,内陆河流域为52.5%。据此回答25~26题。
25.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灌溉农业发达 D.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高
26.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高度开发利用不相关的是( )
A.河流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
B.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了地表植被的生长
C.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河段出现断流预警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圆点)的变化。读下图,完成27~29题。
27.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变化的地理背景是( )
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
C.全球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
28.图示区域西部温度带界线变化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29.根据温度及温度带界线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地柑橘种植面积可能会增大 B.②③两地气温差异增大
C.④地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 D.⑤地的结冰期逐年缩短
下图是我国两大湖泊,近年来太湖水质有很大改善,湖区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据此回答30~31题。
30.近期,江西省计划在鄱阳湖湖口修建水闸。这种做法带来的影响有( )
A.调节湖泊汛期最高水位 B.解决了鄱阳湖的泥沙淤积现象
C.为本省提供更多的水电 D.使长江下游水位季节变化更大
31.治理太湖过程中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有( )
①在湖滨带大量植树造林,改善生态②建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③增加网箱养殖面积,提高经济效益④提高全市民众“关注水环境、保护湿地”的生态意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2~33题。
32.2014年初春,河流P处水位猛涨,这主要是由( )
A.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引起的
33.图中所示河流这一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大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下图表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林、牧、渔业结构变化。读图完成34~35题。
34.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
A.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 B.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
C.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D.牧业、林业、种植业、渔业
35.下列关于1996年以后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总产值呈下降趋势 B.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C.牧业已成为第一大农业部门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减少
每年6月上旬我国华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的粮食作物收获季节,“龙口夺粮”反映了其忙碌的景象。据此回答36~37题。
36.“龙口夺粮”的原因是( )
A.在锋面雨带来临之前抢收粮食 B.避免黄河水暴涨淹没农田
C.避免台风造成损失 D.以防龙卷风灾害
37.据材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夏收粮食作物及其熟制分别是( )
A.春小麦、一年一熟 B.冬小麦、一年三熟
C.棉花、一年两熟 D.冬小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大打“桥牌”,如今成了长三角地区的重头戏。长三角地区正步入以上海为龙头,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桥港经济新时代。读长江口地区大桥分布图,回答38~40题。
38.崇启大桥的贯通对启东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A.利于商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B.使商业网点沿交通线集聚,规模扩大,密度减小
C.加快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
D.促使人口向上海大规模迁移
39.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其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广阔的消费市场 ②东靠东海,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上海相比均较低 ④依托上海先进的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0.近几年来,甲岛面积的增大速度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
B.三峡水库实施蓄清排浑
C.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的侵蚀作用减弱
D.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水流大多从崇明岛北侧河道入海
二、综合分析题(40分)。
4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分)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2分)
(4)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5)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3分)
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为什么③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4分)
(2)简析④地的气候特征。(4分)
(3)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6分)
43.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简图。
(1)青海省简图上甲、乙、丙三列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表示的河流是________。(2分)
(2)C湖泊属于________(内流湖或外流湖),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2分)
(3)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分)
(4)描述材料二中1月-20℃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A
C
B
C
A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A
D
B
D
C
B
C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A
D
B
D
C
B
A
A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B
C
B
A
D
C
C
A
二、综合题(40分)
41.(14分)
(1)图示区域属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大致在300~1500米;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4分)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分)
(3)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2分)
(4)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3分)
(5)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3分)
42.(14分)
(1)7月有寒流;近海面气温低;水汽充足。(4分)
(2)终年温暖,年温差小;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变化明显。(4分)
(3)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农业基础好;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多地少,对粮食的需求量大。(6分)
43.(12分)
(1)乙 黄河(2分)
(2)内流湖 陆地内循环(2分)
(3)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4分)
(4)图中-20℃等温线东部向南(或向低纬方向)凸出,说明该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低。主要是受山地地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