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3.50 KB
- 2021-04-20 发布
高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
A.100米 B.150米
C.200米 D.250米
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4.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5.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沿甲图EF、MN作地形剖面图,成果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6.该地的地形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7.③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
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
9.A点在B点______方向(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10.从半球位置来看( )
A.A在东半球、南半球 B.A在西半球、北半球
C.B在东半球、南半球 D.B在西半球、北半球
读某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百分比和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表
主要工业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棉花
进口比例(%)
99.7
96.4
95.2
100
100
100
主要产品
小汽车
船舶
摩托车
车床
照相机
合成纤维
占世界市场(%)
43.1
72.6
78.1
57.2
87.0
48.7
11.表中内容能够充分说明( )
①日本工业原料主要靠进口 ②日本经济实力强
③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④日本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
12.图中河流的乙~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水流湍急落差大 B.高山束缚支流短
C.高原气候降水少 D.泥沙淤积河床高
13.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丁周边地区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
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印尼最西面的一个大岛,西半部山地纵贯,有90余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苏门答腊岛有约3700万人,人口密度85人/平方千米。
14.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不可信的是( )
A. 除高地外,苏门答腊气候炎热潮湿 B.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多地震和海啸 D.旅游资源丰富,是登山滑雪佳地
15.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交通发达
B.低廉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林木资源
C.人口众多,当地市场需求大
D.橡胶、咖啡等各种各样的热带经济作物多样
下图表示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16.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7.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读“印度示意图”。
18.图示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水稻
19.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读“世界某区域图”。
20.图中河流注入的水域是( )
A.死海 B.黑海
C.波斯湾 D.红海
21.M城所在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临近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读“某大洲沿30°N纬线人口密度图”。
22.①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 )
A.工业发展早
B.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C.灌溉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人口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资源
23.②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 B.未开发的雨林地区
C.干旱的沙漠地区 D.地势高峻的高原
下图为某岛屿局部图。
24.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 )
A.火山、地震
B.候鸟栖息地
C.交通站点
D.小城镇
25.有关该岛屿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②11月至次年4月盛行西北风
③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稳
④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14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 ,E为 。(地形类型)(4分)
(2)疗养院位于 (南、北)坡。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理论上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 ℃以下。(4分)
(3)若将小河中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原因是什么?(3分)
(4)甲、乙两村哪处更容易形成城市?(1分)分析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2分)
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东南部部分地区图和海南岛水系图。
材料二:从2011年7月下旬开始,泰国连降暴雨引发洪水,中部地区受灾尤其严重,流经首都曼谷市内的湄南河出现三百年来最高水位,曼谷20%的城区被淹。
(1)图中①、②两地同为热带季风气候,但气温和降水有明显差异。比较①、②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分析②地降水季节分配的成因。(5分)
(2) 分析泰国曼谷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3)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海南岛的水文特征。(4分)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分析广西在自由贸易区中的区位优势。(4分)
28.(19分)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四大湖,总水量1 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之后,咸海周边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总水量减少了近90%。2014年9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
(1)分季节说出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主要补给形式。(4分)
(2)分析1960年以来咸海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6分)
(3)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4分)
(4)有人提议用开采地下水替代引河水灌溉棉田,以解决“咸海”消失这一生态问题。你是否赞同?并说出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