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MB
- 2021-04-20 发布
专题四 交换与消费
因素
关系
措施
经济发展水平
(
根本因素
)
生产决定消费
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居民收入
(
直接因素
)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当前可支配收入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完善分配制度;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
居民收入
(
直接因素
)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未来收入预期
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收入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物价变动
(
重要因素
)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引起消费量的变化
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宏观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居民消费需求
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消费观念
(
主观因素
)
影响消费水平和习惯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其他
因素
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务水平等
企业要诚信经营,促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
划分依据
类型
特点
交易方式
贷款消费
“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
,预支未来收入
租赁消费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让渡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全面发展,丰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享受资料消费
原则
基本要求
误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超出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过于紧缩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
消费时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对立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
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
热点点击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
2019
年
5
月
23
日,中国社科院发布
《
房地产蓝皮书
》
,就当下房地产市场诸多热点进行分析与探讨。社科院预测
2019
年房价涨幅为
7.6%
,部分重点城市涨幅或超预期。
随着这几年中央调控的深入,社会应逐渐形成共识:过高房价会造成多方面的副作用。房价过高,购房成本持续抬升,造成居民支出结构中房贷成
“
大头
”
。截至
2018
年末,我国家庭债务总规模已达
43
万亿
(
其中个人购房贷款余额为
25.75
万亿,占
60%)
,约占可支配收入的
90%
,家庭债务产生持续性的还贷支出,必然会影响到居民其他领域的当前消费支持,对于收入不高的居民而言,甚至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些年来的发展态势,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房地产要回归
“
房住不炒
”
本质,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举措,多方面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期国内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反弹迹象,住建部日前发布了预警提示,各地银保监局在
4
月以来
(4
月
1
日~
5
月
20
日
)
,仅
50
天时间,对各类房地产市场违规现象开具
32
张罚单,金额超千万。
警惕房价反弹对居民消费的
“
挤出效应
”
,毕竟这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保障、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房地产市场改革等重大问题
信息提取
理论对接
信息
①
:过高房价会造成多方面的副作用
理论
①
:市场调节具有
自发性
的弊端
信息
②
:
房价过高,购房成本持续抬升,造成居民支出结构中房贷成
“
大头
”
,必然会影响到居民其他领域的当前消费支出,对于收入不高的居民而言,甚至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理论
②
:价格变动影响居民消费
信息
③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房地产要回归
“
房住不炒
”
本质,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举措,多方面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取得了明显成效
理论
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
科学的宏观调控
信息
④
:各地银保监局对各类房地产市场违规现象开具
32
张罚单,金额超千万
理论
④
: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考查知识
经济知识
国家政策
国家推进全民健身战略
能力素养
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支持国家经济政策
第一步:审读设问信息,定答题方向
知识限定:经济知识;问题角度:原因类;问题指向: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原因
第三步:运用原理分析阐释,术语加材料
①
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
②
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
③
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
④
全民健身战略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