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1-04-20 发布
第五章 第 3 节 第 1 课时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省十堰市高一)下图甲、乙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套实验装置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A.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B.若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两组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会由蓝变绿再
变黄
C.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
D.上述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属于对比实验
[解析]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
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A 错误;甲(有氧呼吸)、乙(无氧呼吸)两组装置均可以产
生 CO2,故若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来检测,两组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会由蓝变绿
再变黄,B 正确;装置甲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乙中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
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多,因此装置甲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比装置乙高,C 正确;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
验对象的关系。根据概念可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属于对比实验,由于甲乙两组都未
知实验结果,因此都为实验组,D 正确。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点的是( C )
A.所产能量大多数都以热能形式散失
B.都伴随有[H]的产生和消耗
C.都伴随有水的生成
D.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解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所产能量大多数都以热能形式散失,A 不符合题意,动物细
胞内产生[H]的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消耗[H]的过程为有氧
呼吸的第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B 不符合题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会有水生成,而无
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水,C 符合题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都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都需
要多种酶参与,D 不符合题意。
3.(2019·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与无氧呼吸相比,苹果的果皮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
吸特有的终产物是( D )
A.丙酮酸 B.酒精
C.CO2 D.H2O
[解析] 丙酮酸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有的中间产物,A 错误;无氧呼吸的产物可能是
酒精,但有氧呼吸一定不产生酒精,B 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也可
能产生二氧化碳,C 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产生水,无氧呼吸过程一定不产生水,D 正确。
4.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C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酒精+CO2
C.ADP+Pi+能量→ATP D.H2O→[H]+O2
[解析] 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能量并合成 ATP。
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合成 ATP。
5.如图表示细胞内物质转化的部分过程,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的[H]主要在线粒体内产生
B.图中物质①是 O2
C.用 18O 标记葡萄糖,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会释放热能
[解析] 有氧呼吸中[H]主要是在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图中物质①是 H2O,参与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物 H2O 中的氧来自氧气,葡萄糖中的 18O 最终进入 CO2 中;图示过程
会释放热能。
二、非选择题
6.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请据图回答:
(1)图中 A 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
(2)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②,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①③过程。
(4)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 3。
[解析] (1)根据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判断,A 是丙酮酸,其产生的部位是细胞质
基质。
(2)图中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②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
段,其中第三阶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完成,③和④表示无氧呼吸过程,其中能够在人体细胞
进行的是①②④。
(3)苹果贮藏久了,内部果肉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即图中①③过程。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
6CO2+12H2O+大量能量,无氧呼吸
的反应式:C6H12O6――→酶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