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1-04-20 发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 儒、道、墨、法
B. 墨、儒、法、道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2.“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A.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B.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 D.司马迁撰《史记》
4.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6.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倾向积极涉世,干预国家政治;有的倾向消极避世,内省修身。下列人物中,倾向积极涉世,干预政治的有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韩非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到亚洲各国发展这一问题时,引用了汉代桓宽《盐铁论》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句话,这一言论体现了先秦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董仲舒
8.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 B.独尊儒术 C.颁布推恩令 D.兴办太学
9.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
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
10.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
A.“存天理,灭人欲” 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11.理学家朱赢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赢的这一做法( )
A.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12.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A.痛恨孔孟学说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
13.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特别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汉代儒学 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4.古代希腊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体形,穿戴和人相同,希腊人和诸神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这体现古希腊( )
A.否定宗教信仰 B.忽视道德作用 C.崇尚人文精神 D.重视人民主权
15.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16.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17.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
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18.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19.法国前总统希拉里说:“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 )
A. 启蒙运动是在中国的影响下产生的
B. 启蒙思想家汲取中国的思想为其服务
C. 中国的政治、思想引发了法国大革命
D. 启蒙思想家完全赞同中国的思想主张
20.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1.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
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22.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
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 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 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23.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24.法国作家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可得出雨果( )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
B.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认为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25.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二、材料解析题(26题18分,27题18分,28题14分,共50分)
26.(18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9分)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
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4分)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5分)
27.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指出这一观点在当时所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
(3)据材料三、四,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与材料二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相比,有何新发展。(8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主义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
28.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1)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根本影响。(4分)
(2)概述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6分)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4分)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C
D
B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C
A
C
B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C
D
B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18分)
命题立意
(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布鲁诺和李贽的比较
(3)李贽思想没有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背景
解析
本题考查了李贽的思想及中西思想的比较。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第(2)问要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第(3)问要求熟悉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答案】(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6分)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3分)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4分)
(3)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5分)
27(18分)答案 (1)核心观点:美德即知识。
影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丰富和发展了古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4分)
(2)观点:人生而平等。
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4分)
(3)含义: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6分)
新发展:从提倡人性到倡导理性,从批判基督教神权统治到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2分)
(4)内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2分)
28.(14分)答案:(1)(4分)
史实:铁器使用,牛耕出现。 (2分)
影响: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生产方式的出现;社会转型。(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2分)
(2) (6分)
火药帮助了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
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每点2分,共6分)
(4) (4分)
差异:中国的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但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基础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