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1.39 KB
- 2021-04-20 发布
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3. 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选择题部分,计5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0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给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A. m、N、kg B. kg、m/s2、s C. m、kg、s D. m/s2、kg、N
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C.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
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 )
A mgcosθ B mgtgθ C mg/cosθ D mg
4.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中可使小球平衡的是( )
A.2N 3N 6N B.1N 4N 6N
C.35N 15N 25N D.5N 15N 25N
5.某人站在一静止的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台秤的惯性,则台秤的示数
- 13 -
( )
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6.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水平F=120N的拉力拖着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0.1 B.0.02 C.0.2 D.0.22
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 )
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
B.所受合力增加
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
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
8.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
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
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aP = aQ = g
B.aP =2 g,aQ = g
C.aP = g,aQ =2 g
D.aP = 2g,aQ = 0
9.两物体A、B的质量关系是mA>mB,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运动中它们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 )
A.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同时到达地面
B.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A先到达地面
C.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同时到达地面
D.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A先到达地面
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
- 13 -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g=10m/s2)( )
A.力F的最小值为60N
B.力F的最大值为60N
C.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小时,力F的值一定为60N
D.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大时,力F的值一定为100N
11.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
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12.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左
右
A.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长
D.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3.带有光滑竖直杆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面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面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面,则有( )
A.小球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B.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减小
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14.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
- 13 -
=2kg,A、B间动摩擦因数μ=0.2,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水平向右拉细线,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述中正确的是(g=10m/s2) ( )
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
B.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
C.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
D.只要绳子未被拉断,A相对B始终静止
第II卷(共44分)
二、实验题(每题2分,共16分)
15.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越大越好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两次用弹簧秤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拉伸相同长度,且拉力要适当大些
16.如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 13 -
(1)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______________.
(3)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改变砂桶的重力,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砂桶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4)有关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砂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砂桶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此实验只需平衡一次摩擦力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电源再释放小车
(5)图丙为研究“在外力一定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
三.计算题(3个小题,共2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8分)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形框架两侧竖直杆光滑固定,上面水平横杆中点固定一定滑轮,两侧杆上套着的两滑块用轻绳绕过定滑轮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此时连接滑块A的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连接滑块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已知A的质量为m,求:
(1)绳上的拉力大小;
(2)滑块B的质量。
- 13 -
θ
F
图(c)
图(a)
力传感器
图(b)
4
3.12
F/N
Ff /N
0
2
1
4 8 12
18.(9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a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 随拉力F的变化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0.78kg.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以a=2.0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拉力大小应为多大?
19.(11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 sin37°=0.60,cos37°=0.80.g取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拉力F的大小。
(2)t=6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 13 -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2019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姓 名
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区(居中)
缺考
违纪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公整,笔记清楚。
3.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液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其中1-10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给分。)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主观题(共44分)
- 13 -
二、(共16分. )
15. , , 。
16.
(1) .
(2) .
(3) .
(4) .
(5) .
17.(8分)
- 13 -
θ
F
图(c)
图(a)
力传感器
图(b)
4
3.12
F/N
Ff /N
0
2
1
4 8 12
18.(9分)
19.(11分)
- 13 -
- 13 -
答案: 选择题CABAA CDDDC DB
填空题:13) y= 14) (-2,4) 15)36 16) (2) (3)
17.解(1)4 (2).X=2 18. (1)90 (2)138
19
20.(1)略 (2)
- 13 -
21.
(2)由消去y,得(x﹣2)2+(﹣2x+b﹣1)2=4.
整理得5x2﹣4bx+(b﹣1)2=0.(★)
由△=(﹣4b)2﹣4×5(b﹣1)2>0,得b2﹣10b+5<0(※)
设A(x1,y1),B(x2,y2),则x1+x2=,x1x2=
因为以AB为直径的圆过原点O,可知OA,OB的斜率都存在,
且kOA•kOB==﹣1
整理得x1x2+y1y2=0,即x1x2+(﹣2x1+b)(﹣2x2+b)=0.
化简得5x1x2﹣2b(x1+x2)+b2=0,即(b﹣1)2﹣2b•+b2=0.
整理得2b2﹣10b+5=0.解得b=.
当b=时,2b2﹣10b+5=0,b2﹣10b+5=﹣b2.③
由③,得b≠0 从而b2﹣10b+5=﹣b2<0
可见,b=时满足不等式(※).b=均符合要求.111]
22.解:(1)∵f(1)=1,
∴log4(a+5)=1,因此a+5=4,a=-1, ………………2分
这时f(x)=log4(-x2+2x+3).
- 13 -
由-x2+2x+3>0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