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00 KB
- 2021-04-20 发布
第4节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一、复合场与组合场
1.复合场:电场、磁场、重力场共存,或其中某两场共存.
2.组合场:电场与磁场各位于一定的区域内,并不重叠或在同一区域,电场、磁场交替出现.
二、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类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当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3.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当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拋物线.
4.分阶段运动
带电粒子可能依次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复合场区域,其运动情况随区域发生变化,其运动过程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
[自我诊断]
1.判断正误
(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一定要考虑重力.(×)
(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3)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4)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一定不受洛伦兹力作用.(√)
(5)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圆周运动时,一定是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6)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涉及功能关系时,洛伦兹力可能做功.(×)
2.(多选)如图所示,两虚线之间的空间内存在着正交或平行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电荷量为+q、质量为m)从电、磁复合场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那么,带电小球可能沿直线通过电、磁复合场的是( )
解析:选CD.A图中小球受重力、向左的电场力、向右的洛伦兹力,下降过程中速度一定变大,故洛伦兹力一定增大,不可能一直与电场力平衡,故合力不可能一直向下,故一定做曲线运动,故A错误.B图中小球受重力、向上的电场力、垂直纸面向外的洛伦兹力,合力与速度方向一定不共线,故一定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C图中小球受重力、向左上方的电场力、水平向右的洛伦兹力,若三力平衡,则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图中小球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电场力,合力一定与速度共线,故小球一定做直线运动,故D正确.
3.(多选)在空间某一区域里,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且两者正交.有两个带电油滴,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右图所示,则两油滴一定相同的是( )
A.带电性质 B.运动周期
C.运动半径 D.运动速率
解析:选AB.油滴受重力、电场力、洛伦兹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受力特点及运动特点知,得mg=qE,结合电场方向知油滴一定带负电且两油滴比荷=相等.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周期T=,所以两油滴周期相等,故选A、B.由
r=知,速度v越大,半径则越大,故不选C、D.
4.(2017·湖北襄阳调研)如图所示,两导体板水平放置,两板间电势差为U,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v0沿平行于两板的方向从两板正中间射入,穿过两板后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边界线竖直的匀强磁场,则粒子射入磁场和射出磁场的M、N两点间的距离d随着U和v0的变化情况为( )
A.d随v0增大而增大,d与U无关
B.d随v0增大而增大,d随U增大而增大
C.d随U增大而增大,d与v0无关
D.d随v0增大而增大,d随U增大而减小
解析:选A.设粒子从M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该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故有v=.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而MN之间的距离为d=2rcos θ.联立解得d=2,故选项A正确.
考点一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1.是否考虑粒子重力的三种情况
(1)对于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离子等,因为其重力一般情况下与电场力或磁场力相比太小,可以忽略;而对于一些宏观物体,如带电小球、液滴、金属块等一般应当考虑其重力.
(2)在题目中有明确说明是否要考虑重力的,这种情况比较正规,也比较简单.
(3)不能直接判断是否要考虑重力的,在进行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时,要由分析结果确定是否要考虑重力.
2.“电偏转”与“磁偏转”的比较
垂直电场线进入匀强电场(不计重力)
垂直磁感线进入匀强磁场(不计重力)
受力情况
电场力FE=qE,其大小、方向不变,与速度v无关,FE是恒力
洛伦兹力FB=qvB,其大小不变,方向随v而改变,FB是变力
轨迹
抛物线
圆或圆的一部分
运动轨迹
求解方法
利用类似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
vx=v0,x=v0t
vy=·t,
y=··t2
偏转角φ:
tan φ==
半径:r=
周期:T=
偏移距离y和偏转角φ要结合圆的几何关系利用圆周运动规律讨论求解
运动时间
t=
t=T=
动能
变化
不变
考向1:先电场后磁场
对于粒子从电场进入磁场的运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先在电场中做加速直线运动,然后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如图甲、乙所示)
在电场中利用动能定理或运动学公式求粒子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2)先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然后进入磁场做圆周运动.(如图丙、丁所示)
在电场中利用平抛运动知识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典例1] (多选)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 )
A.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
C.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解析 两离子质量相等,所带电荷量之比为1∶3,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ma,则加速度之比为1∶3,A错误.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由动能定理得qU=Ek=mv2,在磁场中仅受洛伦兹力作用,洛伦兹力永不做功,动能之比为1∶3,D正确.由磁场中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知qvB=m,得r=
= ,半径之比为∶1,B正确.设磁场区域的宽度为d,则有sin θ=∝,即=,故θ′=60°=2θ,可知C正确.
答案 BCD
[典例2] 如图所示,坐标平面第Ⅰ象限内存在大小为E=4×105 N/C、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在第Ⅱ象限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与电荷量之比为=4×10-10 kg/C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A点以初速度v0=2×107 m/s垂直x轴射入电场,OA=0.2 m,不计重力.求:
(1)粒子经过y轴时的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
(2)若要求粒子不能进入第Ⅲ象限,求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不考虑粒子第二次进入电场后的运动情况).
解析 (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粒子经过y轴时的位置与原点O的距离为y,沿电场方向:qE=ma
sOA=at2
垂直电场方向:y=v0t
联立解得
a=1.0×1015 m/s2;t=2.0×10-8 s;y=0.4 m
(2)粒子经过y轴时在电场方向的分速度为:
vx=at=2×107 m/s
粒子经过y轴时的速度大小为:
v==2×107 m/s
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θ=arctan=45°
要使粒子不进入第Ⅲ象限,如图所示,此时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
R+R≤y
在磁场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
联立解得B≥(2+2)×10-2T
答案 (1)0.4 m (2)B≥(2+2)×10-2T
考向2:先磁场后电场
对于粒子从磁场进入电场的运动,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1)进入电场时粒子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或相反.
(2)进入电场时粒子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如图甲、乙所示)
[典例3] 如图,在x轴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在x轴下方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方向与xOy平面平行,且与x轴成45°夹角.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0从y轴上P点沿y轴正方向射出,一段时间后进入电场,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又经过一段时间T0,磁场方向变为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不变,不计重力.
(1)求粒子从P点出发至第一次到达x轴时所需的时间;
(2)若要使粒子能够回到P点,求电场强度的最大值.
解析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设运动半径为R,运动周期为T,根据洛伦兹力公式及圆周运动规律有,
qv0B=①
T=②
依题意,粒子第一次到达x轴时,运动转过的角度为π,所需时间t1=T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
t1=④
(2)粒子进入电场后,先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0,然后沿原路返回做匀加速运动,到达x轴时速度大小仍为v0.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2,加速度大小为a,电场强度大小为E,有
qE=ma⑤
v0=at2⑥
联立⑤⑥式得
t2=⑦
根据题意,要使粒子能够回到P点,必须满足
t2≥T0⑧
联立⑦⑧式得,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
E=⑨
答案 (1) (2)
[典例4]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在D处沿图示方向以一定的速度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结果离子正好从距A点为d的小孔C沿垂直于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此电场方向与AC平行且向上,最后离子打在G处,而G处距A点2d(AG⊥
AC).不计离子重力,离子运动轨迹在纸面内.求:
(1)此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
(2)离子从D处运动到G处所需时间;
(3)离子到达G处时的动能.
解析 (1)正离子轨迹如图所示.圆周运动半径r满足:d=r+rcos 60°,解得r=d.
(2)设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为v0,则有qv0B=m,T==.
由图知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时间为
t1=T=.
离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从C到G的时间为
t2==.
离子从D处运动到G处的总时间为
t=t1+t2=.
(3)设电场强度为E,则有qE=ma,d=at.
根据动能定理得qEd=EkG-mv,
解得EkG=.
答案 (1)d (2) (3)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的分析方法
考点二 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
1.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无约束情况下的运动情况分类
(1)磁场力、重力并存
①若重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重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由此可求解问题.
(2)电场力、磁场力并存(不计重力的微观粒子)
①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则带电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不平衡,则带电体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
(3)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并存
①若三力平衡,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重力与电场力平衡,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若合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因洛伦兹力不做功,可用能量守恒或动能定理求解问题.
2.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有约束情况下的运动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受轻杆、轻绳、圆环、轨道等约束的情况下,常见的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此时解题要通过受力分析明确变力、恒力做功情况,并注意洛伦兹力不做功的特点,运用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结果.
1. (多选)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E
和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在竖直平面内从a点沿ab、ac方向抛出两带电小球,不考虑两带电小球间的相互作用,两小球所带电荷量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ab、ac方向抛出的带电小球都可能做直线运动
B.若沿ab运动小球做直线运动,则该小球带正电,且一定是匀速运动
C.若沿ac运动小球做直线运动,则该小球带负电,可能做匀加速运动
D.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解析:选AB.沿ab抛出的带电小球受重力、电场力、洛伦兹力,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只有带正电,受力才能平衡,而沿ac方向抛出的带电小球,由上分析可知,小球带负电时,受力才能平衡,因速度影响洛伦兹力大小,所以若做直线运动,则必然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正确,C错误;在运动过程中,因电场力做功,导致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2.(2017·安徽淮北模拟)如图,空间区域Ⅰ、Ⅱ有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MN、PQ为理想边界,Ⅰ区域高度为d,Ⅱ区域的范围足够大.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Ⅰ、Ⅱ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分别垂直纸面向里和向外.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磁场上方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进入场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试判断小球的电性并求出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带电小球能进入区域Ⅱ,则h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带电小球运动一定时间后恰能回到O点,求它释放时距MN的高度h.
解析:
(1)带电小球进入复合场后,恰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即所受合力为洛伦兹力,则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重力竖直向下,电场力竖直向上,即小球带正电.则有qE=mg,解得E=.
(2)假设下落高度为h0时,带电小球在Ⅰ区域做圆周运动的圆弧与PQ相切时,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知,小球的轨道半径R=d,
带电小球在进入磁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mgh0=mv2,
带电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vB=m,
解得h0=,
则当h>h0时,即h>时带电小球能进入区域Ⅱ.
(3)如图乙所示,因为带电小球在Ⅰ、Ⅱ两个区域运动过程中q、v、B、m的大小不变,故三段圆周运动的半径相同,以三个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R,内角为60°,由几何关系知R=,
联立解得h=.
答案:(1)正电 (2)h> (3)
相关文档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场2021-04-14 01:51:4419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0:55:5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