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0 KB
- 2021-04-20 发布
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座位:
普集高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一 年级第 2 次月考
( 历史 )试题(卷)
第一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代 D.宋代
2.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已》记载:“使五尺竖子引其棬,(牛鼻环),而牛恣(听任)所以之。顺也。”这证明( )
A.牛被牵引从事劳动 B.牛被用作祭祀
C.牛的饲养水平有所提高 D.牛与人的和谐
3.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
A.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4.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5.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6.下列各项叙述符合汉朝商业经济发展状况的是( )
①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已经存在
②“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③“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④城市中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黄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8.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有( )
①以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
②歧视商人
③对私营工商业征收重税
④重要商品实行专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9.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力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抑商政策的松动
10.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
100
153
A.2 B.31 C.73 D.193
11.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5个 D.0.55个
12.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上表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14.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了《西南和西北工业建设计划》,提出以四川、云南、贵州和湘西为主要地域,开发新的工业基地。1936年,大后方有大小工厂427家,新设68家,1938年新设218家,1940年新设575家,1941年新设862家。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内迁 D.战时需求的刺激
15.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16.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而在农民中,富农和富裕中农也常被排除在“人民”之外。造成“人民”范围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1953年工业化的开展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的开展
17.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18.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1984年12月发行)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是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21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腾讯网发起了“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历史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一五”计划( )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②有力地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 )
A.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
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23.“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的现象最早在我国出现应当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中华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时
24.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科技革命带来了新发明、新创造,丰富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26.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要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商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27.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8.1674年“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更名为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下面漫画(图1、图2)反映了更名后两个国家关系,这两国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荷兰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美国与法国
29.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
30.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财富资源的猎取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10分)
32.(20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人类的活动和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为科学,它关心的主要不是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而是推出新产品。它的效果更为迅速、成果更为巨大,因而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也更具革命性。煤和铁的时代已经被铜和电、石油和化学的时代所取代。而大量的人口都被城市所吸收,大都市大量出现,而且是全球性的。由此开始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摘编自尹海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的途径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棉纺织业和动力方面注重“增加和改进现有产品”的事例各一例。用一句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更具革命性”的表现。(4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8分)
普集高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 一 年级第 2 次月考
历史答案
1-----5 BABCB 6----10 ABAAD
11---15 CCACB 16---20 CABCC
21---25 CBCAC 26---30 BDBBC
31
(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世界市场的推动∕海外贸易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每点2分,任意答对5点给10分)
(2)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
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
促进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
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任意答五点给10 分)
33、【答案】(1)途径:(每点2分)
野蛮的掠夺∕血腥的屠戮∕不平等贸易∕罪恶的奴隶贸易∕殖民战争。
(2)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手摇纺纱机(1分)
∕阿克莱特发明水利纺纱机(1分)
∕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分)
∕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1分)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1分)
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分)
(3)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联结通道。(2分)
新航路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使世界粗具规模(雏形形成)。(2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