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2021-04-20 发布
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命题“,”的否定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可得出正确选项.
【详解】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可知,命题“,”的否定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特称命题的否定,着重考查对特称命题概念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或 B. 或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由得,即,
解得或,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熟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3.在等差数列中,,,则公差()
A. -1 B. 0 C. 1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全部用 表示,联立方程组,解出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计算,属于基础题。
4.已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则的周长为( )
A. 16 B. 8 C. 25 D. 32
【答案】A
【解析】
因为椭圆的方程我,所以 ,由题意的定义可得的周长,故选A.
5.已知数列的前4项为:,,,,则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前四项的特点即可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观察数列的前4项,可知分母为,分子是奇数,为,
同时符号是正负相间,为,
所以.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根据条件观察数列项和项数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是的函数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各选项函数的最值,但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的成立.
【详解】对于A选项中的函数,当时,,则函数没有最小值;
对于B选项中的函数,,,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但,等号不成立,则;
对于C选项中的函数,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则该函数的最小值为;
对于D选项中的函数,由基本不等式得
,当且仅当时,即当时,等号成立,该函数的最小值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三个条件的成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7.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讨论两种情况,时合题意,当时,利用判别式小于零且可得结果.
【详解】当时,不等式即,恒成立.
当时,由题意可得,且,解得.
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
【点睛】解答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方法:(1)若实数集上恒成立,考虑二次项系数的符号以及判别式小于零即可;(2)若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则考虑运用“分离参数法”转化为求最值问题.
8.已知在等比数列中,公比是整数,,则此数列的前项和为()
A. 514 B. 513 C. 512 D. 51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条件计算出首项和公比的值,然后利用前项和公式计算前项和.
【详解】因为,所以且是整数,解得:;
所以,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以及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难度较易.使用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时,注意公比.
9.直线经过椭圆的一个短轴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设椭圆方程为:,直线经过椭圆的短轴顶点和一个焦点,
由对称性,不妨设直线,
椭圆中心到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所以,解得,即离心率为.
故选A.
10.数列满足,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得到,(),与条件两式作差,得到,(),再验证满足,得到,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数列满足,
,()
则,则,(),
又满足,所以,
因此.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部分项的乘积,熟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二、填空题
11.椭圆的一个焦点是,那么实数的值为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变形为
考点:椭圆方程及性质
12.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当时,取最大值.
【答案】13
【解析】
【分析】
题中等差数列前项和是的二次函数,由二次函数性质可得最值.
【详解】∵,∴公差,当时,取得最大值.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和性质.由于,当时,它是的二次函数,因此由二次函数性质可得最值.
13.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是
的真子集,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是真子集,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要不充分条件,属于基础题.
14.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
【答案】31
【解析】
【分析】
由题中条件,根据并项求和的方法,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
所以
.
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熟记并项求和的方法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15.已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题得,所以,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正数,满足,则,
则
,
当且仅当时,即,时取等号,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等式下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了变形的能力,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6.数列满足,(),则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通过计算出等的值可以发现数列是一个三个一循环的循环数列,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的值。
【详解】
由以上可知,数列是一个循环数列,每三个一循环,
所以
【点睛】在计算数列中的某一项的时候,可以先通过观察发现数列的规律,在进行计算。
三、解答题
17.已知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利用和表示出和,解方程组求得和;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得结果;(2)由(1)可得通项公式,采用裂项相消法求得结果.
【详解】(1)设等差数列公差为
,即:…①
又成等比数列
,整理可得:…②
由①②得:
(2)由(1)得: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解、裂项相消法求解数列的前项和的问题;关键是能够将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准确裂项,从而前后相消得到结果,属于常考题型.
18.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长轴长为,且点在椭圆上.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点P在椭圆上,∠F2PF1=60°,求△PF1F2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求得a,设出椭圆方程,代入已知的坐标求得b,则椭圆方程可求;
(2)由(1)求得c及2a,在△F2PF1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然后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F2PF1的面积.
【详解】(1) 因为的焦点在轴上且长轴为,
故可设椭圆的方程为(),
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 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由(1)知,
在△F2PF1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即
,则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考查了焦点三角形中椭圆定义及余弦定理的应用,是中档题.
19.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某幢建筑物要建造可使用年的隔热层,每厘米厚的隔热层建造成本为万元.该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单位:厘米)满足关系:.若不建隔热层,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为万元.设为隔热层建造费用与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
(1)求的值及的表达式;
(2)隔热层修建多厚时,总费用最小,并求其最小值.
【答案】(1),(2)当隔热层修建厘米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且最小为万元.
【解析】
【分析】
(1)由建筑物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C(单位:万元)与隔热层厚度x(单位:cm)满足关系:C(x),若不建隔热层,每年能源消耗费用为万元.我们可得C(0)=,得k=36,进而得到.建造费用为C1(x)=4x,则根据隔热层建造费用与16年的能源消耗费用之和为f(x),我们不难得到f(x)的表达式.
(2)由(1)中所求的f(x)的表达式,研究函数f(x)的单调性,然后根据函数单调性易求出总费用f(x)的最小值.
【详解】(1)由题意知:,代入中得,因此
,即
(2)由
令,则,考察函数在的单调性知:当时为减函数,当时为增函数,
此时
即当隔热层修建厘米厚时,总费用达到最小,且最小为万元.
【点睛】函数的实际应用题,我们要经过析题→建模→解模→还原四个过程,在建模时要注意实际情况对自变量x取值范围的限制,解模时也要实际问题实际考虑.将实际的最大(小)化问题,利用函数模型,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大(小)是最优化问题中,最常见的思路之一.
20.设函数,
(1)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求实数的值;
(2)求不等式的解集;
(3)若对于,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2)见解析;(3)
【解析】
【分析】
(1)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得到是方程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即可求出结果;
(2)先将不等式化为,分别讨论,,三种情况,即可得出结果;
(3)先由题意得到对于恒成立,由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因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所以是方程的两个根,
因此;
(2),,.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原不等式为,该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3)由题意,当时,恒成立,
即时,恒成立
由基本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
因此,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不等式解集求参数,分类讨论法解含参数的不等式,以及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问题,熟记三个二次之间关系,熟记基本不等式,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21.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为数列位的前项和,求;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自然数,使得对一切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干可推导得到,进而得到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到结果;(2
)由错位相减的方法得到结果;(3)根据第二问得到:,数列单调递增,由数列的单调性得到数列范围.
【详解】(1)由,令,则,
又,所以.
当时,由可得,
,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于是.
(2)
∴
∴
从而
(3)由(2)知,
∴数列单调递增,
∴,
又,∴
要恒成立,则,
解得,又,
故.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及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数列通项的求法中有常见的已知和的关系,求表达式,一般是写出做差得通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检验n=1时通项公式是否适用;数列求和常用法有:错位相减,裂项求和,分组求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