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0 KB
- 2021-04-20 发布
邵东三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的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到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B.物体所受重力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
D.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在风景旖旎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现有一喷泉喷出的水柱高达h,已知水的密度为ρ,喷泉出口的面积为S,则空中水的总质量为( )
A.ρhS B.2ρhS C.3ρhS D.4ρhS
F
m
图1
θ
M
3.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斜壁,其斜面倾角为θ,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其光滑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推斜劈,恰使物体m与斜劈间无相对滑动,则斜劈对物块m的弹力大小为( )
①mgcosθ ②mg/cosθ
③ ④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单位:㎝
40
10
90
0
图2
A
B
D
C
4.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2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
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 )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隔时间1.212s
C.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14s D.间歇发光,间隔时间0.2s
图3
O
A/
B/
C/
5.如图5所示,从某点O先后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vA、vB、vC水平 抛出三个小球A、B、C,三个物体分别落在同一斜面上的A/、B/、C/三点,则关于三个小球的初速度vA、vB、vC及三个小球在空中平抛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大小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vA﹥vB﹥vC tA﹥tB﹥tC B. vA﹤vB﹤vC tA﹤tB﹤tC
C. vA﹥vB﹥vC tA﹤tB﹤tC D. vA﹤vB﹤vC tA﹥tB﹥tC
F
A
B
α
图4
C
6.如图4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物块ABC,AB边靠在竖直墙面上,F是垂直于斜面BC的推力,这时物块静止不动。假设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将力F增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所受合力增大
B.物块所受摩擦力增大
C.物块仍将静止不动
D.物块将向下滑动
a
图5
F
7.如图5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它被一根水平方 向 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 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D.小车以1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O
图6
B
A
8.如图6所示,长为2L的轻杆,两端各固定一小球,A球质量为m1,B球质量为m2,过杆的中点O有一水平光滑固定轴,杆可绕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转动到竖直位置且A球在上端,B球在下端时杆的角速度为ω,此时杆对转轴的作用力为零,则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1:1 B.(Lω2+2g): (Lω2-2g)
C. (Lω2-g): (Lω2+g) D.(Lω2+g): (Lω2-g)
图7
地月转移轨道
停泊轨道
地面发射轨道
工作轨道
9.2020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7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卫星( )
A.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
B.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C.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从停泊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卫星必须加速
图8
B
C
A
10.如图8所示,小车由光滑的弧形段AB和粗糙的水平段BC组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小车固定时,从A点由静止滑下的物体到C点恰好停止。如果小车不固定,物体仍从A点静止滑下,则( )
A.还是滑到C点停住
B.滑到BC间停住
C.会冲出C点落到车外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实验题。(20分,每空4分)
11.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如左下图 9所示的实验:
(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斜滑轨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它们的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面吻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vo
vo
图 9
2
1
(2)在教材“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 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按教材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整________,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B.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位置无初速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的位置.
C.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
D.测出曲线上某点的位置坐标x 、y ,用 v = __________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 。
三、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解答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v0
m
A
B
图12
12.(12分)一颗子弹,质量为m,以初速度v0
向右先后击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靠在一起的A、B两完全相同物体,如图12所示,A、B质量均为M,子弹在A、B中所受阻力恒为f,在A内穿行时间为t1,在B内穿行时间为t2,求子弹在A内穿行期间A、B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B的最终速度。
13.(12分)如图13所示,倾角θ=30°,高为h的三角形木块B,静止放在一水平面上,另一滑块A,以初速度v0从B的底端开始沿斜面上滑,若B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2倍,当忽略一切摩擦的影响时,要使A能够滑过木块B的顶端,求v0应满足的条件?
B
θ
h
V0
A
图13馆1
14.(12分)2020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载人飞船上天的国家。“神舟”五号飞船是由长征—2F运载火箭将其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14所示。已知近地点A距地面高度为h,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A
B
地球
图14
⑴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为多少?
⑵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的速度为多少?
15.(14分)如图5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7.5m,质量为M=1kg的木块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最左端,水平桌面与A等高且十分接近,传送带以v1=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一颗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v0=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向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m/s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2)木块在传达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产生的热能是多少?
M
A
m
v0
B
邵东三中2020年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答题卷
座号
一、 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非选择题(70分)
11.(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
13.(12分)
14.(12分)
15.(14分)
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九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1.D 2.D 3.D 4.C 5.C 6.BC 7.AC 8.D 9.AD 10.A
11.(1)球1将在水平轨道上击中球2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A.斜槽末端切线水平(a)B.斜槽上同一 D. v =
12.解:(1)研究子弹在A内穿行过程,以A、B为整体,
由动量定理得:ft1=2Mv1-0 ①
再以B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FNt1=Mv1 ②
由①②得FN=f/2
(2)以B为对象,研究子弹在B内穿行过程中,应用动量定理得:
ft2=Mv2-Mv1 ③
由①③得:v2=ft1/(2M)+ft2/M=(ft1+2ft2)/2M
13.解: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v0cosθ=(m+M)v′ ①
根据动能定理有: ②
又由: M=2m ③
联立①②③方程,并代入数据得:
所以当时,滑块A可以滑过斜面顶端
14.解 :⑴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则
飞船在A点受到地球的引力 ①
对地面上质量为m0的物体 ②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man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飞船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
⑵飞船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的周期 ④
设预定圆轨道半径为r,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⑤
而 ⑥
联立②④⑤⑥解得飞行速度
15.解:(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动量守恒mv0=mv+MV1 ①
解得:=5m/s ②
木块向右作减速运动加速度m/s2 ③
木块速度减小为零所用时间 ④
解得t1 =1s ⑤
所以木块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向右运动离A点最远时,速度为零,移动距离为
解得s1=2.5m. ⑥
(2)
所以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4颗子弹击中.
(3)第一颗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
13
12
Q1=
14
木块向右减速运动过程中板对传送带的位移为
15
产生的热量为Q2=
18
17
21
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Q=4Q1+Q2
解得Q=3517.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