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1-04-20 发布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
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 )
A.颁布时间很可能是 1905 年
B.表明清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说明清政府接受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D.为民间资本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
解析: 根据材料“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反映了政府鼓励民间设厂,反映了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政府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变化,故 A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政
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政府对张謇的“实业救国”的态度,
故 C 项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在 19 世纪末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得益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
厂的政策,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 19 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机械进口不到
30 万海关两,1894 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约 112 万海关两,1895 年到 1899 年,全国机械
进口值平均每年大约为 200 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解析: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
输出为主,排除 A 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
制,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这促进了中国从外国进口机械数量的增加,故 B 项正确;材
料未涉及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问题,排除 C 项;D 项说法绝对,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
体地位,排除。
答案: B
3.民国 9 年《民国日报》一篇社论:“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
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
多日货”。该社论( )
A.主张实业救国 B.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对外贸易 D.为官僚资本压榨工人辩护
解析: “……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想,
故 A 项正确;B 项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符合史实,但没有体现挽救民族危机,故 B 项
错误;由材料“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可知,并不反对对外贸易,故 C 项错误;官僚资本出
现于 20 世纪 30 年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1912 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发起趣旨》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
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表明( )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题干材料表明,民国建立激发了民族资本家创办实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
的发展,故选 D 项。
答案: D
5. (2019·扬州高一检测)下图是 1933—1936 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
增长表,推动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民族资本家利益驱动
D.官僚资本放松压迫
解析: 题干图片信息是 1933—1936 年民族工业中的轻工业发展呈增长态势。1927 年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故选 A 项。B、C 两项不是
主要原因,排除;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答案: A
6.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
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 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官僚资本彻底崩溃,材料涉及的是民国时期,故 A 项错误;从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可以看出民国政府实行的法币政
策,造成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故 B 项错误;民国政府的法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人
民生活困苦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C 项正确;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故 D 项错
误。
答案: C
7.政府放弃了关税自主权,致使美国企业在中国如同在其本土上一样,可以为所欲为。
……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这直接从资金、原料、动力等方面限制了民族工业的生产。再加上
通货膨胀、市场趋于混乱等因素,最终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极度的困境。上述现
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一战期间 B.国民政府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一战期间还没有产生官僚资本,官僚资本产生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故 A 项
错误;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没有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极
度困境的情况,故 B 项错误;抗日战争时间,美国企业没有在中国为所欲为,故 C 项错误;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独占中国,美国企业在中国为所欲为,为了内战,官僚资本膨胀,通货
膨胀,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
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
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
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
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 多 500 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 500 16.7 750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情况图。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 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 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 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1932—1934 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第五次大“围剿”。
1945 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 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此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所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从政治方面分析其对中国民主革命转型
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
析。第(2)问,实际上考查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作用,即促进无产
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第(3)问,根据材料,从内外两方
面概括即可。第(4)问,要结合民族工业的特点及发展情况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政治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经济原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
体。(6 分)
(2)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4 分)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
的影响;外国的侵略。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多重压迫,不能独立正常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 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评价检测四华东2021-04-20 01:55:516页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试题 期中检测卷 人2021-04-20 01:53:486页
-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跟踪2021-04-20 01:53:098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江苏专版综2021-04-20 01:53:014页
- 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届高三10月阶段2021-04-20 01:52:1324页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2021-04-20 01:45:4120页
- 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阶段2021-04-20 01:43:5318页
-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 力2021-04-20 01:42:0412页
- 高考英语二轮练习专题检测卷完形填2021-04-20 01:41:1419页
- 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2021-04-20 01:40:0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