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50 KB
- 2021-04-20 发布
物理试卷
考试时长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2.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
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 2.49 eV 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 3 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2 所发出的光波长
最短
B. 这群氢原子能发出 3 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1 所发出的光频率最小
C.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9.60 eV
D. 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11.11 eV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s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
位),则该质点( )
A.第 1 s 内的位移是 5 m B.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6 m/s
C.任意相邻的 1 s 内位移差都是 1 m D.任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s
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 O 点。现用水平
力 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
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FN 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 FT 的变化情况是
( )
A.FN 保持不变,FT 不断增大
B.FN 不断增大,FT 不断减小
C.FN 保持不变,FT 先增大后减小
D.FN 不断增大,FT 先减小后增大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根原长为 L 的轻质弹簧的一端与竖直轴 O 连接,另一端
与质量为 m 的小球连接,如图所示。当小球以 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速率为 v1 时,弹簧的长度为 1.5L;当它以 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
率为 v2 时,弹簧的长度为 2.0L,则 v1 与 v2 的比值为( )
A. 3∶ 2 B. 2∶ 3
C. 3∶2 2 D.2 2∶ 3
6.如图所示,两块粘连在一起的物块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现同时给它们施加方向如图所示的水平推力 Fa 和水平拉力 Fb,已知 Fa>Fb,则 a 对 b 的作
用力( )
A.必为推力
B.必为拉力
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
D.不可能为零
7.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收,当风轮旋转时,通
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
径为 r,每转动 n 圈带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 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
A.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 B.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
C.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 D.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
8.“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 200 km 的圆形轨道上
运行,运行周期为 127 分钟。已知引力常量 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
1.74×103 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
A.8.1×1010kg B.7.4×1013kg
C.5.4×1019kg D.7.4×1022k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一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摆球的回复力最大
B.t2 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小
C.t3 时刻摆球速度为零,摆球的回复力最小
D.t4 时刻摆球速度最大,悬线对它的拉力最大
10.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
面上。A 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 F 将 B 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
时,突然将力 F 撤去,此瞬间( )
A.A 球的加速度为
F
2m B.A 球的加速度为零
C.B 球的加速度为
F
2m D.B 球的加速度为
F
m
11.三个小物块分别从 3 条不同光滑轨道的上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已知轨道 1、轨道 2、轨道
Δt
4π
Δ
nr
t
8π
Δ
nr
t
4π
Δ
nr
t
8π
Δ
nr
t
3 的上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均为 4h0;它们的下端水平,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 、
、 ,如图所示。若沿轨道 1、2、3 下滑的小物块的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
水平距离分别记为 s1、s2、s3,则( )
A. B. C. D.
12.为了探测 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r1 的圆轨道上运
动,周期为 T1,总质量为 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 r2 的圆
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 m2,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 )
A. X 星球的质量为
B. 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C. 登陆舱在 与 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 登陆舱在半径为 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60 分。
13.(4 分)如图为“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实验装置图,弹簧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下端装有指针及挂钩,指针恰好指向一把竖直立起的毫米刻度尺。现在测得在挂钩上挂
上一定数量钩码时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如下表:
钩码数 n 0 1 2 3 4 5
刻度尺读数
xn(cm) 2.62 4.17 5.70 7.22 8.84 10.43
已知所有钩码的质量可认为相同且为 m0=50 g,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s2。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____ 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考虑到在没有挂钩码时弹簧自身有重量,测量的弹簧劲度系数 k 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
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
14.(8 分)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 a 与物体所受合力 F 及质量 m 的关系”实验。图
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电火花计时器,C 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
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 F 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
1 0h h=
2 02h h= 3 03h h=
1 2s s> 2 3s s> 1 3s s= 2 3s s=
2
1
3
1
24
GT
rM π=
2
1
1
24
T
rg X
π=
1r 2r
12
21
2
1
rm
rm
v
v =
2r 3
1
3
2
12 r
rTT =
加速度 a 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
花计时器打 B 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均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都在坐标
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象(如图丙所示) 。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
象。
(3)在“探究加速度a 与合力 F 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与合力 F
的 图 线 如 图 丁 所 示 , 该 图 线 不 通 过 坐 标 原 点 , 试 分 析 图 线 不 通 过 坐 标 原 点 的 原
因 。
15.(8 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 a=3 m/s2 的加速度开始行驶,
恰在这时一人骑自行车以 v0=6 m/s 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
大?
(2)当汽车与自行车距离最近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16.(10 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 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 A 以 v1
=6 m/s 的初速度沿斜
面上滑,同时在物体 A 的正上方,有一物体 B 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
果当 A 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 B 物体
击中。(A、B 均可看做质点,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求:
(1)物体 A 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 t;
(2)物体 B 抛出时的初速度 v2。
17.(14 分)某工厂生产流水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半径 R=1m 的水平圆盘边缘 E 点固定一小
桶。在圆盘直径 DE 正上方平行放置的水平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 C
点与圆盘圆心 O 在同一竖直线上,竖直高度 h=1.25 m。AB 为一个与 CO 在同一竖直平
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半径 r=0.45 m,且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于 B 点。一质量
m=0.2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2,当滑块到达 B 点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 ω 绕通过圆心 O 的竖直轴匀
速转动,滑块到达 C 点时恰与传送带共速并水平抛出,刚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
取 g=10 m/s2,求:
(1)滑块到达圆弧轨道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FNB;
(2)传送带 BC 部分的长度 L;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 应满足的条件。
18.(16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kg 的物块,放置在质量 M=2 kg 足够长木板的中间,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地面上方存在两
个作用区,两作用区的宽度 L 均为 1 m,边界距离为 d,作用区只对物块有力的作用:Ⅰ
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右,Ⅱ作用区对物块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作用力大小
均为 3 N。将物块与木板从图示位置(物块在Ⅰ作用区内的最左边)由静止释放,已知在
整个过程中物块不会滑离木板。取 g=10 m/s2,求:
(1)在物块刚离开Ⅰ区域时,物块的速度多大?
(2)若物块刚进入Ⅱ区域时,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刚好相同,求两作用区的边界距离 d;
(3)从开始到物块刚进入Ⅱ区域时,物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
1.D 2.C 3.D 4.D 5.C 6.C 7.B 8.D
9.AD 10.BD 11.BC 12.AD
13. (1)32 (2)没有影响
14. (1)1.6 3.2 (2)见解析 (3)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15. (1)当汽车的速度为 v=6 m/s 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 t=
v
a=2 s
最远距离为 Δs=v0t-
1
2at2=6 m.
(2)两车距离最近时有 v0t′=
1
2at′2 解得 t′=4 s
汽车的速度为 v=at′=12 m/s.
16. 解析 (1)物体 A 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ma
解得:a=6 m/s2
设经过时间 t 物体 A 上滑到最高点,由运动学公式:
0=v1-at
解得:t=1 s.
(2)平抛物体 B 的水平位移:x=
1
2v1t cos 37°=2.4 m
平抛速度:v2=
x
t=2.4 m/s
答案 (1)1 s (2)2.4 m/s
17. 答案 (1)6 N,方向竖直向下 (2)1.25 m (3)ω=2nπ rad/s(n=1,2,3…)
解析 (1)滑块从 A 到 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r=
1
2mv2B
解得 vB= 2gr=3 m/s
滑块到达 B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B′-mg=m
v2B
r
解得 FNB′=6 N
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到达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6 N,方向竖直向下.
(2)滑块离开 C 点后做平抛运动,h=
1
2gt21
解得 t1=
2h
g =0.5 s
vC=
R
t1=2 m/s
滑块由 B 到 C 过程中,据动能定理有
-μmgL=
1
2mv2C-
1
2mv2B
解得 L=
v2B-v2C
2μg =1.25 m
(3)滑块由 B 到 C 过程中,据运动学公式有
L=
vB+vC
2 t2
解得 t2=
2L
vB+vC=0.5 s
则 t=t1+t2=1 s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ω 应满足条件
t=n·
2π
ω (n=1,2,3…)
解得 ω=2nπ rad/s(n=1,2,3…).
18. 答案 (1)2 m/s (2)1.5 m (3)3 m
解析 (1)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m1,得:am1=
F-μmg
m =2 m/s2
由 L=
1
2am1t 21得 t1=
2L
am1=1 s,vm1=am1t1=2 m/s.
(2)Ⅰ区域内,对木板:由 μmg=MaM1 得 aM1=0.5 m/s2
物块到达Ⅰ区域边缘处,木板的速度:vM1=aM1t1=0.5 m/s
离开Ⅰ区域后:
对物块:由 μmg=mam2,得 am2=1 m/s2,对木板:aM2=aM1=0.5 m/s2
当物块与木板达共同速度时:vm1-am2t2=vM1+aM2t2,得 t2=1 s
两作用区边界距离为 d=vm1t2-
1
2am2t22=1.5 m.
(3)
相关文档
-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高中普法工作2021-04-20 01:47:483页
- 四川省南充市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2021-04-20 01:46:2721页
- 语文卷·2019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2021-04-20 01:46:2216页
- 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练习17 基因工程2021-04-20 01:43:526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3_3用途广2021-04-20 01:42:4142页
- 精选寒假高中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2021-04-20 01:41:316页
- 2020届高中物理 第7节 静电现象的2021-04-20 01:38:466页
- 高中数学第二章数列2-2-2等差数列2021-04-20 01:38:074页
- 高中数学必修3教案:3_3几何概型(一)2021-04-20 01:37:443页
- 高中化学选修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2021-04-20 01:35:38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