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5.50 KB
- 2021-04-20 发布
福建省福州阳光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
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題(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加速度、速度、时间 B. 速度、力、时间、平均速度
C. 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 D. 速度、质量、加速度、路程
【答案】C
【解析】
时间,路程,质量这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速度,加速度,位移,力等这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其中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它的方向取决于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所以选C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是由于小球发生形变产生的
B. 小球受到细线对它的拉力,是由于细线的形变产生的
C. 书本放在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书本的形变而产生的
D. 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时,竹竿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产生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施力物体是弹簧,这个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受到细线对它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这个力是由于细线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B正确;
C.书本放在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这个力是由桌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故C错误;
D.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时,竹竿受到的弹力施力物体是木头,这个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择B选项。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因时间不确定,加速度大小无法确定,故A错误;
B.加速度为零的物体,速度不一定为零,可能很大,故B错误;
C.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例如原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变化后开始一段时间内物体仍沿原来方向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没有变化,故D错误。
4.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B. 杂技演员沿竖直杆匀速下滑时,演员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下
C. 当增大竖直握住酒瓶的手的握力时,酒瓶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 在冰面上洒些细土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人正常行走时,鞋底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杂技演员沿竖直杆匀速下滑时,演员合力为零,受到向上摩擦力,大小和重力相等,故B错误;
C.当增大竖直握住酒瓶的手的握力时,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但是酒瓶受到的实际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大小是不变的,故C错误;
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再走上去就不易滑到,是因为鞋底和接触面间摩擦因数增大了,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故D正确。
故选择D选项。
5.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在物块沿斜面上滑过程中,关于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处于超重状态
B. 物块受到4个力的作用
C. 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的作用
D. 物块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块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BC.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没有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动力作用,故BC错误;
D.物块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下落高度之比1:2,甲乙同时下落,g取10m/s2,则( )
A. 下落加速度之比1:3 B. 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C. 下落时间之比为1:2 D. 甲落地前,甲乙间距离逐渐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加速度相同,根据高度h=gt2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选项AC错误;根据速度v=gt可知下落过程中甲乙速度大小始终相等,选项B正确;甲落地前,甲乙始终在同一高度,间距不变,故D错误.故选B.
7.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1:3 C. 3:4 D. 5:21
【答案】C
【解析】
【详解】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
则刹车后2s内的位移:
刹车后6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4s内的位移,刹车减速至0的逆过程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x′==40m
则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ABD错误,C正确。
8.一质点沿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 质点在第1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假设质点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为
……….(1)
由图象可求得
……….(2)
变形可得
……….(3)
比较(1)、(3)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系数相等可得
质点的初速度
求得
故A正确,BC错误;
D.质点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D错误。
故选择A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
C. 两物体在时相距最远,在时相遇
D. 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大于,故B错误;
C.分析两纵坐标差值,可知两物体在时差值最大,说明相距最远,在时相距为零,即二者相遇,故C正确;
D.在
这段时间内,两纵坐标差值越来越小,说明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故D正确。
故选择CD选项。
10.如图所示,对贴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施加某水平力的作用,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为,物块从时刻开始释放,关于物块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 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 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始终小于物块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可知
竖直方向,开始时重力大于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联立可得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水平力F进一步增大时,摩擦力大于重力,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联立可得
说明物体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物体静止,加速度为零,摩擦力等于重力大小。由以上分析画出 图象, 图象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物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故A正确;
B.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最后为零(如甲图所示),故B错误;
C.由前面分析可知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先均匀增大,后不变(如乙图所示),故C错误;
D.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可能大于物块的重力(如乙图中),故D错误。
故选择A选项。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三根细线在处打结,一根细线悬挂一质量为的钩码,另外两根细线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力计的另一端挂在定点上,水平向左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向左偏离一定角度,当结点静止时,分别读出测力计和的示数,在竖直平板的白纸上记录结点的位置和三根细线的方向。
(1)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认为必须注意如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__
A.细绳必须等长
B.连接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细线必须成角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D.重复多次实验时,要求点的位置一定静止在同一位置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__。
【答案】 (1). C (2). B (3). 3.00
【解析】
【详解】(1)
A.两细绳是否等长,不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所以细绳不一定等长,故A错误;
B.连接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的细线可成任意夹角,这样验证才具有一般性,故B错误;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这些力才能在同一平面内,满足共点力平衡条件,故C正确;
D.重复多次实验时,点的位置变动,每次都能验证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故D错误。
故选择C选项。
(2)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三个共点力合力为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和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
弹簧测力计的精度为0.1N,故读数为3.00N。
1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研究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的左端固定一定滑轮,右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滑块的右端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左端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物块
C.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垫高木板的右端以补偿打点计时器对滑块的阻力及其它阻力
(2)若某次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为,滑块的质量为,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且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根据纸带求出物块的加速度__,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B (2). 1.26 0.311
【解析】
【详解】(1)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这样更容易表示钩码和小车受到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故A正确;
B.先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物块,这样记录时间更准确,测量误差会更小。
C.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绳子的拉力大小无需知道,所以滑块的质量不一定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故C错误;
D.垫高木板的右端以补偿打点计时器对滑块的阻力及其它阻力,平衡摩擦力后
……(2),无法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更无法计算动摩擦因数大小,故D错误。故选择AB选项。
(2)
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大小…….(3)
将(3)代入(1)可得
1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点轻绳水平,由质量为的人拉着,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物体和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取,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的拉力大小;
(2)人对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1) 500N (2) 300N
【解析】
【详解】(1)
取结点O受力分析,可知受三个力作用,由合成法则有
(2) 人静止,人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绳子OB的拉力
根据力的相互性,人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也为300N。
14.如图所示,在游乐场中,有一种大型游戏机械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的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为研究方便,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开始受到恒力制动,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落下,将游客送回地面,取.求:
(1)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是多少?
(2)在匀减速阶段,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是游客自身重力的多少倍?
【答案】(1) 5s (2) 1.6
【解析】
【详解】设自由下落时间 下落高度为 自由下落最大速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设匀减速直线运动高度为 则有
解得
在匀减速阶段,设加速度大小为,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
设座椅对游客的作用力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值可得
15.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置于倾角为的固定且足够长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现给物块施以一初速度为,,,,求:
(1) 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2) 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 5m (2) 3.24s
【解析】
【详解】物体上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值可求得
设经过时间速度减为零
设上滑最大距离为,则有
因为摩擦因数,故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向下加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数值可得
设滑到低端用时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代入数值可求得
设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