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1-04-20 发布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学生能够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针对当前经济活动中暴露出来的经济问题和不良现象,能创新性的应用所学内容,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价及进一步提出合理化的宏观调控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树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坚定信念。
教学重点: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使用宏观调控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教学手段: 投影 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旧知巩固:
投影问题,学生背诵,组内互查,教师抽查背诵或默写。
1.市场能够经济的含义是什么?
2.市场调节的作用有哪些?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措施有哪些?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如何区分?
导入新课:
市场经济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社会主义也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的吗?市场调节具有重要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不足,如何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下面来学习第二课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投影出示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1.识记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重点)
3.理解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重点、难点)
让学生拿出下发的导学案,带着“自主学习”中的问题,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为什么要加强宏观调控?
3.如何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存疑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略)
进行新课: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②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 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五)重难点突破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①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③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2.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 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运用举例:我国一些地区遭遇突如其来的“禽流感”
,禽类养殖户损失惨重。国家采取了对疫区封锁,对疫区的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以及国家出资统一对疫区进行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治,并规定任何人不得将家禽带出疫区,违者追究法律责任。请结合材料说明在防治“禽流感”、发展禽类养殖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分析:对疫区养殖户进行经济补贴体现经济手段;对违反规定者追究法律责任,体现法律手段;对疫区进行封锁体现行政手段。
课堂总结(网络构建)
模式一:
模式二:
课堂作业: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D.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A项当选;B项是市场经济的共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己的鲜明特征,不选;C、D两项不符合“基本标志”的要求。
2.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自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国家累计投入350亿元资金,形成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有2 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由材料可知,国家推行航天计划( )
①对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②离不开对外开放,
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与经验
③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④推动了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推行航天计划,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动了国家科技自主创新与国民经济发展, ③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 )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固有的弊端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坚持以宏观调控为基础
③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④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②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表述错误,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共性,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4.为解决马铃薯滞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拨付2 000万元对马铃薯仓储进行补贴,以鼓励各地加大收购、仓储及运输力度,切实保障广大种薯农民的利益。这表明( )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避免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B.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国家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发展
D.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解析】:A说法错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不能避免。材料不能体现法律手段,B排除;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调节而非宏观调控,D错误;马铃薯滞销可能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自治区政府主动给农民补贴正是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选C。
5.卫生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这运用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卫生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体现了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题意无关。
6.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当( )
A.运用法律手段——增加对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运用行政手段——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企业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解析】:增加对大气污染的政策性信贷支持,属于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B正确;增加对排污费的征收力度属于行政手段,A错误;C错误,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企业说法太绝对,应该是命令督促其治理,再辅以必要的惩罚措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大气污染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