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0 KB
- 2021-04-20 发布
四川省射洪中学高2015级入学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Si—28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反应的温度,会使反应物的活化能迅速降低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C.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2.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4
C.氮化硅的分子式:Si4N3 D.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对角线规则,铍和铝的性质具有相似性
B.[Cu(H2O)4]2+中Cu提供空轨道,H2O中O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
D.手性分子互为镜像,它们的性质没有区别
4.下列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3:1的是
A.CO2 B. C2H4 C. HCN D. HCHO
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融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也相同的是
A.明矾和金刚石 B. 硫磺和人黄铜 C. 甲烷和干冰 D. 氯化铵和可燃冰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标况下,4.48L氦气和重氢气的混合物中含中子数为0.4NA
B.在含有4mol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 NA
C.7.8克过氧化钠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
D.28克N60单质中(如图),含的N-N键(键)个数为3 NA
7. 某化学科研小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反应[可用aA(g)+bB(g)cC(g)表示]的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图象(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α表示平衡转化率)。根据图象,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A.反应I:若p1>p2,则此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 反应Ⅱ:此反应的ΔH<0,且T1<T2
C.反应Ⅲ:表示t1时刻一定是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反应Ⅳ:表示t1时刻增大B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8.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2H2(g)+O2(g) = 2H2O(g)ΔH=-483.6 kJ·mol-1,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 kJ·mol-1,则20.0g NaOH固体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2C(s)+O2(g) =2CO(g) ΔH2,则ΔH1>ΔH2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2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SO2与CO2为等电子体
C.金属晶体的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方式空间利用率最高
D.NaCl和CsCl的化学式相同,所以晶胞特点也是相同的
10. 下列有关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B.H2O的电离方程式:H2O+H2O H3O++ OH-
C.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 (g)+2O2 (g) == CO2 (g)+2H2O (g) ΔH=-890.3 kJ·mol-1
D.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 H2O2+ 2I-+H+I2+ 2H2O
11.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冰中的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其密度大于液态水
B.可以用氢键解释接近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C.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都会使熔沸点升高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12. 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
B.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粒子数均为4个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8个
D.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12个
13.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棕红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 2NO2 (g) N2O4 (g))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用硫酸氢钠去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14. H2O2(l)在有MnO2条件下和无MnO2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曲线变为b曲线,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B.有MnO2条件下的反应曲线是a曲线
C.a曲线变为b曲线,平衡时H2O2的转化率增大
D.b曲线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 =H2O(l) +1/2O2(g) ΔH= - ( E1 - E2 )KJ •mol-1
15. 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20
a
④
800
0.10
0.10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1.0×10-2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5
16. 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2(g)+3H2(g) 2NH3(g) 在t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
平衡逆向移动
B.对于反应2A(g)+B(g)C(g)+D(g) ΔH<0,p2>p1,T1>T2
C.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A===B+3C
D.对于反应2X(g)+3Y(g) 2Z(g) ΔH<0,y可以表示X的百分含量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石墨是层状结构,每一层内的碳原子间通过sp2杂化形成 (填代号字母,后同);层与层间存在 ;石墨的每一个碳原子经过sp2杂化后,还剩下1个未成对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能够作定向移动,因而石墨还具有导电性,所以还存在 。
a:σ键 b:π键 c:氢键 d:配位键 e:范德华力 f:金属键 g:离子键
(2)请选“>”、“<”或“=”填与下列空格中:
①熔点:Na Mg;②硬度:金刚石 晶体硅;③晶格能:NaI NaBr
1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他们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硫酸于试管中;
反应快慢:
②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Mg>Fe>Cu
反应物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主要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 _________。
19. 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H2(g)+CO(g)⇌CH3OH(g);△H=﹣a KJ•mol﹣1(a>0).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
实验
甲
乙
丙
初始投料
2mol H2、1mol CO
1mol CH3OH
4mol H2、2mol CO
平衡时n(CH3OH)
0.5mol
n2
n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Q1kJ
吸收Q2kJ
放出Q3kJ
体系的压强
P1
P2
P3
反应物的转化率
α1
α2
α3
(1)该温度下此反应反应物的总键能和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和.
(2)在该温度下,甲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min,则H2平均反应速率v(H2)为 .
(3)下列选项能说明甲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A.容器内H2、CO、CH3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恒定
C.容器内H2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恒定 D.2V正(H2)=V逆(CO)
(4)丙容器中,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序号).
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减小 E.平衡常数K增大
(5)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
A.Q1+Q2=a B.α3<α1 C.P3<2P1=2P2 D.n2<n3<1.0mol
20. A、B、C、D、E、F、G均是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A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B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 C元素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 D 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它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E是海水中除氢、氧元素外含量最多的元素;F和G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F比G小2。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 。C与氢元素可分别形成含10个电子的分子、阴离子和阳离子,阳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2)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AE2的形成过程 。
(3)F与BD易形成配合物F(BD)5,在F(BD)5中F的化合价为_______。【来源:全,品…中&高*考+网】(4)E有多种含氧酸根①EO- ②EO2- ③EO3- ④EO4-,其中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的是(填序号) 。
(5)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
的单质反应时,C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