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00 KB
- 2021-04-19 发布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2018级(高二)11月化学月考试题
[来源:]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3.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该实验要控制MnO2的质量、颗粒大小相同
C.实验中,H2O2的浓度不宜过大
D.温度相同时,若用FeCl3代替MnO2,反应速率相同
4.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容器中充入amolH2和amolI2蒸气,发生反应H2(g)+I2(g) 2HI(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改变
B.每断裂1molH-H键的同时就生成2molI-H键
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D.H2和I2的体积分数相等
9.用如图装置测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分别在t1、t2时刻测得下列物理量,其中不能用于表示(或计算)其反应速率的是( )
A.H2的浓度 B.溶液的质量
C.H2的体积 D.H2SO4的浓度
10.现有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都存在:ΔS>0
B.反应②高温时,可自发进行
C.在通常情况下,①②都能自发进行
D.反应①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11. 用蒸馏水逐步稀释0.2 mol/L的稀氨水时,若温度不变,在稀释过程下列数据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
A. c(OH-) B. c(NH4+) C. c(NH3·H2O) D. c(NH4+)/c(NH3·H2O)
12.可逆反应A(?)+aB(g)C(g)+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a=1,则A为液体或固体
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T2>T1,p2>p1
D.其他条件不变,增加B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13.密闭容器中一定的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在温度不变时,把容器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使其重新达到平衡,A的浓度为0.30 mol/L,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B的转化率降低
C.x+y>z D.C的体积分数升高
14.常温下,pH=1的H2SO4和pH=12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2:9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 为(忽略体积变化)( )
A.9 B.10 C.2 D.3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纯水pH=6,则在该条件下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NaHCO3溶于H2O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CO3-
C.已知S的燃烧热为Q kJ·mol-1,则S(s)+O2(g)===SO3(g) ΔH=-Q kJ·mol-1
D.水的自偶电离方程式:2H2OH3O++OH-,则液氨自偶电离方程式:2NH3NH+NH
16.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 )
①常温下某CH3COONa溶液的pH=8
②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pH等体积的盐酸、CH3COOH溶液和足量锌反应,CH3COOH放出的氢气较多
④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2.1
⑤CH3COONa和H2SO3反应,生成CH3COOH
⑥0.1 mol·L-1的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pH<3
A.② B.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⑥
17.为探究酸性条件下KI溶液被空气氧化的快慢(已知反应4I-+O2+4H+=2I2+2H2O),设计下列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Ⅰ
实验Ⅱ
温度
试剂加入顺序
温度
试剂加入顺序
A
20℃
淀粉、稀硫酸、KI
20℃
淀粉、KI、稀硫酸
B
25℃
KI、稀硫酸、淀粉
35℃
稀硫酸、KI、淀粉
C
30℃
淀粉、KI、稀硫酸
35℃
淀粉、KI、稀硫酸
D
35℃
KI、淀粉、稀硫酸
30℃
KI、淀粉、稀硫酸
A.A B.B C.C D.D
17.一定温度下,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C(g) ΔH。其他条件不变,改变起始A和B的投料比得到如图所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n(B)=2时,A和B的转化率相等
B.ΔH<0
C.a=2
D.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与起始投料比无关
18.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Al3+、Na+、NO3-、CO32- B.K+、Na+、Cl-、NO3-
C.K+、Na+、Cl-、S2- D.K+、NH4+、SO42-、NO3-
19.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25℃ ,某稀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 10 -12mol/L,则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B、某温度下,纯水中 c (H+) = 2×10 -7 mol/L 。滴入盐酸,c (H+) = 5×10 -6 mol/L ,则 c(OH-) =
8×10 -9 mol/L
C、某温度下,向盐酸中加水, c(OH-)减小
D、某温度下,纯水中 c (H+) = 10 -5 mol/L ,某酸中 c (H+) = 10 -2 mol/L ,则水电离出的c (H+) = 10 -2 mol/L
20.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5 mL,分别稀释至5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后X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y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小
B.若X为强碱,则a=9
C.若X、Y都是弱碱,则a的值一定小于9
D.完全中和X、Y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稀硫酸的体积V(X)>V(Y)
21(14分).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HI)=0.04 mol/L。
(1)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v(H2)为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
(2)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HI气体,平衡向________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移动;再次平衡后,HI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2)所得平衡体系升温,平衡后I2的体积分数为45%,则升温后,H2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填“>”、“ <”或“=”)。
(4)结合(3)请画出2HI(g) H2(g)+I2(g)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图。
22.(18分)如图所示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
已知反应:
①2Fe2O3(s)+3C(s) 4Fe(s)+3CO2(g) ΔH1=+468kJ/mol
②C(s)+CO2(g) 2CO(g) ΔH2=+172.7 kJ/mol
(1)反应 ③Fe2O3(s)+3CO(g) 2Fe(s)+3CO2(g) ΔH3=________
(2)高炉炼铁中,存在可逆反应,增大高炉高度,能否减少尾气中CO排放比例?________(填“能”或“否”);能够减小高炉尾气中CO排放比例的措施是________(举出一条)。
(3)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人足量的Fe2O3和C,发生反应:2Fe2O3(s)+3C(s) 4Fe(s)+3CO2(g),其平衡常数K可以表示为 ,当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再次达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B. 向容器中再加Fe2O3,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
C.将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平衡时,气体的密度不变
(4)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逆向移动
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0.16 mol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CO(g)+H2O(g) CO2(g)+H2(g),△H”、“<”或“=”) 。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其它条件不变,再充入0.1mol CO和0.1mol H2O(g),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为了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常温下将CO通入PdCl2的水溶液中,将其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并得到Pd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3.(14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进行测定。
(1)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气体a)。
(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1),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
②将①的吸收液稀释至250mL,取1/10该溶液进行滴定,取液时用 滴定管。
③用c mol/L 标准 NaOH 溶液滴定取出的溶液,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直至加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颜色_________,即可停止滴定。
④某次滴定前后,NaOH 溶液的液面如图2,其体积读数为____________。若滴定3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z mL,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x、c、z表示)。
⑤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
a.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加入1 mL酸碱指示剂
c.滴定终点时,尖嘴出现气泡 d.滴定终点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24.(14分)某兴趣小组采用以下装置进行铁粉和水蒸气的实验,并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
(2)用下图装置检验生成气体,连接顺序为(用字母表示)a ________。
(3)证明反应后的固体中存在二价铁(限选试剂:1mol/LH2SO4、2mol/LHNO3、3%H2O2、0.01mol/LKMnO4、NaOH稀溶液、20%KSCN溶液、Fe2(SO4)3溶液)
步骤一:取反应后固体浸入Fe2(SO4)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并洗涤固体,其目的是________;
步骤二:取过滤后所得固体加入过量________,过滤;
步骤三:________。
(4)取B中反应后的固体加足量稀硫酸溶解,再先后滴加KSCN溶液和氯水,溶液红色加深。请从平衡角度解释红色变深的原因________。
四川省新津中学高2018级(高二)11月月考化学答案
21、【答案】(1)0.001mol/(L·min);0.25 (2)逆向;不变 (3)减小;<
(4)解:如图所示:
22、【答案】(1)-25.05kJ/mol
(2)否;增加进风口的O2含量
(3)c3(CO2) C
(4)①< ②K=9/25或0.36 ;③不变
(5)CO+PdCl2+H2O=CO2+Pd↓+2HCl
23、【答案】① SO2+H2O2=H2SO4;②酸式;
③酚酞 恰好使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④24.50 mL 16cz/x %
⑤ ab
24、 【答案】(1)3Fe+4H2O(g) Fe3O4+4H2;防止暴沸
(2)d-e-b-c-f或d-e-c-b-f
(3)利用Fe2(SO4)3溶液来氧化除去Fe单质,避免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1mol/LH2SO4;向滤液中加入适量0.01mol/L的KMnO4溶液,
若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原产物中含有二价铁
(4)Cl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得Fe3++3SCN- Fe(SCN)3平衡正向移动,红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