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7.00 KB
- 2021-04-19 发布
黑龙江齐齐哈尔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ls22s22p63s23p63d44s2
B. Na、Mg、Al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C. 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D. N、O、F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元素
I1
I2
I3
I4
X
500
4600
6900
9500
Y
580
1800
2700
11600
2. 已知X、Y均为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A. 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
B. 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 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是XCl
D. 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X
Y
Z
3.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ns(n﹣1)np(n+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
B.Y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
C.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
D.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4.右图为一种冰的晶胞,请问该每个晶胞中有几个氢键
A 2 B 4 C 8 D 12
5.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6.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的数目越多,电子的运动状态就越多
C.轨道表示式,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最完美的描述
D.所有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C.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C键能是C﹣C键能的2倍
D.H2O中心原子采取sp杂化
8.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
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9.下列分子属于手性分子的是
A.H2O B.C. D.H2N﹣CH2﹣COOH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②S﹣Sσ键与s﹣pσ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③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
⑤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有时也存在于分子内
⑥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⑥
11.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B. 分子中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C.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不参与互相排斥
D. 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小,分子越稳定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健,不可能存在其它化学键
B.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 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
D. 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
13.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如右图是该化合物的
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面还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的侧棱上,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 B.Mg3B2
C.MgB2 D.Mg2B3
14.化学知识的总结避免“以偏概全”。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C.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元素,其非金属性一定越强
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分子晶体高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晶体
B.(NH4)2SO4晶体是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晶体
C.由于I—I中的共价键键能比F—F、Cl—Cl、Br—Br都弱,因此在卤素单质中I2的熔点、沸点最低
D.液态氯化氢能导电,说明氯化氢不是共价化合物
16.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石墨的层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的碳环上有六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紧邻的有6个Cl—
C.CsCl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的有8个Cl—,每个Cs+周围等距离紧邻的有6个Cs+
D.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金属晶体中,每个金属原子周围紧邻的有4个金属原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2分)
17.(16分)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1)下图是金属Ca和Cu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Ca和Cu的原子个数比为 。
(2)Cu2+能与NH3、H2O、Cl-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①[Cu(NH3)4]2+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配位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 E.离子键
②[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 。
(3)第四周期过渡元素Fe、Ti可与C、H、N、O形成多种化合物。
①H、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因为HCHO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CH2O易溶于水
B.HCHO和CO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C6H6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键,C2H2是非极性分子
D.CO2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③氰酸(HOCN)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HNCO)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 。
(4) Fe原子或离子外围有较多能量相近的空轨道能与一些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
与Fe原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分子或离子应具备的结构特征是____
写出一种与 CN- 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分子式 。
(5)一种Al-Fe合金的立体晶胞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 确定该合金的化学式 。
② 若晶体的密度=ρ g/cm3,则此合金中最近的两个Fe原子之间的距离(用含ρ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为 cm。
18.(14分)(1)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①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NaCl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FeO (填“<”或“>”)NiO。
②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各晶胞结构如图M1-6所示,则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
图M1-6
(2)元素金(Au)处于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与Cu同族,一种铜金合金晶体具有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位置,则该合金中Cu原子与Au原子数目之比为 ;该晶体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
(3)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M1-7(a)所示,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等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
图M1-7
①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 。
②已知La为+3价,当被钙等二价元素A替代时,可形成复合钙钛矿化合物
La1-xAxMnO3(x<0.1),此时一部分锰转变为+4价,导致材料在某一温度附近有反铁磁—铁磁、铁磁—顺磁及金属—半导体的转变,则La1-xAxMnO3中三价锰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镧、锰、氧分别位于周期表f、d、p区
B.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
C.锰的电负性为1.59,铬的电负性为1.66,说明锰的金属性比铬强
D.铬的堆积方式与钾相同,则其堆积方式如图(b)所示
19.(12分)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太阳能热水器中常使用一种以镍或镍合金空心球为吸收剂的太阳能吸热涂层,写出基态镍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它位于周期表 区.
(2)富勒烯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具有非常光明的前途.富勒烯(C60)的结构如图甲,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mol C60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个.
(3)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GaAs)、硫化镉(CdS)薄膜电池等.
①第一电离能:As Ga(填“>”、“<”或“=”).
②Se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4)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且不可燃的气体,在太阳能电池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由F2和过量的NH3反应得到,该反应中NH3的沸点 (填“>”、“<”或“=”)HF的沸点,NH4F固体属于 晶体.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
20.(10分)安徽省具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请回答下列有关铜及其化合物的问题,
(1)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焰火中的绿色是铜的焰色,基态铜原子在灼烧时外围电子发生了 而变为激发态。
(2)新型农药松脂酸铜具有低残留的特点,下图是松脂酸铜的结构简式
请分析1个松脂酸铜中π键的个数 ;加 “*”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3)下图是某铜矿的晶胞图,请推算出此晶胞的化学式(以X表示某元素符号) ;与X等距离且最近的X原子个数为____
X原子 Cu原子
(4)黄铜矿在冶炼的时候会产生副产品SO2,SO2分子的几何构型 ,比较第一电离能:S O(填“>”或“<”)
(5)黄铜合金可以表示为Cu3Zn,为面心立方晶胞,晶体密度为8.5g/cm3,求晶胞的边长(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 nm。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D
D
A
B
A
B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C
D
B
D
B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52分)
17(16分)
⑴ 1:5 ⑵ ①A、C ②平面正方型; (3)①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