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50 KB
- 2021-04-19 发布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复习集成块一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识记要点]
1.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存在君主。
2.英国国王
(1)地位: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
(2)权力: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特别提醒]
英国国王作为议会制国家元首,与总统制国家元首相比,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虚位元首,后者是实权元首。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各阶级、各社会阶层反复较量的结果,是英国特殊国情下各阶级之间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4.结构特点
(1)国王:①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②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③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④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2)议会: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3)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方法技巧]
图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及特点
[应用体验]
[典题示例]
(2018·浙江4月选考)自从启动英国“脱欧”程序以来,特蕾莎·梅首相遭遇了诸多挑战。首先,为提高支持度、稳固执政地位,她提前举行了大选,结果执政的保守党反而失去了议会多数党地位。与此同时,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特蕾莎·梅为“真正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政府”让路,并承诺在脱欧过程中,工党将会把“劳动人民”放在首位。此外,保守党内部“特雷莎·梅应辞职谢罪”的呼声不断。种种挑战使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
运用“英国内阁和首相”的知识,说明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的原因。
[解析] 考生应把设问转化为“特蕾莎·梅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导致她沦为‘弱势首相’?”。据此,考生可逆向对应地审读材料。根据材料中“失去了议会多数党地位”“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保守党内部”可知,应从议会的制约、反对党的制约、内阁和议会党团的制约等角度,结合“保守党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反对党甚至执政保守党内部要求她下台、辞职”等英国政治现实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 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要受到议会、反对党、国王、内阁和议会党团等制约。执政的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党席位,注定了她“弱势首相”的命运。反对党工党甚至执政保守党内部要求她下台、辞职,进一步弱化了她的首相地位。
[热点押题]
(2019·杭州命题预测卷)在英国,首相请求君主用皇家公告方式解散议会后,大选就可正式举行,其中占议会席位最多的党派领导人将成为首相,并组织政府。这说明( )
①英国首相作为国家元首,享有实权 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 ③英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④英国君主有权解散议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英国女王作为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无权解散议会,①④错误;首相请求君主用皇家公告方式解散议会,表明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②当选;占议会席位最多的党派领导人将成为首相,并组织政府,表明英国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③当选。
[答案] B
复习集成块二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识记要点]
1.议会的地位:是现代资本主义政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主要体现。
2.英国议会
(1)地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议会制的国家。因此,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2)形成:英国现代议会的形成深受历史、文化、政治传统、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影响。英国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和妥协中,通过渐进的方式最终确定了资产阶级对议会的绝对统治。
(3)议会的构成: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主要由上议院(简称“上院”)和下议院(简称“下院”)组成。
①英国议会下院素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②上院在议会体系中只起辅助作用。
(4)权力变化:20世纪以来,英国议会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就是内阁在决策、立法、财政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内阁权力变大的原因在于:
①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作出决定。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情况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3.内阁
(1)地位:内阁是英国政府的行政机关。
(2)形成:按照惯例,议会大选后,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
(3)内阁的权力
主要有: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4.首相
(1)首相的确定:由在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的领袖担任,经国王任命后进行组阁。
(2)首相的权力:包括掌握政府人事大权;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控制国家财政大权,掌握预算决策权;有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是武装部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3)制约首相权力的因素
①内阁和议会党团的制约: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
②议会制约: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
③国王制约: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
④舆论和反对党制约:随时关注着首相的一举一动,制约其“过分”的行为。
[方法技巧] 比较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的关系
比较
国王
议会
内阁
区别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
形式上的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
最高立法机关
最高行政机关
权力与职能不同
主要行使形式上的国家元首权力
立法权、监督权、财政权等
主要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
联系
①在形式上国王有权任免首相和停止、解散议会,国王可以对首相行使磋商权和警告权,以制约首相权力
②内阁受议会监督并对议会负责
③首相有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
5.君主立宪制的实质
(1)实质: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2)表现:
[应用体验]
[典题示例]
(2017·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6月,经过全民公投,英国做出脱离欧盟的选择。随后,英国首相表示,政府将启动“脱欧”程序,在2017年3月底前正式知会欧盟开始脱欧谈判。英国议会发表声明,“脱欧”进程的主导权在议会而非政府,政府要正式启动“脱欧”谈判,必须征得议会同意。对于议会与政府的争议,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同意。
结合有关“脱欧”进程主导权的争议说明英国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中提取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材料中,“脱欧”进程的主导权在议会而非政府,政府在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前需经议会同意。可以看出,英国政府与议会在脱欧问题上出现争议,说明了政府与议会两者并不总是一致,政府要自行决定脱欧进程,表明行政权力有加强的趋势;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仍然可以监督和制约政府。
[答案] 英国政府与议会在脱欧问题上出现争议,说明政府虽然由议会产生,但两者并不总是一致;政府要自行决定脱欧进程,表明行政权力有加强的趋势;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仍然可以监督和制约政府。
[热点押题]
英国脱欧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法案——跨境贸易征税法案,在提交议会下院审议时,遭执政党内部“疑欧派”置疑,认为法案偏向“软脱欧”,遂与首相特蕾莎·梅唱反调,提出修正案,强化“硬脱欧”立场。首相迫于压力,接受全部修正案,才使该法案在议会中艰难通过。由此可见( )
①英国首相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
②议会党团对首相权力形成制约
③英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④英国首相已渐失执政党的信任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党团对首相权力形成制约,②③当选;材料未体现英国首相的实际权力不断萎缩,①不选;英国首相是执政党的代表,跨境贸易征税法案遭执政党内部“疑欧派”置疑并不能说明首相已渐失执政党的信任,④不选。
[答案] B
复习集成块三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
[识记要点]
1.法国政体形式
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国家。
2.法国的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
(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2)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领导政府活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3)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①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要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②参议院:由选举团选举产生。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
3.法国政体的运行
(1)总统的作用:法国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2)总理的作用: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3)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①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
②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
③议会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4.法国政体的特点
特点
表现
半总统制
包含总统制因素:总统由普选产生;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总统不对议会负责等。同时包含议会制因素:政府对议会而不对总统负责;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等
行政双头制
由于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人们把法国行政领导体制称为“行政双头制”。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多党制
在法国,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应用体验]
[典题示例]
(2019·温州第二次适应性考试)2017年6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属的“共和国前进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获全胜。按照选举程序,马克龙当天接受总理爱德华·菲利普的内阁辞呈,然后再次任命其为总理。据此可知,在法国( )
A.总理和内阁实际上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B.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有权任命总理
C.议会选举获胜加强了总统马克龙的政治权力
D.议会选举获胜避免了议会对政府和总统施政的掣肘
[解析] 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并不由议会产生,A项错误;法国政府首脑是总理不是总统,B项错误;材料表明议会选举获胜加强了总统马克龙的政治权力,C项当选;议会选举获胜并不能避免议会对政府和总统施政的掣肘,D项不当选。
[答案] C
[热点押题]
(2019·“超级全能生”浙江联考)受李克强总理之邀,法兰西共和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于2018年6月22日至2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深入落实法国总统访华时中法两国政府签署的有关协议。由此推测,法国总统与总理的关系是( )
①总统和总理都能决定法国的外交政策 ②总统居于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③总理与总统分享外交权,但总统拥有更大的外交权力 ④总统施政重点在国防外交,总理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法国总统在外交决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错误;法国总统和总理分别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同行使行政权,但两者的权力并不平衡,其特征是强总统、弱总理,总统居于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理与总统分享外交权,但总统拥有更大的外交权力,②③当选;④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C
复习集成块四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识记要点]
1.英国和法国政体的不同点
英国
法国
类型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制
议会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与作用都不能与英国议会相提并论
国家
元首
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
总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政党
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多党制,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政府
首脑
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
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2.英法政体差异的原因
从理论来看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但政体也有其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的政体还受到其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国体相同的国家,其政体不一定相同
从具体情况
上来看
两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历史背景、阶级力量对比;英法两国的政治传统不同
[应用体验]
[典题示例]
(2019·浙江选考科目模拟)2018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相继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在各自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分别是( )
A.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B.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
C.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
D.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
[解析] 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在各自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分别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A项当选,B、C、D三项错误。
[答案] A
[热点押题]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一模)作为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可以行使的职权和发挥的作用是
( )
A.维护国家主权,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B.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是英国“权力的基础”
C.审议和通过财政法案,行使“管理国库的权力”
D.领导内阁,代表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
[解析] 国王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A项错误;英国的下院是权力的基础,B项错误;英国上院审议和通过财政法案,行使“管理国库的权力”,C项错误。英国首相领导内阁,代表王室和民众执掌国家行政权力,D项当选。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