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00 KB
- 2021-04-19 发布
专题五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概述:
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2、“三大特征”:
①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体现了追求独立、民主和富强的主题。
②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
③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3、“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以俄为师”。
4、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特点
(1)广泛性。各阶级、各阶层、各种派别积极参与。
(2)普遍向西方学习,探求真理。
(3)探索具有层次性。
(4)取得一定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第一讲 西学东渐
复习目标:识记"开眼看世界","维新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及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思想的变化历程
教学难点: 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因和西学东渐的思想阻力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设疑解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潜入深,由易到难,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获的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复习导入:请你猜一猜:欧洲见闻录 打一古典名著。《西游记》
其实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也是在不断向西方取经,来寻求救国真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如何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呢?
复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抵抗派
洋务派
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背景:
①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妄自尊大,愚昧无知;(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
清政府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国内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②西学进一步在中国传播;
19世纪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上:西学进一步在中国传播;早期维新思想打下基础;
阶级属性
地主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主张
侧重点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目的
影响
局限性:只停留在思想领域,没大规模实践;只停留在学造器物(军事技术)的层面上;
进步性:起到先导的作用,使“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局限性:仍然局限于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
进步性:冲击传统保守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条件;
进步性:转移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注意力: 工商科技 —→ 政治制度(启蒙作用);
局限性:只是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有力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尤其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的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开来,起到巨大启蒙作用;
实践结果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二、维新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派代表得出结论)
代表人物
论著
特色主张
评价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① 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
② 将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学说相结合,宣传变法思想;
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
《变法通议》
① 宣传民权思想;
②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③ 强调变革教育;
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
谭嗣同
《仁学》
①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和纲常礼教;
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发出时代最强音;
① 倡导男女平等
严复
《天演论》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实行变法能由弱变强
系统介绍近代西方文化的第一人;
探究思考:如何理解康有为给孔子穿上了西装(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特点:①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2)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④康有为本人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对儒学有很深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采用儒家外衣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
几个派别的比较。
(1)洋务派和抵抗派都主张利用西方科技抵御外国侵略,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抵抗派思想没有付诸实践,而洋务派思想付诸于实践。
(2)洋务派与封建顽固派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主张维护清朝统治,但维护清朝统治的方式不同。
(3)维新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富国强兵。但两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而早期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两派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不同,洋务派只引进西方技术而反对政治改革,而早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还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早期维新派和康、梁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讨实践,而康、梁维新思想付诸于实践,发展成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第二讲 新文化运动
复习目标: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李大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社会教育意义
复习方法:比较法
复习导入:展示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描述:“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说明了什么? 说明辛亥革命不彻底。为此还要在思想领域里进行一场革命。
复习过程: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
相同点
背景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发生在西欧的一些封建国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造成的。
倡导者
新兴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都是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理性主义
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都有具有人文精神
内容
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倡导法制,主张建立一个理性王国。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都反专制,追求自由平等 , 都强调理性 ,都强调民主和法制。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并对世界其它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局 限 性:① 脱离广大群众;②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③没有直接引发中国的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都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倡导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拓展延伸】
拓展与探讨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
《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
《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
《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
《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比较新文化运动的两个阶段
五四运动前
五四运动后
相同
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
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日益传播的情况下开展的。
都是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日益黑暗,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的情况兴起的。并且还都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有关。
倡导者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分子为主。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已转变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起了领导作用。
指导思想和宣传内容来看
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供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宣传马克思主义,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旧文化的范畴
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属于无产阶级新文化的范畴。
影响来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功绩是动摇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期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都起了思想解放和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前期新文化运动为后期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小结: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去学习。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2021-04-19 20:44:086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2021-04-19 19:56:4629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三 题型四 2021-04-19 17:01:2710页
- (新课标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2021-04-19 15:13:3815页
-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2021-04-19 13:50:3268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主线四 从农耕2021-04-18 01:03:426页
-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2021-04-18 00:58:0515页
- 2020_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2021-04-18 00:36:1113页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2021-04-18 00:14:176页
-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四 古代2021-04-17 23:56: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