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1-04-19 发布
厦门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文科)试卷
2017.11
命题人:梁国文
审核人:_________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弯曲的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2.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
B.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4.以下关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细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在植物所有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C.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5.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
6.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子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7.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组织液 B.血液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8.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9、人体内环境不包括( )。
A.组织液 B.淋巴 C.血浆 D.细胞内液
10、人在寒冷环境下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能产生体温调节的一系列反应。下列情况不属于生理性体温调节的是( )。
A.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 B.汗腺分泌减少
C.肌肉和肝脏等器官的产热增加 D.人在严寒中穿着许多衣服
1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12、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
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和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共生 D.寄生和捕食
1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
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
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湿度等有关
D.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
1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15、在一个简单的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 )
A.A的树突→B的轴突 B.B的轴突→A的轴突
C.B的轴突→A的树突 D.A的轴突→B的树突
16、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有( )。
①小球藻 ②香菇 ③乳酸菌 ④烟草花叶病毒 ⑤水绵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⑤ D.①②④⑤
17、下列关于消费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消费者在食物网中可占有任何一个营养级 B.绝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
C.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D.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18、下列有关分解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产者再利用
B.将动植物的遗体等分解成无机物,供给生产者再利用
C.分解者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生物
D.各种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19、下列联系中,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一→草一→兔 B.蝉一→螳螂一→黄雀
C.植物一→鹰一→羚羊 D.植物一→鼠一→蛇一→鹰
20、从生态学上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 )。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D.作物和杂草间的共生关系
2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
A.CO2 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
22、在生态系统中,可以连接碳元素进出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成分是( )。
A.生产者与分解者 B.生产者与消费者
C.消费者与分解者 D.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种群在不受环境阻碍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
24、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逐一计数该地域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
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
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同种植物均须统计
25、下列措施中,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26、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
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
27、生物多样性是指( )。
A.生物圈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B.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C.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28、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29、当人骤然遇冷时,皮肤表面会产生“鸡皮疙瘩”,其直接原因是 (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收缩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皮肤立毛肌收缩
30、当大面积的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流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31、侧芽生长素浓度总量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 (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极性运输 D.渗透
32、如右图,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能够说
明( )。
A.尖端感光后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尖端不能产生吲哚乙酸
C放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分布的生长素多
D.放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分布的生长素少
33、下列各项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
A.一块稻田中的全部稗草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类
C.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 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细菌
34、单侧光照使玉米等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显示向光性,其原因是( )
A.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B.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
C.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慢
D.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35、在下列农业生产技术中,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 )
A.柳枝扦插 B.桃枝嫁接 C.茶树摘心 D.水稻杂交
3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37、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 )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8、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39、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病原体侵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进行攻击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4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曲线增长
B.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D.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和人类活动等
厦门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文科)试卷
年段________班级______座号_____姓名__________考试座位号_____
密 封 线
-------------------------------------------------------------------------------------------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41、右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1分)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反射弧是由[ ] 、[ ] 、[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则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 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 、突触间隙和 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
42、右图是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 的示意图。
试分析:(6分)
(1)四种幼苗的生长情况是:
A、 B、
C、 D、
(2)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
43、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据图回答:(6分)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 ,B为 。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图中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44、右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10分)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含 条食物链。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是 ,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猫头鹰占 个营养级。
(2)猫头鹰和狐的关系是 。
(3)此图中若添加 、 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4) 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
(5)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所固定的太阳能。
45、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7分)
(1)图中的编号1、2和3分别是:
1为
2为
3为
(2)编号4表示 进入组织
细胞(填物质名称)。其从血液进入组织细
胞的方式是 。
(3)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4)图中编号1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6、右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3分):
图中A表示__________型,B表示 型,
C表示 型。
47、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7分):
(1)图中①过程是 ,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②⑥⑦分别代表的物质是 。
(2)能够抑制②过程的激素是 。
(3)血糖正常值是 。
厦门湖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文科)答案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A
B
D
D
D
D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A
D
C
A
B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D
B
B
D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C
A
A
C
D
B
A
C
A
非选择题:
41、(1)反射 2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2)外正内负 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
(3)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单方向的
42、(1)向光弯曲生长 不生长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2)尖端 尖端
43、(1)C 生产者 (2)CO2 消费者 分解者 (3)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44、1)6 兔、鼠、昆虫 猫头鹰 二
(2)捕食、竞争
(3)分解者 无机环境
(4)草 → 鼠 → 猫头鹰
(5)营养结构 生产者(或草)
45、(1)血浆、组织液、淋巴 (2)氧气、自由扩散 (3)1和2 (4)pH
46、增长、稳定、衰退
47、(1)消化吸收 主动运输 肝糖元 肝糖元和肌糖元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2) 胰岛素 (3)0.8-1.2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