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 MB
- 2021-04-19 发布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试题
一、选择题(共38题,每题2分,合计76分)
1.下图为出土的汉代画像砖拓片。图片可以证明汉朝时期( )
A.曲辕梨已经开始使用 B.棉纺织业成为当时重要副业
C.自然经济开始确立 D.小农经济的生活风貌
2.“唐朝那是个火热的年代,是个经常亮肌肉的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寒门出宰相,士兵成将军。”这里“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途径是( )
A. 世袭爵位 B. 察举征召
C. 科举考试 D. 高官举荐
3.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
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
4.史载,清朝太后、皇帝和少数侍从在列强军队开进背景的次日,乔装逃跑,经过长途的艰苦流亡,朝廷在西安重新建了起来。导致这次出逃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极熟悉地理,有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可能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曾国藩 D. 林则徐
6.近代某一部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刑事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在于( )
A.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B.宣告封建制度的终结
C.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 D.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
7.五四运动时期,天津一公园中的亭柱上,贴有如下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联中的“国敌”主要指(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8.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符合该描述的事件是( )
A.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B.中原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C.发动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推翻国民政府
9.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充分证明( )
A. 民族区域自治的伟大 B. “求同存异”的成功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D. “一国两制”的正确
10.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一个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这个治国方略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 加强民主法治,完善党的集体领导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1.一位外交官曾说,这次会议之所以能自始至终贯穿求大同存小异的精神,让世界相信撇开中国就谈不上亚洲和平和世界繁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周总理的卓越的外交战略和政治才干。“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日本东京 B.印度尼西亚万隆
C.瑞士日内瓦 D.美国旧金山
12.2016年某国际组织在其成立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宣言: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精神,继续保持建设性和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遵循不结盟、非意识形态化、不对抗的立场解决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这一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上海合作组织
C.欧共体 D.世界贸易组织
13.英国资产阶级将1688年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变成功赶走了詹姆士一世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妥协
C.没有经过大的流血而获成功
D.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最终确立
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
15.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在( )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权力 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16.美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在回忆录《十三天》中讲诉了美苏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他写道:“美国海军部署了一百八十艘舰只进入加勒比海。战略空军司令部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民用机场,以便万一遭到对方袭击时,可以减轻损失。……任何神志清醒的人都不会在这个核时代故意要使这个世界陷入战争。”这场危机( )
A.是美苏之间围绕核力量展开的一场激烈角逐
B.是美苏之间爆发的一次公开的军事冲突
C.以美国的最终妥协而告终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朝鲜和德国的分裂
17.观察漫画《美国布什的进攻》。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法、德、俄保护伊拉克
B.欧洲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C.美国单极世界的企图受到制约
D.美欧之间关系日趋紧张
18.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这样赞誉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顶点。”中国被冠以“丝国”之谓始于(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9.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该商人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
A.在当地会馆居住 B.到草市收购土产
C.到松江收购棉布 D.用交子购买货物
20.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长途贩运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1.19世纪60年代,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丝、茶出口量迅速提高。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B.农产品商品化得到发展
C.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促进小农经济的瓦解
22.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材料表明洋务运动( )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侵略
B.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限制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3.如图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 )
A.土地革命的开展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工业建设的起步
24.有学者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最初实行的本意是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
体制,……然而,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更多关注了‘分’而忽视了‘统’,……实际上成为‘有分无统’的‘农民小规模经营’,土地均分承包,分散经营,细碎耕作……”。这里,作者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B.是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C.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背离了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25.1980年7月25日《湖北日报》的第二版头条上刊登《放宽政策鼓励集体个体商户发展——沙市市委负责同志方位集体个体商户就地解决问题》。该事件( )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B.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26.“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率先开辟西欧到亚洲的航路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
27.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业和造船业称雄
28.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认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最伟大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因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
A.使英国完成手工到机器生产的飞跃
B.推动了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
C.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D.成为生产和交通部门万能原动机
29.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地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形成
30.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手里,它就会枯萎。”“玫瑰花”枯萎的原因是胡佛 ( )
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实施国家干预的政策 D.灰心绝望情绪
31.美国“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 )
A.推进了工农业生产的高涨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促进企业复苏
C.扩大了民众就业,扩大生产资料的市场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 )
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知识经济兴起 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33.“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赫鲁晓夫改革
34.“二战后初期,在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主导下,建立了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为三大支柱的国际经济新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这呈现出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上的特点是( )
A.美国掌控世界经济 B.世界统一市场形成
C.制度化和体系化 D.规范化和法制化
35.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们对赫鲁晓夫的改革不应全盘否定,主要原因是其改革( )
A.尊重市场规律,农业成就巨大
B.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使国民经济得到协调发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36.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
A.联合国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
37.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不存在超载成员体主权的组织机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为宗旨和目标的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 )
A B C D
38.世界贸易组织曾设立专家组,以调查并裁决欧盟对华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这说明世贸组织( )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主观题(共24分)
39.(12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中长期存在君权相权斗争。阅读材料。
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
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以上材料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
——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的职责。(1分)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2分)
(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2分)
40.(12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该组织的宗旨如何?反映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有何特点?(5分)
(2)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这种趋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图三反映怎样现象?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3分)
(4)中国加入WTO曾经引起很多人的忧虑。你认为加入WTO有何意义?(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8题,每题2分,合计76分)
1-10 DCADB ADBDD 11-20 BBCBB ACBBC
21-30 ACCAD BDDCB 31-38 BBCCB CDD
二、主观题(共2题,计24分)
39.(12分)
(1)职责:协助皇帝处理政事;(1分)
中央官制: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2分)
(2)三省宰相共同议事(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实施);宰相拥有较大决定权;皇帝批准决策:决策需要统治集团的支持与参与。(4分,任答两点)
(3)原因:元朝丞相跋扈的教训;出生社会底层的自卑;胡惟庸之狱。(3分)
(4)特点: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
40.(12分)
(1)世界贸易组织。推动市场开放,实现贸易自由化。规范化和法制化。(5分)
(2)经济全球化趋势(生产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2分)
(3)反全球化运动。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3分)
(4)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任意两点,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