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8.50 KB
- 2021-04-19 发布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学科研发中心:张凯 审题:曹海娣
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B.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都是根据自然要素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以是综合指标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2~3题。
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4.目前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
①交通 ②水资源 ③地形 ④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东部经济地带发展的优势是( )
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 ②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 ③
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 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 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6~7题。
6.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7.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完成8~9题。
8.甲、乙两幅图中的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分别是( )
A.高寒缺氧 冬暖夏凉 B.干旱缺水 木材短缺
C.多火山、地震 降水稀少 D.潮湿、多虫鼠 土层深厚
9.乙图中的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阻沙 B.挡风 C.防水 D.遮阳
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0
题。
10.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来源:全,品…中&高*考+网】C.①④ D.③④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读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回答12~13题。
12.结合山西能源综合利用图,对于山西输出产品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炭工业仍然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外运幅度将继续提高
B.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在以煤、铁、铝等矿产资源的优势基础上开展的
C.电力输出将大大提升
D.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13.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放射性元素危害 D.植被破坏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5.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 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煤气产量大,补充气源 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回答16~17题。
16.引汉济渭工程穿过的山脉是( )
A.天山 B.昆仑山 C.太行山 D.秦岭
17.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 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
C.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 D.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
18.富士康科技集团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建有八大科技工业园区。近年来,其生产工厂逐步向内地转移。富士康1988年开始投资中国大陆主要是考虑了大陆( )
A.高科技人才丰富 B.基础设施完善C.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 D.金融体系完善
19、下图中,促使香港—珠三角从“前店后厂”向“前厂后店”模式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 B.科学技术C.交通运输 D.市场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20~22题。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21.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 )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种草
2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23~24题。
2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4.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应当重点做好的工作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25~27题。
25.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6.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该流域及其开发方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长江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
①地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②长江径流量大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落差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9.甲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
A. 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B. 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C、生物多样性减少 城市化 D、大气污染 不合理排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图,联系所学知识,完成30~33题。
30.东北是我国重要的( )
①林业基地 ②能源基地 ③商品粮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3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3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集中适宜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33.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图中的P平原,主要是因为( )
A.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
C.粮食生产过剩 D.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开垦困难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读图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回答34~35题。
34.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35.关于东北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 D.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
二、综合题
36.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填图:填出图中英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自然区:A ;B ;
(2)图中C与B之间大致以 为界。
(3)B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 、
、 。
(4) 列举A区域南北的差异。(一条一分,共4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黄土古高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山西省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煤。
(1)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2分)
A ;B 。
(2)治理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哪些?(6)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8分)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进一步毁林开荒;③洪水灾害增多④暴雨增多
(4)分析山西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4分)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学科研发中心:张凯 审题:曹海娣
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D 2、A 3、B 4、A 5、D 6、B 7、D 8、 D 9、C 10、D 11、C 12、D 13、C 14、C 15、C 16、D 17、D 18、C 19、D 20、A 21、D 22、B 23、C 24、B 25、A 26、A 27、A 28、D 29、D 30、A 31、C 32、D 33、A 34、D 35、A
二、综合题
36.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4)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方面比较(一条一分,共4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 太行山脉 秦岭(2分)
(2)修建水库 打坝淤地 修建水平梯田(6)
(3)A④ B① C② D③(8分)
(4)废渣占用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带来污染(大气、水、土);地面塌陷,造成地下水漏失,阻断水循环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