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 MB
- 2021-04-19 发布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1~2题。
1.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 16日6时30分 B. 16日18时30分
C. 17日4时30分 D. 17日20时30分
2.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A B C D
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完成3----4 题。
3.图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地球由⑤处自转到③处,所需的时间是( )
A. 1 小时 B. 2 小时 C. 3 小时 D. 4 小时
5.同一经线上各地( )
A. 自转线速度一样 B. 地方时相同
C. 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D. 气候类型相同
6.南半球一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发生( )
A. 北岸侵蚀,南岸沉积 B. 南岸侵蚀、北岸沉积
C. 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 右岸侵蚀,左岸沉积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7-----8题。
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A. 维持地表温度 B. 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 9 -
C. 产生潮汐现象 D. 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8.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着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其适宜的条件有( )
①适宜的温度 ②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液体水的存在 ④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区域 ( )
A.都有明确的界限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10~11题。
120°
40°
30°
110°
乙
甲
图1
10.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1.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B.雨热同期
C.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据此回答12~13题。
12. 黄土高原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气候变暖
13.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 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D.干旱和大风现象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3日举行。此次会议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图14为“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城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河段最适合水能开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9 -
15.该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最需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
A.土地利用 B.水质保护
C.矿产开发 D.科技创新
16.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设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17.西藏农作物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中的自然原因是( )
A .便于机械化 B.河谷地区气温高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高原地区土壤肥沃
18.有关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都以畜牧业为主 B.两国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两国都是资源大国 D.两国气候湿润,气候的海洋性强
19、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水文、生物 B.地形、植被 C.气候、生物 D.地形、气候
20.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的人类活动有:( )
A.在洞庭湖区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C.在三江平原开垦湿地 D.在横断山区开辟梯田
21.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A.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回答22~23题。
22.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所存在问题的是 ( )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 C.城市化进程合理化 D.失业率高
23.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C.禁止开采煤炭、石油,积极寻找替代性环保能源
- 9 -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24---26题。
24.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
A. 环境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破坏
25.该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自然区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东部季风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高寒区
26.治理该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回答27~28题。
27.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28.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29题。
29.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 为商业网点选址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30题。
30.“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 9 -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深刻影响。( )
32.流域的开发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
33.经济发展强调“绿色GDP”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植被覆盖率。( )
34.各类区域的划分一定采用相同的指标和方法。 ( )
35.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 )
36.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科技。( )
37.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十分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
38.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分布。( )
39.遥感可用于定位和导航。( )
40.区位指的就是地理位置。 ( )
三、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30分)
41.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表2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8分)
表2
类别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协作程度
Ⅰ类
制鞋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
弱
Ⅱ类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
中
Ⅲ类
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
强
材料二 图16为‚江苏省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 9 -
(1)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 ▲ 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 ▲ 、 ▲ 。(3分)
(2)据图中信息,徐州和南通在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 ▲ 、 ▲ 。(2分)
(3) 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 ▲ (苏北、苏中、苏南),产业转移 对该区域的影响有 ▲ 、 ▲ 。(3分)
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2001年起国家对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整治,下游断流近30年的河段(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段)恢复了水流,沿岸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材料二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mm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当地发展了“果(杏、桃、苹果、红枣)一麦一棉”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
材料三图18为“塔里木河流域略图”.图19为“塔里木河(阿拉尔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图”。
(1)塔里木河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月,最小值出现在▲月。(2分)
(2)塔里木河下游出现多年断流,其人为原因是▲。(2分)
(3)“果一麦一棉”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其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果、麦、棉等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主要有▲、▲ . (4分)
43.图甲为德国鲁尔区,图乙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 9 -
图甲 图乙
(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均拥有丰富的 (能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所取代。(2分)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 优势。(2分)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请你为辽中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 。(3分)
44.读图7“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7分)
图7
图9
表2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炭
天然气
- 9 -
优点
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缺点
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
(1)填写四大工程名称: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
(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增加就业机会 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
C.改善生态环境 D.减少财政收入
(3)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远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B
A
D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B
B
D
B
D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B
A
A
B
B
D
C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B
B
A
A
A
B
B
B
- 9 -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30分)
41.(8分)
(1)(3分)Ⅲ 加强交流与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2)(2分)徐州是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南通是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3)(3分)苏南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开拓产品市场;减轻环境污染
42.(8分)
(1)8 4(2分)
(2)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
(3)绿洲(有水源的山麓地带) 水源 昼夜温差大 光热充足(4分)
43.(共7分)
(1) 煤炭 (2分)
(2)交通(2分)
(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营造绿色空间;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等。(3分,任答两点)
44.(7分)
(1)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4分)
(2)2分 A B
(3)1分 天然气分布不均 经济发展不平衡 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