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 MB
- 2021-04-19 发布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
利用
考点
1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
2
流域的综合开发
考情精解读
A.
考点帮
·
知识全通关
目录
CONTENTS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方法突破
方法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答题模板
模板
1
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
模板
2
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C.
考法帮
·
考向全扫描
B.
方法帮
·
素养大提升
考向
1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考向
2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命题规律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纲要求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命题规律
核心考点
考题取样
考向必究
能源资源的开发
2016
全国
Ⅲ,37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
考向
1)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6
全国
Ⅱ,36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
考向
2)
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开发与流域开发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通常以某区域为背景
,
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以某流域为背景
,
考查流域开发的背景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A.
考点帮
·
知识全通关
考点
1
能源资源的开发
考点
2
流域的综合开发
1.
能源资源的分类
(1)
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考点
1
能源资源的开发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直接的太阳辐射
(
狭义的太阳能
)
现代光合作用转化的太阳能
——
生物能
古代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
煤、石油、天然气
太阳能转化的能量
——
风能、水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地球内部的热能
——
地热能
核能
来自月球、太阳的引力
潮汐能
(2)
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常规能源
已被人类利用多年
,
目前仍在大规模使用的能源
,
如水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
近若干年来开始被人类利用
(
如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
或过去已被利用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
(
如风能
)
的能源。
(3)
按属性分类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
优势条件
内容
开采条件
中厚煤层
,
埋藏浅
,
适合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资源优势
储量丰富、分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条件
我国能源消费量大
,
且消费量不断增加
;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交通条件
位置适中
,
有多条铁路通过
,
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条件
①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
煤炭运输量大
:
全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
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
:
山西省地形比较封闭
,
东是太行山
,
南是黄河
,
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
水资源短缺
a.
收入少
: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
,
降水较少。
b.
支出多
:
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发展
,
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辨析比较
开发条件不同于开采条件
区域资源的开发条件包括区域的资源状况、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
;
而开采条件仅是资源状况中的一项。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
,
调整相关产业结构
,
延长生产链
,
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
实现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它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
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
必要性
①
开采过程中破坏生态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
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2)
方法和手段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
综合利用过程中污染环境
(2)
方法和手段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
调整产业结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③“
三废
”
的治理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与影响
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
;
自然条件主要是影响储存量的一些因素。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
思维拓展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种类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我国典型分布区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河流含沙量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
海拔、纬度、天气状况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灾害天气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位置、地质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数量、温度
南方地区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
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
(1)
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2)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3)
减轻大气污染状况
,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流域开发的整体性分析
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
,
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
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特征
,
因此我们在进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时
,
应紧紧围绕流域的整体性去分析
,
如下图所示
:
考点
2
流域的综合开发
2.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环境要素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地形
多山
,
地形起伏大。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开发
,
建水电站。
陆路交通不便
,
发展航运。
修建船闸和水库。
气候
亚热带气候
,
温暖湿润。
流域内水量较为丰富。
较早成为发达的农业区。
冬末春初降水多
,
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河流流量很不稳定。
给航运带来困难
,
需将水库和船闸结合。
降水季节变化与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矛盾。
水库蓄水
,
解决降水与灌溉的问题。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环境要素
田纳西河流域特征
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水系
水系发达
,
支流众多
,
水量丰富。
大部分可通航
,
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形起伏大
,
河流落差大。
水能丰富。
建设水电站
,
开发水能。
航运不便。
建水库
,
建船闸
,
促航运。
水量不稳定。
航运不便。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
,
有煤、铁、铜、磷、锌等。
有利于流域早期开发
,
造成环境和生态破坏。
[
续表
]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措施和效果
措施
防洪
干、支流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
35
座
,
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
,
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航运
河流水位稳定
,
通航里程长
,
水运范围扩大
,
廉价的水运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电
发展水电
(30
座水电站
)
的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核电
,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
促进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
,
河流两岸形成了一条
“
工业走廊
”
。
提高
水质
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措施
旅游
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建立公园、风景区和野生动物管理区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
使其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收入成为流域重要的收入来源
,
并且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土地
利用
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
,
建设自然保护区
;
调整农、林、牧结构
,
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
稳固河、湖岸线
,
防止水土流失
;
对矿区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效果
根治了洪灾
;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人均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
续表
]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
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
,
调蓄径流
,
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
,
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
,
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
,
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
,
因地制宜地
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
的压力
,
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
,
提高水质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5.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
田纳西河成功的治理与开发
,
对我国河流的综合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
(1)
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治理的核心。
(2)
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
,
加强管理
——
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3)
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
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
从防洪入手
,
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
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
,
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5)
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
——
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
,
吸引大量投资。
(6)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B.
方法帮
·
素养大提升
方法突破
方法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答题模板
模板
1
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
模板
2
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区域优势资源开发
(
如山西能源开发等
)
的分析思路
:
方法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分析方法
在此类问题的分析中
,
先需要分析该区域的地理背景
,
找到发展的优势条件
,
然后利用该区域的优势条件进行开发
;
在开发的过程中
,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1.
区域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评价
能源资源开发要因地制宜
,
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
,
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等
,
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
找出其优越之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组合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区域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评价
区域资源开发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发展规划
,
分析其存在的不利条件。例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煤炭外运能力不足和水资源短缺等。
3.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问题
措施
传统产业衰落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经济结构单一
鼓励新兴产业迁入
,
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以重化工业为主
发展第三产业。
大气污染
控制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恶化
加强环境管理、美化环境。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示例
1
[2014
浙江文综卷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思维
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回答
,
并从油气资源总量、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市场、运输及开采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信息提取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有利条件
: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
位于大陆架浅海
,
便于开采
;
接近能源消费市场
;
运输便利。
不利条件
:
位于西风带
,
终年风浪大
;
多阴雨天气
,
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
;
开采成本高。
答题反思
开采条件一定要根据地理背景分析
,
本题如果不能认识到油气开采是在海上
,
那么就很难根据气候条件判断出
“
风浪大
”
这个不利条件。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总体结构
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要素
,
使效益最大化
,
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
,
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
,
以优势要素开发为重点
,
两者兼顾
,
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总体分析思路如下所示
:
模板
1
流域开发的答题模板
2.
流域的开发方向
基本原则
——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
:
河流中上游
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
,
侧重水力资源的开发。布局高耗能产业。
河流中下游
地势平坦
,
水流平缓
,
河面宽阔
,
流量稳定
,
侧重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开发。
河流冲积平原
发展农业。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背景分析思路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
,
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4.
答题规范
(1)
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河流的航运条件
条件
常用答题用语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
,
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
,
河流流量大
;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径流季节变化小。
冰期
无结冰期
(
或冰期短
),
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
,
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
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
,
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
,
客货运输量大。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河流的治理原则与措施
①
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
常用答题术语
治理方向
治理措施
上游
调洪
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分洪、蓄洪
修水库
,
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大堤
,
疏浚河道
,
开挖新河道。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②
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原则
上游水源地
一般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湿地等生态保护为主。
中游河段
以防洪为主。
下游河段
一般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等为主。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示例
2
[2018
吉林百校联盟联考
]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杜罗河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
,
是横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一条河流
,
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伊贝里卡山脉中的乌尔维翁山
,
向西穿过卡斯梯林桌状地
,
多峡谷急流
(
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在此联合实施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
下游在葡萄牙波尔图注入大西洋
,
全长约
770
千米。杜罗河干流径流多来自北侧支流。杜罗河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
在西班牙境内的
45
条支流上已建水库
45
座
,
总库容
65.1
亿立方米
,
水电站
142
座
,
总装机容量达
259.5
万
kW,
通航里程约
200
千米。下图示意杜罗河流域水系分布
(
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
)
。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分析杜罗河干流水量主要来自北部支流的原因。
(2)
简述杜罗河流域的自然特征。
(3)
指出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联合在杜罗河流域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思维
(1)
(2)
(3)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1)
杜罗河干流北侧受西风和地形影响大
,
降水丰沛
;
北侧支流流域面积大
,
径流总量大。
(2)
流域内多山
,
地形起伏较大
,
河流落差大
;
流域内降水较多
,
水力资源丰富
;
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3)
防洪、航运、发电、提供水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等。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反思
解答该类试题的步骤
:
首先
,
审设问
,
明确答题方向
;
其次
,
根据所学知识明确从哪些方面回答
;
最后
,
结合材料信息组织答案。例如
,
解答第
(2)
题时
,
首先
,
通过审设问可知
,
本题实质是分析该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
其次
,
根据所学知识
,
应从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
最后
,
结合材料信息
,
描述该流域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特征。解题时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条件
,
如第
(2)
题要求回答
“
自然特征
”
。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1.
可行性评价
(1)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和工程条件。
模板
2
水利工程的评价思路
自然条件
具体内容
资源条件
(
水能丰富程度
)
流量大
,
落差大
,
水能丰富。
工程条件
峡谷河段
,
筑坝工程量小。
地质基础好
,
安全性好。
(2)
社会经济条件
①
市场条件
:
经济发达
,
人口稠密
,
市场广阔。
②
工程条件
:
移民少
,
淹没农田少
,
生态破坏小
,
有利于工程实施。
2.
影响评价
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
,
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
;
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
,
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影响。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经济效益
:
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
调节库区气候
,
缓解生态环境压力
;
拦截泥沙
,
降低河流含沙量
;
改善水质。
上游地区
(
库区
):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
,
水域内害虫滋生
,
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
:
河流带来的泥沙大大减少
,
土壤自然肥力下降
;
入海径流量减小
,
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
,
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
;
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
,
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示例
2
[2018
四川成都摸底
]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洲第三位
,
其河床基岩主要为坚硬完整的玄武岩
,
中上游瀑布密布
,
下游地势低洼。伊泰普水电站建在巴拉那河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的河段上
,
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
是著名景点
,
该水电站产生的电能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1)
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泽的形成原因。
(2)
简析在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
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4)
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不利影响。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思维
(1)
(2)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4)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1)
下游地区多条河流交汇
,
地表水丰富
;
地势低平
,
排水不畅
;
河床基岩坚硬完整
,
地表水不易下渗。
(2)
流域面积广
,
流量大
;
所处地区地势落差大
;
距城市较近
,
市场广阔。
(3)
为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提供充足电力
;
发展库区养殖
;
形成新的景点
,
发展旅游
;
提高上游航运能力
;
减少下游地区洪涝灾害。
(4)
库区蓄水
,
淹没农田
,
导致移民
;
生物多样性减少
;
库区泥沙淤积增加
;
库区地质灾害增多。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C.
考法帮
·
考向全扫描
考向
1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考向
2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资源开发是高考关注和青睐的热点
,
高考常以资源特色较为明显的区域为载体
,
围绕区域地理特征与区域的开发和建设
,
考查区域自然资源或流域的开发条件、现状及区域发展方向
,
考查运用地理区位原理的能力、辩证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
促使人们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理念。试题主要涉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
,
常见题型为非选择题。
考情揭秘
示例
4
[2016
全国卷
Ⅲ]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
,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
年
5
月
,
甘肃酒泉有
“
陆上三峡
”
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
,
其中的
80%
集中在被称为
“
世界风库
”
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
级
)
日数。
考向
1
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
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
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
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
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命题立意
本题基于区域的具体背景
,
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
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旨在通过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
,
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
体现了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思维
(2)
(1)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4)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1)
与煤炭相比
,
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
与水能相比
,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
有风
:
风能资源丰富
(
有
“
世界风库
”
之称
),
年大风日数多
(
近
70
天
)
。 有地
: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
充足
)
或戈壁
(
难利用土地
)
广布
,
地形平坦。
(3)
当地
(
经济落后
,
人口稀少
)
电能需求少
;
离东部
(
用户
)
较远
(
需长距离输电
);
当地基础设施
(
如电网等
)
不足
;
建设成本高
(
投资大
),
当地资金不足。
(4)
风电极不稳定
,
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
,
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
,
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
。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本题以我国西北某地区为研究对象
,
考查风能的优缺点、该地风能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
有些问题来自能源或矿产资源本身
,
如矿产能源的不可再生导致的能源枯竭问题
;
煤炭、石油资源碳排放高的问题
;
太阳能、风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但是其不稳定性、不连续性等会带来诸多问题。有些问题来自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外部环境条件
,
如运输成本、运输安全问题、市场需求变化问题、环境政策变化问题等。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就是准确把握上述有关问题
,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去寻找缓解或解决的措施
,
处理好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题反思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示例
5
[2016
全国卷
Ⅱ]
阅读图文材料
,
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
,
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94%,
历史上曾是一条
“
野性
”
河流
,
经常洪水泛滥。
19
世纪以来
,
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
,
并于
1931
年成立
“
国立罗讷河公司
”,
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的地形。
考向
2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1)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游
(
瑞士境内
)
、北部支流
(
索恩河
)
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2)
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
,
完成下表。
整治和开发目标
:
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
阶段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世纪
20
年代
整治河道
,
裁弯取直
,
消除河道分汊
①
、
第二
阶段
20
世纪
20—80
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
,
整理河谷滩地等
②
、 、
第三
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成立
“
国立罗讷河公司
”
的原因。
(4)
说明
“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
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
命题立意
本题以法国治理罗讷河为案例引导考生认识并思考人类与河流的关系
,
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治理河流的思路、措施和目标的差异
,
从而使考生深刻领悟人地协调发展的认知基础和实施途径。试题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
,
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题思维
(2)
(1)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
(4)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1)
上游
(
瑞士境内
):
有春汛
,
夏季径流量大
,
冬季为枯水期。北部支流
(
索恩河
):
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
,
无明显枯水期。地中海沿岸支流
:
夏季为枯水期
,
冬季为丰水期。
(2)①
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
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
防洪
)(
注
:
填写顺序不分先后
)
(3)
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
,
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
,
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
,
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
,
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4)
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
(
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
),
扩展河道宽度
,
延长河流长度
,
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
恢复河流生态系统
,
增加生物多样性
;
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本题以流域为研究对象
,
主要考查流域的开发内容和整治措施
,
兼顾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本题命题视角新颖独特
,
且与教材中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十分相似。这就要求考生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熟悉教材上的经典案例
,
在解题时
,
学会迁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在解答流域的开发和整治问题时
,
要始终基于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全面分析流域的自然资源特点、生态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
;
据此确定各河段、各区域的开发重点和治理措施
;
为了保证顺利开发和治理
,
必须建立统一管理全流域的机构。
答题反思
地理
第十六单元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