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50 KB
- 2021-04-19 发布
2019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地球运动(2)学案(人教版)
【地球运动—考点复习】1、把握地球运动的三个关系
(1)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的最大太阳高度,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
度为 90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 900 减去该地纬度与太阳直
射点纬度的差。
(2)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该半球的夏半年。在此期间,该半球各
纬线,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该半球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且
极圈到极点出现极昼现象。
(3)太阳直射点与时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为直射点所在纬线昼长的中
间点(昼长的平分点)。
【地球运动—考点复习】2、认准三条线
(1)晨昏线
①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假若把地球看作
一个正球体,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作用,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相等,晨昏圈应为一个大圆,
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为 00,二分日时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
圈与极圈相切;
②在太阳光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一般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
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晨昏线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在地球上某一
位置观察,晨昏线在地球表面是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存在着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晨昏线在极圈和极点之间运动,从而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2)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0 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
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一条人为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见
图)。
(3)0 时经线:0 时(地方时)经线是一条自然界线,它是随地球自转运动不断变化的,0 时线的东边比
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 0 时经线可以重合,即 1800 经线的地方时为 0 时,此时全球为一个日期。
泛练习题
北京时间 2016 年 11 月 3 日 20 时 43 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①所示航天
发射场点火升空,约 30 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
自豪地看完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 1~3 题。
昨天
0 时所在的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今天昨天
加一天
6 月 6 日 6 月 6 日6 月 7 日
减一天
1.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A.3 日 7 时 43 分 B.3 日 8 时 13 分
C.4 日 9 时 43 分 D.4 日 10 时 13 分
2.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①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①发射窗口更优 ②发射纬度更低 ③交通条件更优 ④回收空间更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热带农业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东部适宜晒盐
C.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旅游度假休闲胜地是该岛合理发展方向
D.四面环海,环境自净能力强,不必重视环境保护
【答案】1.B 2.B 3.C
3.由图可知该岛屿为我国海南岛,结合地形图可知,该地平原面积较小,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区域属于热
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西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宜晒制海盐;海南岛地处热带,水热充足,
适合建设成为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休闲胜地,同时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考点:地球运动、区域地理环境
(二)(江西省南昌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2014 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情况下浙江省常住人口三项数据统计及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为 15 - 64
周岁的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在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3~ 2020 年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 2016 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2.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答案】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在不考虑“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情况下,2013~2020 年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D 对。人
口总抚养比等于少年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人口总扶养呈持续上升状态,A 错。图中是劳动年龄人
口数量变化,不是比重变化,B 错。人口总数在持续增加,2016 年是劳动年龄人口最高值,总人口最大峰
值在 2020 年,C 错。
2、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浙江省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A 对。十
年内,新生儿没有成为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加重,B 错。 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C 错。
新增儿童没有成为劳动力,“用工荒”问题没有得到缓解,D 错。
考点:抚养比变化特征,主要人口问题,“单独二胎”政策的影响。
(2017•新课标Ⅰ卷)图 1 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
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
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
之欲出。据此完成 1—3 题。
图 1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1.B 2.D 3.A
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 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
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 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 C。因此造成绿
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
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
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
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
考点:植被类型及影响因素 影响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
【点睛】第 2 题,不少考生错选认为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景观规划差异,
同为隔离带的行道树,其规划相同,材料提到数年前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为同一标准栽种,都是绿化隔离
带用地,街道两侧,距离近,居民爱好不可能差异这么大。
相关文档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9 16:21:4310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中国的2021-04-17 23:25:184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壳物2021-04-17 17:21:136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4-17 15:07:262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7 10:51:0911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7 09:52:5711页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8届高2021-04-16 17:01:1010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6 01:30:2416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4-15 19:13:544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4-15 16:21:0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