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0.00 KB
- 2021-04-19 发布
3.(溯源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17·课标全国Ⅱ,7)①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
碳水化合物( )
②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
③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
④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
(2)(2014·天津理综)⑤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
⑥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
⑦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⑧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还有N
元素
混合物
弱电解
质 小分子有
机物
2.(2017·山东重点中学第一次调研,1)下列对古文献
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
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
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
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
(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
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Ag元素的变价,属于氧化还
原反应
解析 瓦由无沙粘土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根据“蒸令气
上”知所用的“法”是指蒸馏,B项正确;硝石(KNO3)
灼烧时火焰为紫色,朴硝(Na2SO4)灼烧时火焰为黄
色,该方法利用了焰色反应,C项正确;该过程发
生反应:
HgS Hg+S、Hg+S===HgS,上述反应属于氧
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贯穿于学习的始
终。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依据正确的是( )
A.酸:电离时是否产生氢离子
B.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强电解质:溶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
解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是酸,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A项错误;胶体
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在10-9m~10-
7m之间,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
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错;只含共价键的化合
物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
D错误。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
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
结构
有一定的熔、
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
点
保持一种物质
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
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
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
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相关文档
- 部编人教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教学课2021-04-19 18:22:4620页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课件-1 太阳和2021-04-19 18:15:5810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2021-04-19 18:13:0931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2021-04-19 18:12:3321页
-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教学课件23 2021-04-19 18:03:5648页
- 外研版三年级下册英语Review Modul2021-04-19 17:49:2916页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课件-第62021-04-19 17:48:109页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02021-04-19 17:45:5819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学课件2021-04-19 17:44:2818页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万以2021-04-19 17:40:1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