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3.00 KB
- 2021-04-19 发布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实验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C-12 N -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P-31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能源
B. 贮氢合金已解决氢能贮存问题,氢能源已被普遍使用
C. 2 mol H2O 具有的总能量低于 2 mol H2 和 1 mol O2 具有的总能量
D. 氢能热值高,来源广、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2. 下图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
3.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橙色变浅
B.啤酒瓶打开后产生大量泡沫
C.硫酸工业中通入过量空气
D.SO2(g)+NO2(g)SO3(g)+NO(g),达平衡后,缩小体积颜色加深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
B.反应物分子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则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增加
C.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D.为减缓金属腐蚀,可将要保护的金属物件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做阴极
5. 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
B. 已知1mol红磷完全转化为白磷,需吸收18.39kJ的能量,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C. 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D. 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反应
6.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O2(g)2NO(g),下列条件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 )
A.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气体Ne
7.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 + 2K2FeO4 + 8H2O3Zn(OH)2 + 2Fe(OH)3 + 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B.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还原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Fe(OH)3-3e- + 5OH- =FeO42-+ 4H2O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2OH-= Zn(OH)2
8.下列关于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在光照与点燃条件下焓变不同
B. 稀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中,硫酸足量,则NaOH越多,中和热越大
C. 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D.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减小反应的焓变
9. 在一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 △H<0,下列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B.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变
C.容器中压强不变 D.每断4molC=O键的同时生成2mol氮氧键
10. 某反应使用了催化剂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ΔH2=ΔH1+ΔH B.反应①的ΔS>0
C.反应②中C、D键能之和小于E、F键能之和 D.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11.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向盛有4ml0.01mol/L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一次性加入2ml0.1mol/L、2ml0.2mol/L的H2C2O4溶液
B.探究反应限度:将少量KI与过量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用CCl4多次萃取后,静置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取一定量CoCl2•6H2O溶于浓盐酸再稀释呈紫色后,分别置于热水、冰水和室温下
D. 探究催化剂Fe3+、Cu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向盛有5ml 10%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滴0.1mol/L的FeCl3溶液和5滴0.1mol/L的CuCl2溶液
12.某新型二次锂离子电池结构如右图,电池内部是固体电解质,充电、放电时允许Li+在其间通过(图中电池内部“→”表示充电时Li+的迁移方向)。充电、放电时总反应可表示为:
Li1-xCoO2+LixC6 LiCoO2+6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子方向
B. 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6C+xLi++xe- =LixC6
C. 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LiCoO2-xe-=Li1-xCoO2 + xLi+
D. 外电路有0.1mole-通过,发生迁移的Li+的质量为0.7g
13.温度一定时,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 + nB(g) pC(g),达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1/2,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
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 D.m + n > p
14.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中,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B. 滴有酚酞溶液的装置②在电解过程中,b极先变红
C. 可以用装置③在铁上镀铜,d极为铜
D. 装置④中发生铁的析氢腐蚀
15.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H 的键能为 ΔH1
B.ΔH1+ΔH2+ΔH3+ΔH4+ΔH5=0
C.ΔH5<0
D.ΔH1>ΔH2+ΔH3+ΔH4
16. 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 + Y(g)M(g) +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5
min时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N)=1.0×10-3 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1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已知HI(g) 1/2H2(g)+1/2I2(s) ΔH=-26.5 kJ·mol-1,由此可知HI(g)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分解成H2(g)和I2(s)并不能放出26.5 kJ的热量
B. 已知4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 kJ能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 已知25℃时H2(g)+Br2(g)=2HBr(g)平衡常数很大(1.9x1019),故H2(g)和Br2(g)一定会迅速化合
D. 已知中和热的数值为57.4 kJ·mol-1,则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7.4 kJ·mol-1
18. 向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 △H<0。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1:3
B. 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
C. 推测在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
D. 20min时,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入稀有气体,不影响速率,平衡不移动,
19. 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0.已达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正反应速率一定减小 ②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大
③生成物的量一定减少 ④平衡常数不一定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50分)
21.(4分)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
键能
键能
键能
C-Cl
330
C-I
218
H-F
565
C-O
347
H-O
464
O=O
497
Si—O
460
O=O
497
(1)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_kJ/mol0 ΔS>0 (1分)
(2)BC-(2分)
(3)-116-(2分) 0.01mol/(L·s) -(2分) >-(1分) Q=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