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 MB
- 2021-04-19 发布
第二
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人口的
变化
第
1
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
-
4
-
-
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
问题
1
.
人口的自然
增长
(
1 )
总趋势
:
人口数量
不断增长
。
( 2 )
决定因素
:
出生率
和死亡率。
( 3 )
时间差异。
①
10
万年来
,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
加快
的趋势。
②
20
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快速
时期。
-
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4 )
空间差异。
①
目前
,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很快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
,
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政策
,
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
缓慢
。
-
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1 )
构成指标
:
出生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
率。
( 2 )
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
-
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 1 )
发达国家
:
现代型
。
( 2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
传统
型。
( 3 )
全世界
: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 4 )
我国
:
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
现代型
的转变。
-
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特别提醒
1
.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
,
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
,
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
从而完成从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
.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
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
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3
.
几个关注点
:
①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
,
此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
②
目前
,
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
1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山东青岛一模
)
甲、乙均为人口过
10
亿的国家
,
下图示意两国
2015
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第
1~3
题。
-
1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D
)
A.
战争
B.
自然灾害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国家政策
2
.
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
C
)
A.
控制人口增长
B.
人口迁移
C.
提升国民素质
D.
奖励生育
3
.
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
A
)
A.
具有成本优势
B.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
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1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由图可知
,
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表现在乙国少年儿童比重远大于甲国
,
据此推测甲、乙两国人口政策不同导致出生率差异。第
2
题
,
甲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
,
后期老龄化问题会突出
,
而提升国民素质
,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人口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第
3
题
,
乙国人口年龄构成表现为少年儿童比例大
,
青壮年劳动力多
,
劳动力资源充足
,
因此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
1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 1 )
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
(
2 )
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
,
个别发展中国家已经属于现代型
;
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 3 )
根据数值特征判断。
-
1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
对策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
,
增长速度的快或慢
,
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事实上
,
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广
,
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协调外
,
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
1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4
全国
Ⅰ
卷
,10~11 )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
1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下图所示的
①②③④
四幅图中
,
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A
)
A.
①
B.
②
C
.
③
D.
④
2
.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C
)
A.1910—1930
年
B.1930—1950
年
C.1950—1970
年
D.1970—1990
年
-
1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第
1
题
,
总人口数
=
移民人数
/
移民人口比例。依据图中数据估算该国不同年份的总人口数
(
如下图所示
),
推断其人口增长特征为移民数量虽然发生波动变化
,
但人口总量总体是在不断增加。结合数值大小应与
①
图变化相符。第
2
题
,
自然增长量
=
总增长量
-
机械增长量。
1950—1970
迁移人口数没有大的变化
,
但迁移人口比例降到了最低值附近
,
此时段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该题也可以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答案
,
但运算量大。
-
1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2
山东卷
,7~8 )
下图为
1982
年和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
,
完成第
3~4
题。
-
2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图中信息反映出
(
B
)
A.1982—2009
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09
年的低
C.1982
年的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
2009
年的高
D.1982
年的
20~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
2009
年的多
4
.
与
1982
年相比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B
)
A.
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
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
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
表明
25~5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
2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常考图形之
15
]
人口统计图
1
.
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在金字塔图中
,
横坐标一般表示某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
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
,
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如下图所示。
-
2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 )
读塔型
,
定类型
: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
“
高低高
”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
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
,
成年型处于增长减缓阶段
,
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
“
低低低
”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如下图所示。
-
2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①
年轻型
:
下宽上窄
,
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
,
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
;
而人口的年龄越大
,
所占比重越小。未来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很高
,
人口增长的趋势是迅速增长。
②
成年型
:
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
,
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
,
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
总人口继续增长。
③
老年型
:
上宽下窄
,
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人口比重小
,
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
人口规模将缩减。
-
2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 )
读比重
,
判内容
: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
,
可分析判断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
(
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
——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
;
人口性别比失调
——
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
)
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 3 )
看特殊
,
析变化
:
人口金字塔图不但具有不同类型
,
而且同一金字塔图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如下图所示。
-
2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①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
,
如图中
①
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
,
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
,
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
②
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增加
,
如图中
②
处。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
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
,
如图中
③
处。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
,
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
2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三角形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
,
给出一个正三角形
,
在内部作若干条三条边的平行线
,
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
,
通常用来表示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百分比结构。读三角形统计图时必须注意
,
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
,
即
“
比重
”
或
“
比例
”,
不表示绝对量
;
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变量的坐标数值
,
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
100%
。
如上图中
“·”
表示某地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
,
如何准确读取其数据呢
?
可以采用平行线法
,
该法分三步。
-
2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1 )
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
,
如图中的箭头
①②③
。
( 2 )
过图中标出的点
“·”,
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
:
在图中平行斜线应取
a,
而不是取
b(
因为斜线
b
的延伸方向与箭头
②
不一致
)
。
( 3 )
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
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上图中待求点
“·”
的三个坐标是
0~14
岁为
23%,15~64
岁为
71%,65
岁及以上为
6%
。
-
2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考点二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
容量
1
.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
2
.
环境人口容量
( 1 )
制约因素
: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 2 )
估计
:
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
100
亿
左右。
-
30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人口合理容量
( 1 )
实质
: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
,
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
,
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
,
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 2 )
意义
:
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人口战略
和
人口政策
的制定
,
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
.
实现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
( 1 )
世界
:
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
合理
的规模之内
,
建立公平的秩序。
( 2 )
地区
:
尊重
人地协调
发展的客观规律
,
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
-
31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6
福建第一次检测
)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1850
年起人口增长迅速
,
对土地的利用影响明显。下图示意
1850—2000
年美国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第
1~2
题。
-
32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1
.
图中
a
、
b
、
c
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D
)
A.
耕地面积、草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
B.
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C.
人均耕地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
D.
人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耕地面积
2
.
下列四个时段中
,
人口数量增加最少的是
(
A
)
A.1860—1890
年
B.1890—1920
年
C.1930—1960
年
D.1970—2000
年
第
1
题
,
人口增长迅速
,
粮食需求增加
,
需不断开垦荒地
,
扩大耕地面积
,
导致草地面积减少。故选
D
项。第
2
题
,
人口数量
=
耕地面积
/
人均耕地面积。计算可知
,A
项正确。
-
33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34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
,
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35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 2013
上海卷
,13~14 )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
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的差异
,
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
,
完成第
1~2
题。
1
.
有人口学专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
,
理论人口容量
=a×b/c,
其中
a
为耕地面积
,b
为熟制
,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
,
按照该公式估算
,
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D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
36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2
.
在各种自然资源中
,
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
,
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C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
④
-
37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第
1
题
,
理论人口容量
=a×b/c,
其中
a
为耕地面积
,b
为熟制
,c
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四地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大致相同
,
但是由北向南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
所以
④
地的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
2
题
,
人均用水总量小于人均水资源总量表示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图中
①
和
④
人均水资源总量大于人均用水总量。
-
38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3
.( 2016
上海卷
,19 )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
,
若不考虑其他条件
,
我国四省中
,
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
C
)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
省
-
39
-
知识梳理
基础反馈
能力突破
真题通关
解析
影响
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
资源的短板是衡量人口容量的重要指标。丙省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
,
即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