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1-04-19 发布
课题
《老翁捕虎》第一课时
课型
讲读课
教师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诵读课文,能正确断句。
熟练翻译,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了解解纪昀及《阅微堂笔记》的有关常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
程
方
法
对照注解自己翻译理解文意。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结构;学习本文语言简朴流畅,富有表现力的特点;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一切技巧皆从“习“中来的道理。
培养学生坚定、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及方法
教 学 重 点
方 法
熟练翻译,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讨论
教学难点及方法
教 学 难 点
方 法
学习古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 学 流 程 设 计
1、了解作品及其价值
2、正音正字
3、翻译课文
4、理解文意
5、品味语言
6、对比阅读
1、了解作品及其价值
2、正音正字
3、翻译课文
4、理解文意
5、品味语言
6、对比阅读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1、了解作品及其价值
导入新课:
二、走近作者:
纪均(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乾隆年间进士,官到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能诗文,多宣扬封建伦理观念及歌功颂德。晚年著《阅微草堂笔记》,全书着重宣传封建道德及因果报应,且议论说教过多,但文字质朴简明,涉猎面广,多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学问和见解。有《纪文达公遗集》。
三、题目解说:
学生众说纪晓岚
2
2、正音正字
3、翻译课文
阅读
7、拓展
文题“老翁捕虎”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这是一篇著名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唐家打虎的人,无论老幼都身怀绝技,擅长打虎,而其绝技又是数十年苦练的结果。
四、关于笔记小说: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在这一时期,文言小说的主要形式有志怪与志人小说。前者如干宝的《搜神记》,后者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五、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二)课文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分小组读。
六、疏通文意:
1、学生对照注释,小组讨论疏通,划出不理解的句子的字词。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3、指名学生翻译;
4、教师强调翻译。
课 堂 小 结
本课巧设悬念。巧者在于专心苦练。
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板 书 设 计
大失望-先往捕之,赐食未晚—老翁哂之—汝呼之醒——触斧裂—理
课后反思
2
相关文档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回忆鲁迅先生 2021-04-15 02:22:475页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面学案2021-04-14 02:50:544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黄河颂 部编2021-04-13 19:00:314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老王 部编人2021-04-12 23:35:095页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月迹学案2021-02-27 09:04:144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8一棵小桃树 2021-02-26 21:57:334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孙权劝学 部2021-02-26 21:20:303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木兰诗 部编2021-02-26 19:54:378页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1-02-26 19:06:58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