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1 MB
- 2021-04-19 发布
大气运动规律
聚焦点一 气候要素分析
高考中常见的气候要素有气温、降水、气压、风等。在分析影响各种气候要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提条件。
1
.影响气温的因素
位置
①纬度位置:一般而言,纬度与气温成反相关
②海陆位置:
(
同纬度地区比较
)
夏季,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较低;冬季,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气温较高
大气
①锋面活动:冷
(
暖
)
锋过镜前、过境时、过境后对气温的影响
②天气状况:
(
同一地区的相邻时段比较
)
白天多云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天高
地形
①海拔:海拔每上升
100m
,气温下降
0.6℃
②
高大地形:对冷空气起到屏障或堆积作用
如果是开口直接朝向冷空气来源的山谷,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否则反之。有高大地形阻挡冷空气的山间盆地、河谷气温比同纬度偏高
③坡向:
(
山地同一高度
)
阳坡比阴坡气温较高
背风坡因焚风效应气温较高,尤其是冬季
其他
洋流:
(
同纬度不同地区比较
)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植被:
(
一般用于小范围比较
)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白天气温略低,晚上气温略高
水文:
(
一般用于小范围内比较
)
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由于比热容大,白天气温略低,夜晚气温略高
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大气的温室效应、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等
2
.降水三条件
凝结核:
高中阶段用得比较少,“城市热岛”中提及
海洋 陆地
(
常年
)
风带:西风、
信风、极地东风
(
季节
)
夏季风
(
昼夜
)
海风
①距海远近
②地形阻挡形成的雨影区
风
水汽
充足的水汽
锋面:冷锋、暖锋、
锋面气旋、准静止锋
气旋:热带气旋
(
台风、飓风
)
地形:迎风坡
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
午后
2
时左右大气强烈上升
形成的对流雨
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
①锋面雨
②对流雨
③地形雨
④台风雨
3.
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
(1)
海拔: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
气温: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
(
季节:因海陆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陆间气温与气压随季节发生变化。北半球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冬季相反。
)
(3)
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气流处往往气压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气流处相反。
(
大气水平运动:同一水平面,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即形成了风
)
4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1)
气压梯度力大小
(
决定性因素
)
;
(2)
摩擦力大小
(
取决于下垫面性质:如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的摩擦力小;植被多、地形起伏大则摩擦力大
)
;
(3)
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
(4)
距高压中心的距离。
5
.影响湿度的因素
由当地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6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
太阳高度角
(
纬度
)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
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辐射越强。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
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太阳辐射强。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削弱强,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低值区;
(4)
大气干洁程度:大气干燥、洁净,则太阳辐射强。
例
1
: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
(
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
。读图回答
(1)
~
(3)
题。
(1)
简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较高的原因。
(2)
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3)
描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原因。
【
解析
】
第
(1)
题,结合试题情境给出的定义可知冬雨率是一个相对数据,因此答题时必须从冬季降水量和全年降水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因试题情境缺乏降水的具体数据,故应进行定性描述;并结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将对全年降水量的描述转化为对夏季降水量的描述,这样会使答案更有依据。第
(2)
题,首先回顾气候所包含的要素,如气温、降水、太阳辐射、日温差等;再从年份、季节、日这三个时间尺度分析气候要素对发展水果业的影响。第
(3)
题,分析原因时应回顾影响降水的因素,并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取舍。图中除了冬雨率等值线外,还呈现了海洋、经纬线这两个地
理要素,为解题提供了依据。
答案
:
(1)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2)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
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远,受大西洋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
技巧点拨
】
气候要素分析思路
1
.解读试题,看试题要求;
2
.回顾影响气候要素的因素,逐一分析,将不符合试题要求的因素排除;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试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一般来说,试题中不会提供无用的信息,如果在解题过程中没有使用上材料中的信息,往往意味着该题解答不完整、甚至错误!
3
.将符合试题要求的因素按影响的重要性,逐一罗列。如果是组织非选择题的答案,则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
【
变式训练
1】
(2011·
安庆三模
)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凝华在地面或地物上
(
如草叶等
)
形成的冰晶,一般形成在冬季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下图为某区域
2010
年冬季三个日期的无霜区分布范围示意图,图中无霜区外均为有霜区。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示三个日期中,
M
城有霜的日数有
( )
A
.
0
日
B
.
1
日
C
.
2
日
D
.
3
日
(2)
图示区域中部地区每年有霜日数明显少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形成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人类活动
D
.地形
【
解析
】
第
(1)
题,
M
城在
2
月
6
日位于无霜区外,即在图示三个日期中,有
1
天有霜。第
(2)
题,从试题情境中对霜形成条件的描述可知影响有霜日多少的重要因素是气温。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中部地区为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削弱了冬季风对其的影响,使得中部地区气温较高,故有霜日数少于周边地区。
答案
:
(1)B
(2)D
聚焦点二
气候类型判读
按试题情境划分,气候类型判读可分为三大类:
1
.统计图表型
——
通过对各种气候资料统计图表的判读,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大体有以下
12
种:
(1)
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
图
1 (2)
气温和降水点状图
(
图
2
(3)
气温和降水折线图
(
图
3)
(4)
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
(
图
4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⑦苔原气候
)
。
(5)
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
图
5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
(6)
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
(
图
6)
(7)
气温和降水立体图
(
图
7)
(8)
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
(
图
8)
(9)
气温和降水“工”形图
(
图
9)
(10)
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
(
图
10)
(11)
气温和降水曲线图
(
图
11)
(12)
气温和降水条形图
(
图
12)
通过以上图表的归纳、总结,应知道判断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要素分别可以拓展为年平均气温、
1
月月均温、
7
月月均温、气温年较差等因素;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变化、降水突变情况等因素。
2
.分布图型
——
通过对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范围
(
大小
)
和成因。
3
.图文组合型
——
通过文字资料、各种组合图像考查气候特点、分布和成因,以及与气候相关的各种人类活动
(
如气候资源及其利用、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
和各种自然景观的联系等。
例
2
:
读下图,回答
(1)
~
(2)
题。
(1)
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
)
A
.德干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伊朗高原
(2)
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 )
A
.咖啡、甜菜
B
.花生、咖啡
C
.甜菜、亚麻
D
.亚麻、花生
【
解析
】
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地全年气温高
(
最低气温在
20℃
以上
)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
5
~
8
月份降水少,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乙地最冷月均温高于
0℃
,最热月均温不超过
20℃
,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为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第
(1)
题,德干高原属于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黄土高原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属于北半球温带大陆性气候。第
(2)
题,咖啡为热带经济作物,甜菜为温带经济作物,故
A
选项正确。花生属于暖温带作物,亚麻属于中温带作物。
答案
:
(1)B
(2)A
【
技巧点拨
】
气候类型判断的思路
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着手分析。具体思路如下:
C
C
聚焦点三
与天气、气候相关的描述能力
1
.天气及天气变化的表达要素
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和风向、阴晴、气压等。
2
.气候的特征描述及比较
(1)
说出该气候类型的名称
(
如题干中已经说明,则没必要再补充
)
;
(2)
气温:整体的高低;气温年较差
(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极值
(
哪月气温高、哪月气温低
)
;
(3)
降水: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大小
(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
)
;
(4)
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
注意事项:
(1)
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
(2)
在具体气候特征描述时,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光照
(
太阳辐射
)
、风、云等气候要素。如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强调“高寒”,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如描述南极洲气候特征的三个核心词:严寒、干燥、烈风。
3
.某地区某季节气温
(
降水量
)
分布特点
(1)
气温
(
降水量
)
高低
(
总体
)
;
(2)
变化趋势;
(3)
极值的位置;
(4)
该区域各地的气温差距。
4
.描述等温线
(
等降水量线
)
走向的规范用语
与海岸线平行;与某山脉平行;与等高线平行;与纬线平行
(
东西走向
)
;南北走向;
如果等值线较长且有弯曲,一定要注意分段描述,如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走向等。
例
3
:
读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回答
(1)
~
(3)
题。
(1)
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说出甲、乙所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
(2)
简述图甲阴影区域中兴建核电站的原因。
(3)
图乙中阴影地带①种植经济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
解析
】
第
(1)
题,既然纬度相当,则考虑气候成因的其他要素,如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首先明确两地“气候差异”有哪些,再针对气候差异寻找纬度之外的成因。在具体答题时需准确描述气候特征。第
(2)
题,核电站适宜建在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缺乏而能源需求量大的地方。依此结合具体区域展开逐一述说。第
(3)
题,影响种植业的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气候
(
热量、光照、降水、温差等
)
、地形、灌溉水源四大方面。
答案
:
(1)
甲: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夏秋多雨。乙: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干旱少雨。
(2)
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
(
人口稠密
)
,能耗量大、科技力量强;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3)
土壤肥沃,便利的灌溉条件,光热条件好。
【
技巧点拨
】
准确描述气候特征
1
.关于气温描述的规范用语
2.
关于降水描述的规范用语
月降水量
规范用语
接近或高于
100
毫米
降水丰沛或多雨
≈
50
毫米
湿润
≤
20
毫米
少雨或干燥
【
变式训练
3】
图
1
、图
2
和图
3
分别表示某区域
1
月、
7
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
a
、
b
、
c
三点分别表示三个城市。读图回答
(1)
~
(3)
题。
(1)
图示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代号是
b
,其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
。
(2)a
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该城市气候的特点是
夏季凉爽
(
温和
)
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c
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该城市气候的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
(3)
最适宜修建滑雪游览中心的城市代号是
b
,理由是
冬季最冷月均温在
0℃
以下,降雪较多,地处山区
。
【
解析
】
第
(1)
题,通过图
1
、
2
的比较可知
b
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与其他两城相比,
b
城市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第
(2)
题,根据两城市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判断其所属气候类型,在描述气候特征时一定要注意其最冷月均温和最热月均温。此题易错地方是将地中海气候夏季特征误答“夏季炎热干燥”。从图
2
可判读
a
城市
7
月
(
最热月
)
均温低于
20℃
,故
a
城市夏季气候特征是“凉爽
(
温和
)
干燥”。第
(3)
题,“滑雪”一是“滑”,必须在山区,有山坡的存在;二是“雪”,冬季气温低于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