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8.90 KB
- 2021-04-19 发布
第二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基础题组
下图为某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③自然带的典型植被为(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温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 C 读图可知,③自然带位于温带,且离大西洋较远,降水较少。据此可判断,③自然带应为温带草原带,其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C项正确。
2.造成①自然带西侧宽度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条件
C.洋流性质 D.土壤肥力
答案 C ①自然带西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相对较高,南北宽度较大,C项正确。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8山东潍坊一模)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C 华北平原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在1 000~2 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地表气温要低于华北平原,适合造林的主要树种应属于针叶林,则C正确、A错误。注意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4.(2018山东潍坊一模)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答案 A 该地气候较干旱,水分条件是造林的限制因素。与北坡相比,南坡是阳坡而气温较高、蒸发较强,导致土壤湿度较小,不利于树木成活,则A正确。南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较多,则B错误;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则C错误;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而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则D错误。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为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草原、苔原、荒漠。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9广东梅州模拟)图中各代号中表示海南岛典型植被类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热带季雨林;结合图示温度和降水变化,及材料中的六种植被类型,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荒漠、草原、苔原、热带雨林;则D正确。
6.(2019广东梅州模拟)图中可显示的信息错误的是(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规律表现不明显
答案 C 读图,根据气温变化趋势,图中丁、戊、己植被类型更替是以热量差异为基础的,表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则A表述正确。图中丙、乙、己植被类型变化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表示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则B表述正确。图中降水变化不能显示出迎风坡、背风坡以及海拔差异,故不能反映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则C表述错误。图示区域跨温度带、干湿地区的范围广,没能体现非地带性规律,则D表述正确。
提升题组
读某地区图,回答下面两题。
7.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自然带( )
A.均为热带草原带
B.北侧为热带雨林带,南侧为热带草原带
C.均为热带荒漠带
D.北侧为热带草原带,南侧为热带雨林带
答案 B 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为中美地峡。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但由于M山的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还有暖流流过,终年降水较多,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而M山地的南侧却是热带草原气候,形成了热带草原带,B选项正确。
8.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答案 C 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是盛行风、地形和洋流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9.该山地( )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 C 本题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板块构造学说及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读图可知,海拔3 000米左右月均温都在0℃以上,故没有终年积雪,A项错误;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项错误;该山地基带月均温在15℃以上,且山麓海拔低,接近海平面,应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C项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为消亡边界,D项错误。
读“不同纬度三地自然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0.低纬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体现了自然带的(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现象
答案 C 本题考查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图示低纬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自然带从山麓至山顶发生变化,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C。
11.影响森林带分布的海拔由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海拔
答案 A 本题考查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特征。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不断下降,这种变化规律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不断下降具有相似性。随着纬度的增加,相同海拔的气温不断下降,森林带分布的海拔逐渐降低,故选A。
12.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海南岛地理简图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月份
降水量(mm)
平均风速(m/s)
日照时数(h)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11
26.5
81.3
159.6
4.6
2.6
2.7
202.2
144.8
121.1
12
13.9
34.9
68.2
4.5
2.4
2.5
187.0
131.3
112.2
1
7.6
19.5
31.4
4.2
2.5
2.4
179.2
109.1
116.3
2
14.2
35.0
43.5
4.1
2.6
2.6
147.6
9/.7
101.6
3
17.4
50.6
47.5
3.9
2.8
2.9
185.3
137.3
150.3
4
30.0
100.2
125.4
4.1
2.7
2.9
213.9
167.9
181.4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4分)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6分)
答案 (1)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岛西部却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
(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
因素及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
解析 (1)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岛西部却呈现出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2)海南岛西部降水量低的原因可以结合所处风带、区域地形等方面分析;旱季更显干旱的影响因素可以从风速、日照、地表状况等方面分析。
13.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4分)
①落叶阔叶林带 ②针叶林带 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④常绿阔叶林带
(2)判断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6分)
(3)说明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原因。(4分)
(4)说明南坡积雪冰川带的海拔比北坡低的原因。(4分)
答案 (1)A—② B—③ C—① D—④
(2)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3)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
(4)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及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各自然带名称。第(2)题,峰顶与山麓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发生变化,所以形成了地理环境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森林的生长受水热条件的影响,因北坡海拔高,热量条件不足,且降水少,所以
水热条件不足以使森林生长。第(4)题,积雪冰川的分布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而南坡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所以积雪冰川分布海拔低。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