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2 MB
- 2021-04-19 发布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纲解析
确目标
·
明考向
考纲展示
真题回放
考情分析
1.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16
·
全国
Ⅲ
卷
,37
2015
·
北京卷
,
36(4)
资源的开发
,
尤其是新能源的开发是本专题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
往往通过图表数据、结合较新的热点材料
,
考查学生的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
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2.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
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
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016
·
全国
Ⅱ
卷
,
36
2015
·
全国
Ⅱ
卷
,
9
~
11
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本专题的高频考点
,
通过区域图来呈现信息
,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
注重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
1
课时 能源资源的开发
——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能源资源的分类
特点
类型
可再生
能源
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可以再生
,
但开发利用超过其再生能力
,
会造成资源破坏甚至枯竭
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非可再
生能源
有限
,
若开发利用不当
,
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主要包括
、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煤炭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煤炭资源丰富
,
开采条件好。
2.
市场广阔。
3.
位置适中
,
比较便利。
交通
【
状元笔记
】
我国部分能源的开发条件
新能源
开发条件
(
资源优势
)
太阳能
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
有利于开发太阳能资源
风能
我国西北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
沿海地区夏季风风力强
,
利于风能开发
水能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
,
河流流量大
,
落差大
,
水能资源丰富
地热能
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多断裂带
,
地热资源丰富
三、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1.
扩大煤炭开采量
:
形成了大同、平
(
鲁
)
朔
(
州
)
、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逐步形成了以
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
建设坑口电站
:
变输出煤为输出
。
(2)
发展炼焦业
:
为
工业发展提供能源
,
并向外输出焦炭。
【
名师点睛
】
变输煤为输电的不利影响
:
一是发电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
加剧水资源紧张
;
二是加重本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
,
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铁路
电力
冶金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
原因
:
改革开放初期
,
工业是全省经济的核心部门
,
产业结构单一
,
效益低下
,
带来严重生态环境问题。
2.
措施
:
进行
,
主要构建了煤
—
电
—
铝、煤
—
焦
—
化、煤
—
铁
—
钢三条产业链
,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3.
结果
:
单一结构转变为
,
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
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
,
推进
产业的发展。
2.
调整产业结构
,
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3.
治理“
”
,
提高废水的回收利用率。
煤炭
产业结构调整
多元结构
清洁能源
三废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6
·
全国
Ⅲ
卷
,37)
阅读图文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为建设生态文明
,
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
年
5
月
,
甘肃酒泉有
“
陆上三峡
”
之称的
1 000
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
,
其中的
80%
集中在被称为
“
世界风库
”
的瓜州县。如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
(≥8
级
)
日数。
(1)
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
,
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
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
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
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
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真题答案
:
(1)
与煤炭相比
,
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
与水能相比
,
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
有风
:
风能资源丰富
(
有“世界风库”之称
),
年大风日数多
(
近
70
天
)
。有地
: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
(
充足
)
或戈壁
(
难利用土地
)
广布
,
地形平坦。
(3)
当地
(
经济落后
,
人口稀少
)
电能需求少
;
离东部
(
用户
)
较远
(
需长距离输电
);
当地基础设施
(
如电网等
)
不足
;
建设成本高
(
投资大
),
当地资金不足。
(4)
风电极不稳定
,
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
,
以使电网输电平稳
(
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
,
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
。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和煤炭相比
,
开发风能的优势主要是环境方面
;
和水能相比
,
风能开发过程中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第
(2)
题
,
该区建设风电场的有利自然条件
,
可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地形平坦等方面作答。第
(3)
题
,
建设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
可从电能需求、输电距离、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回答。第
(4)
题
,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
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
,
只有建设热电站等作为调节电站
,
才能保障电网的稳定性。
【
命题素材拓展
】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
,
包括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等。
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
,
新能源一般具备哪些特点
?
答案
:
(1)
资源丰富
,
普遍具备可再生特性
,
可供人类永续利用。
(2)
能量密度低
,
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3)
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
,
对环境影响小。
(4)
分布广
,
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5)
间断式供应
,
波动性大
,
对持续供能不利。
(6)
目前除水电外
,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要点导学◇
一、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所决定
,
具体如下
:
1.
资源
(
能源
)
条件评价
: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
2.
开采条件评价
:
可从资源
(
能源
)
埋藏的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
3.
市场条件评价
:
可从资源
(
能源
)
的消费市场情况、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4.
交通运输条件评价
:
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
在评价时一定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
优势条件
2.
限制条件
(1)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
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
,
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受所处地理
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
,
东是太行山
,
南是黄河
,
不利于晋煤外运
(2)
水资源短缺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
,
降水较少。而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
,
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3)
生态环境脆弱
,
地处黄土高原地区
,
地表起伏较大
,
加上降水集中
,
水土流失严重。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会加剧水土流失。
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
;
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
种类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我国分布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
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晴朗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风沙灾害天气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
长短
南方地区
◇
题组例练◇
1
.(2014
·
四川卷
,5
~
6)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
,
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解析
:(1)A
(2)B
第
(1)
题
,
根据题意可知
,
该海域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
,
冬季我国受亚洲高压
(
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
影响
,
该海域处在亚洲高压
(
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
的南侧
,
盛行东北风
,
故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东北风。第
(2)
题
,
风力发电站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
且风力发电成本较高
,
故风力发电站通常建设在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而常规能源不足、对能源需求量大的地区。图中②地风能资源丰富
,
且靠近经济发达、常规能源不足、对能源需求量大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
故目前在图中②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
(1)
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
,
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
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
,
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
A.①
地
B.②
地
C.③
地
D.④
地
2
.(2014
·
浙江卷
,36(1))
根据下列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解析
:
图中显示
,
北海海域油气资源丰富
,
从开采条件的角度看
,
浅海大陆架
,
开采难度小
;
周围大部分是能源需求量大的发达国家
,
市场广阔。但北海位于西风带内
,
风浪大
,
增大了海上油气开采的难度。
答案
:
有利条件
: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
位于大陆架浅海
,
便于开采
;
接近能源消费市场
;
运输便利。
(
任答三点
)
不利条件
:
位于西风带
,
终年风浪大
;
多阴雨天气
,
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
;
开采成本高。
(
任答两点
)
考点
2
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
要点导学◇
一、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治理
1.
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2.
“
三废
”
的治理
3.
调整产业结构
◇
题组例练◇
1
.(2016
·
湖北黄石五模
)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据图判断
,N
省区最可能是
(
)
A.
上海
B.
重庆
C.
山西
D.
四川
(2)
控制图中省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有
(
)
①
将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 ②提高燃煤脱硫技术水平 ③改变较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调整产业结构
,
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⑤扩大城区水域面积
,
形成环城水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
:(1)A
(2)B
第
(1)
题
,
图中表示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
,N
是所给省区中最大的
,
说明
N
省区面积较小而经济发达
,
煤炭消耗量大。山西、四川面积较大
,
经济不太发达
,
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较小
;
上海比重庆经济发达
,
面积小
,
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大。第
(2)
题
,
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
但是可能会影响到该省区的经济发展
,
故不是合理措施
,①
错误
;
提高燃煤脱硫技术水平
,
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②
正确
;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
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③
正确
;
调整产业结构
,
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
可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④
正确
;
扩大城区水域面积
,
不能减轻大气污染
,⑤
错误。
2
.(2015
·
北京卷
,36(4))
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
,
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
,
回答问题
: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
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解析
:
本题考查能源开发。注意
“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
这一关键信息
,
从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角度考虑。读图可知
,
张家口风速较大
,
可开发风能
;
日照较充足
,
可开发太阳能。张家口地势较高
,
生物质能资源丰富
,
可开发生物能。
答案
:
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如风速较大
,
开发风能
;
日照较充足
,
开发太阳能
;
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
,
开发生物能。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
判读方法
】
1.
读图名
,
知图类
上图为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
,
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
读坐标
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
,
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能源结构整体
,
图示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
,
任一年份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之和为
100%
。
3.
读数值
某年份每两条相邻曲线
(
包括横坐标
)
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即为该年份该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
如
1989
年煤炭约占
32%,
石油约占
37%
。
4.
析变化
根据各年份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的大小
,
读取各种能源所占比例推知该种能源增减的动态变化。
【
迁移应用
】
1.
结合相关材料分析某区域能源结构特点、变化趋势及原因。
2.
分析典型区域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迁移运用到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相关图表的判读与分析。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