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3 KB
- 2021-04-18 发布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581年,杨坚建隋 ,定都长安。589年,灭陈统一,有利发展。
2、大运河:605年,隋炀帝开运河,促进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科举制:隋文帝创科举,隋炀帝创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影响: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
③影响深远,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导致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灭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建唐,定都长安。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措施:①知人善任,重视纳谏。②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3、开元盛世:唐玄宗,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全盛。
措施: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
4、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重视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
第3课 盛唐气象
1、经济的繁荣:
农业:唐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出现先进工具曲猿犁和筒车。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文明全国。陶瓷业有白瓷、青瓷、唐三彩。
商业:水陆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唐都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2、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奉为“天可汗”。
3、唐蕃关系: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③ 821年,唐蕃会盟。
4、开放的社会风气:人们的精神风貌积极向上,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6
5、多彩的文学艺术:突出成就唐诗
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欧阳询
绘画:阎立本、吴道子(画圣)《天王送子图》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中外交往:①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灭亡
1、 安史之乱:唐玄宗晚年追求享乐,朝政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2、 唐朝灭亡原因:①藩镇割据 ②宦官专权 ③农民起义 907年朱温灭唐。
3、 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北宋,都东京(今开封)。
2、加强中央集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削弱相权;分散地方官的权力。
3、北宋国策:重文轻武,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提升文官地位,牵制武将。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1、辽: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契丹国(辽)。
2、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西夏。
3、金: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会宁——金。
4、北宋灭亡: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南宋----临安(今杭州)。
5、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兵。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 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的影响:和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岁币增加负担。
6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水稻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茶叶、棉花南方种植普遍,并得到推广。
2、 手工业:棉纺织业在南方普及、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中心:广州、泉州、明州。
造船业:北宋东京郊外出现世界最早的船坞;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3、 商业: 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出现早市和夜市。
海外贸易:商港:广州、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纸币: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会子与铜钱并行。
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趣与元朝的建立
1、蒙古族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2、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统一全国,有利于经济发展。
3、1227年,灭夏。1234年,灭金。1276年,灭南宋。文天祥抗元,民族气节可嘉。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民族交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行政,下设六部;设枢密院、御史台分管军事、监察事务。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影响深远,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3、对边疆的管辖: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繁华的都市生活: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大都市。
市内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和勾栏;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2、宋词:宋代主要文学形式之一。著名词人有北宋的苏轼、李清照和南宋的辛弃疾。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四大家: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马致远的代表作《窦娥冤》。
4、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通史巨著,记述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历史。
6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指南针:战国做成指南工具“司南”;宋代制成指南针,北宋末年开始用于航海。
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火药;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影响:指南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
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1、 发达的中外交通:宋元时期,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明朝:1368—朱元璋—应天(南京)
2、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①废丞相,设三司:全国军政大权集中皇帝一人手中。
②厂卫机构:锦衣卫(明太祖)、东厂、西厂。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③八股取士:命题四书五经;不能发挥;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阻碍文化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 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
目的: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2、戚继光抗倭: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科学巨著
明末清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 明长城和北京城:
6
北京城——元明清三代都城,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防止蒙古贵族南扰。
3、小说和艺术: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明朝——吴承恩——《西游记》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后金; 1636年——皇太极——清——满洲 ;
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朝逐步统一全国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管辖西藏: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管西藏事务。
3、巩固西北边疆:①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乾隆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管漠北。
② 乾隆帝平定回部叛乱。清朝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4、雅克萨之战:1685和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第一个边界平等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领土都是中国领土。
5、清朝前期的疆域:西至葱岭,东临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
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南到台湾一带,南包南海诸岛。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出现人地矛盾。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6
1、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时设立 ——皇权达到顶峰
2、文字狱——强化了皇权,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3、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起到自卫作用,限制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红楼梦》——清朝—曹雪芹、高 鹗
2、昆剧和京剧艺术:昆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京剧:中国的“国粹”
6
相关文档
-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2021-04-18 03:15:337页
-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2021-04-18 02:18:409页
- 历史(心得)之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2021-04-18 02:04:035页
- 部编版新历史课标教材初中历史核心2021-04-17 21:45:1541页
- 历史(心得)之浅谈农村初中历史兴趣教2021-04-17 20:26:5318页
- 2020-2021学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21-04-17 19:21:438页
- 初中历史《两汉的经济》教案2021-04-17 16:52:585页
- 初中历史中考易错知识点整理2021-04-17 16:11:063页
- 历史(心得)之初中历史“课堂 媒体 活2021-04-17 13:12:3411页
-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2021-04-17 12:08:1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