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1 KB
- 2021-04-18 发布
创新大气压存在实验
安乡县城北中学 朱荣华
一、 教材问题解读和创新设计
1、大气压存在实验原理和方法分析:
(1)实验原理:减小物体一侧的大气压强,在两侧形成压强差,产生的压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形状发生改变,体现大气压力的作用。
(2) 人教版教材中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抽气法:减小一侧的空气质量,如: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
②.液化法:在一侧先充满热水蒸气,冷却后减小这一侧的压强,如:压桶实验.
③.增容法:增大一侧气体的容积,减小气体压强,如:吸盘实验.
2、原实验问题解读
吸盘实验好是好,如果让学生自制吸盘,将提高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墙面上做实验不便操作,不宜做学生实验。
马德堡半球模拟演示实验,将两个半球对在一起,然后用抽气机将中间的空气抽出,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仪器老化,半球的密封性变差,使得球内的空气也不易抽尽,导致学生在拉球时不用费很大的力就把半球拉开,不能反映大气压有很大压力的物理事实;两位学生拉球一不小心有时会摔倒,出现安全问题;而且成本高,不宜做学生实验。
压桶实验,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大气压将铁桶压扁。这一实验过程,要将桶内水烧开,还要冷却,浪费燃料不说,花费的时间一定不少,而且若不小心易造成烫伤事故,不宜做学生实验,怎么办?
3、创新实验简介: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到医院收集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或到药品超市购买)和饮水用的塑料杯,创新出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三个实验。这些器材不用花钱或很少花钱,自制、操作容易,现象明显。
二、 一次性注射器创新大气压实验
(一) 一次性注射器改装的人体吸盘(或软塑料瓶),学生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1自制:去掉一次性注射器的前端的部分,再用一个小一点注射器外壳做成“卡子”套在后端。操作:将活塞推到最前端,和皮肤紧密接触,后拉活塞至卡子卡住,吸盘被气压吸在皮肤上。
实验2自制:废弃的口香糖软塑料瓶。操作:用手挤出瓶内部分空气,然后按紧在皮肤上,松手后软瓶被气压压在皮肤上。
创新实验优点:便于操作,宜做学生实验,并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 一次性注射器模拟半球实验学生探究
实验1:一手握注射器,另一只手向后拉活塞,感觉用力;松手后观察活塞运动。
实验2:(1)制作过程: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端,去掉针头,将针头导管用打火机点燃,向下放置,让熔化的塑料将管口堵住,冷却后即可。
(2)实验:用加热法将另一只注射器针头孔密封,一手握注射器,另一只手向后拉活塞,感觉用力;松手后观察活塞运动。
学生做完实验后,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内,以便后面的分析。
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比较用力大小
填“大”或“小”
松手后活塞运动情况
填“运动”或“静止”
1.不堵住针头小孔
小
静止
2.堵住针头小孔
大
向前运动
然后用动画慢放实验过程,探究下列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问题1:为什么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动活塞?答:拉活塞时克服大气压费大力。
问题2:松手后什么力向前推动了活塞?答:松手时大气压向前推动活塞。
学生探究问题:沿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吗?
只要改变活塞的方向,实验很快得出结论:沿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本创新实验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容易,操作简单。2.对比实验,效果明显。3.有动有声,现象直观。4.立竿见影,高效省时。5.动画释疑,分析透彻。
二、 塑料杯创新大气压铁桶实验
刚用完的饮水塑料杯不要扔掉,直接用做实验,用力吸掉杯内空气,杯内气压迅速减小,杯子马上被杯外的大气压压扁了。
创新实验优点:
1.省时:把五分钟的实验创新后五秒钟完成,提高实验效率。
2.实用:演示实验创新成学生实验,提高动力能力。
3.节俭:把废弃物品用做学生实验,节能环保。
4.安全:实验操作对学生无任何伤害。
2010-9-16
相关文档
- 2019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新版2021-04-18 03:22:388页
- 山西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2021-04-18 03:22:1811页
-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辛弃2021-04-18 03:22:185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2021-04-18 03:22:0220页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小多少》2021-04-18 03:22:013页
- 名师导学2018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2021-04-18 03:21:415页
- 2020届人教版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专2021-04-18 03:21:407页
-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八2021-04-18 03:21:4058页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2021-04-18 03:21:093页
- 【物理】202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练专2021-04-18 03:21:0818页